查看原文
其他

诗性电影创刊 | 帕索里尼专题:我是一股来自过去的力量

周佳鹂、Eco 诗性电影 2023-04-11


写在创刊之际
文 | 周佳鹂

诗性电影,是一个无可被定义的指称,要定义它,就是要赋予一个收容它的器皿,但它本身的流动性却始终在对抗与越出这个容器。在我们无法轻易框定何为诗性电影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浮潜于电影史的河流之中,去截断横流地描述它:


诗性电影是对既定的体制化风格的僭越,

诗性电影创生出的新的时间体验,

诗性电影欲求并置一切“多”的空间秩序,

诗性电影是象征秩序的隐匿与显现,

诗性电影是对中心与边缘、日常与陌生的翻转,

诗性电影是对纯粹事物的思辨与审视,

诗性电影是东方式离散的叙事母体,

是漫游之诗、欲望之诗、伦理之诗,

是艺术家非理性主义、审美直觉和不确定性表达,

是影像穿过屏幕直接作用于观者的触觉与身体

……


这个句式可以无限书写下去,或许这一绵延本身才是对诗性的勾勒,因为无论多么细微的诗性,都具备着拓展感知边界的生命力——让电影艺术如壁虎断尾般重新生长。


在“诗性电影”这个刊物里,我们将以深度专题的形式进行写作、翻译、汇编,一方面不断重返电影史的关键时刻,聚焦于曾焕新我们认知触角的电影文本与理论,另一方面我们相信只有未来影像才能不断将“电影之诗”的织锦在被拆解的同时又被不断编织起来。


今天我们的第一期专题,恰逢帕索里尼百年诞辰,让我们重回1960年代“帕索里尼与<诗的电影>”。


___________


我是一股来自过去的力量:帕索里尼专题综述
文 | Eco


我是一股来自过去的力量

传统是我唯一的爱

我来自废墟、教堂

和被遗弃的祭坛

亚平宁山脉和前阿尔卑斯山脉的废弃村庄,我的兄弟们就住在那里


Poesia in forma di rosa(1961-1964)

 


1975年11月2日,一次残酷的刺杀结束了帕索里尼的生命。这位二战后意大利最重要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在他短暂的53年人生光景中赢得了广泛的声名和赞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语言学家、评论家、演员、画家、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同性恋者……当然还有电影导演。

很少有现代艺术家像他那样对意大利艺术、语言和文化充满了如此的激情、崇敬和热爱。虽然他对意大利政治和宗教的异见在他生前饱受争议,但现在他被公认为是一个有远见和创造性的思想家(虽然他本人了拒绝这一称谓),他的著作继续影响着当代的艺术、政治和文化。

帕索里尼死后47年,他的形象流窜到各个领域,艺术史学者阿拉·梅尔江在他的新近著作《反对先锋派:帕索里尼、当代艺术与新资本主义》中列出一份当代艺术家名录,他们的作品都明确地引用了帕索里尼。

天的帕索里尼是多种形式的、分层的。流行的帕索里尼已经在各种背景和话语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方式。2015年5月,在帕索里尼遇害40周年之际,法国艺术家Ernest Pignon-Ernest创作了《若我归来/被谋杀的帕索里尼》(Se Torno [Si je reviens] Pasolini assassiné),画中的帕索里尼抬抱着自己的尸体,其遇难的体态酷似米开朗基罗的“圣殇”(Pietà)。这些放大了的帕索里尼被欣赏,但也被贴上涂鸦,被撕毁、被忽视。

Ernest时隔近四十年再作帕索里尼肖像,或许只是传递了这样一层简单的信息:一种过去的力量从未相忘。2014年,由Alain Bergala、Jordi Balló和Gianni Borgna策划的“帕索里尼-罗马”展览(2014年),按时间顺序排列了帕索里尼从1950 年抵达罗马到去世的生活和工作,强调了帕索里尼与这座城市关系的复杂性。

罗马不仅是帕索里尼的一个环境或一个简单的居住地,而且是一个真正的肉体和激情的存在。与罗马的相遇对作者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它的失望和感情夹杂着激情和仇恨,吸引以及拒绝。而在欧洲之外,帕索里尼是2013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全面电影回顾展的主题,也是近期大量会议、展览和出版物的主题……
 
图1. Ernest Pignon-Ernest《若我归来/被谋杀的帕索里尼》,2015.

图2. “PASOLINI ROMA”,展览现场,2014.


图3. “PASOLINI ROMA”,展览现场,2014.


图4.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帕索里尼举办回顾展,2012-2013.



帕索里尼于1922年3月5日出生在博洛尼亚,整10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提帕索里尼,是又一次“为了忘却”的文字纪念吗?还是打算把帕索里尼视为不朽的、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与其如此,不如说是为了再次探寻帕索里尼的精神流淌百年、延及当下到底具有何种价值。一定程度上,他的思想遗产在今天的学术和流行话语中已经变得根深蒂固(诗性的、异端的、意识形态的、爱欲的),需要适时地重新评价。
 

图5. Fabio Mauri, Interllectual, 1975. 法比奥·莫里请帕索里尼坐在椅子上,然后将电影《马太福音》投射在他的身上,诗人变成了一个“活屏幕”。

 
帕索里尼是“一股来自过去的力量”,它来自被遗弃或被摧毁的农舍废墟,来自遍布各地的教堂,来自他也曾研究欣赏过的祭坛作品,来自亚平宁山脉或前阿尔卑斯山脉的村庄。在那里,生命消逝,只留下几个居民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那是帕索里尼和他的兄弟们生活的地方,这就是帕索里尼的过去。

成为过去的力量就是感知我们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于此,我们想把帕索里尼变成我们过去最重要的力量。面对我们当下无法被支配的命运,像胎儿一样无知和脆弱,但我们却有一千零一个世纪的历史。我们徘徊在属于我们的时代,但我们从过去寻找力量,寻找可以一起前行的兄弟。

于此,我们计划把帕索里尼作为“诗性电影研究”公众号的第一个专题,围绕着这位公民诗人(poeta civile)——同样也是一位“被诅咒的诗人”(poète maudit),接续推出七个子版块:帕索里尼的诗性政治、帕索里尼与文化、帕索里尼与电影诗学艺术史中的帕索里尼帕索里尼的诗歌哲学家论帕索里尼面向未来的帕索里尼……

帕索里尼的遗产是活生生的,它影响广泛,并在蓬勃发展。正如学者指出的:帕索里尼改变了他同时代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呼吁他们采取行动。他徘徊在属于他的时代,并在一百年后继续影响着我们的时代。

值此帕索里尼百年诞辰之际,本专题的推介希望能够给国内的帕索里尼研究,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诗性电影研究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正如他所说的,像一个萤火虫一样。
 

图6. 帕索里尼最后的凝视




附录:帕索里尼研究专题目录


第一周:诗性电影研究创刊

1.诗性电影创刊

2.我是一股来自过去的力量:帕索里尼专题综述

3.帕索里尼:《诗的电影》(CINEMA DI POESIA)译自意大利语原文。

(Pier Paolo Pasolini: Cinema di Poesia. June 1965 at the first New Cinema Festival at Pesaro.)

 

第一周:诗性电影研究创刊

1.诗性电影创刊

2.我是一股来自过去的力量:帕索里尼专题综述

3.帕索里尼:《诗电影》

Pier Paolo Pasolini: Cinema di Poesia. June 1965 at the first New Cinema Festival at Pesaro.

 

第二周:帕索里尼的诗性政治

1.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萤火虫生存》,并附帕索里尼短文《消失的萤火虫》

Georges Didi-Huberman: Survival of the Fireflies. Translated by Lia Swope Mitchell.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8: 1-19.

Pier Paolo Pasolini: Disappearance of the fireflie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Il vuoto del potere in Italia’ (The Power Void in Italy) in ‘Corriere della sera’, 1 February 1975. 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Mott.

2.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喻体、写实性、激情》

Georges Didi-Huberman: Peuples exposés, peuples figurants. L'Oeil de l'histoire, 4.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59-.

 

第三周:帕索里尼与文化

1. 弗朗西斯科·罗塞蒂:《论帕索里尼电影中的暴力》

Ryan Calabretta-Sajder(ed.): Pasolini’s Lasting Impressions:Death, Eros, and Literary Enterprise in the Opus of Pier Paolo Pasolini. Madison: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2018: 289-317.

2. 戴维·福尔加克斯:《帕索里尼的污垢与秩序》

Luca Peretti & Karen T. Raizen(eds.): Pier Paolo Pasolini, Framed and Unframed.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Press, 2018: 30-90.

 

第四周:帕索里尼与电影诗学

1. 帕索里尼:《论自由间接话语的发言》

Pier Paolo Pasolini: Heretical Empiricism. TRANSLATED BY BEN LAWTON AND LOUISE K. BARNETT. Washington, DC: New Academia Publishing, LLC, 2005: 79-101.

2. 科琳·瑞恩-舒兹:《帕索里尼电影中的女性》导论

COLLEEN RYAN-SCHEUTZ: Sex, The Self and the Sacred:Women in the Cinema of Pier Paolo Pasolini.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7: 3-13.

3.肥内:《神话的诗意:阅读<俄底甫斯王>》

 

第五周:艺术史中的帕索里尼

1. 艾拉·H·梅尔江:《电影:在诗歌与绘画之间》

Ara H. Merjian: Against the Avant-Garde: Pier Paolo Pasolini, Contemporary Art, and Neocapital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20: 57-71.

2. 安德烈亚·佩特罗西杨茨:《在埃特纳的阴影下: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与火山》

Andreas Petrossiants: Under Etna’s Shadow: Pier Paolo Pasolini and the Volcano. e-flux journal, Issue #121, October 7, 2021.

 

第六周:帕索里尼的诗歌

1. 王炜:帕索里尼诗评

2. 帕索里尼诗选:《胜利》《我的时代的宗教》

Pier Paolo Pasolini: Victory, in Poems, trans. Norman MacAfee & Luciano Martineng, Farrar Straus Giroux, 1996; La religione del mio tempo (1957-59), in LA RELIGIONE DEL MIO TEMPO, Milano: GARZANTI, 2010.

 

第七周:哲学家论帕索里尼

1. 阿兰·巴迪乌:《巴迪乌论帕索里尼:破坏、否定和减法》

Alain Badiou, ‘Destruction, Negation, Subtraction’, in The Scandal of Self-Contradiction: Pasolini’s Multistable Subjectivities, Geographies, Traditions, ed. by Luca Di Blasi, Manuele Gragnolati, and Christoph F. E. Holzhey, Cultural Inquiry, 6 (Vienna: Turia + Kant, 2012), pp. 269-277.

2. 周佳鹂:《德勒兹论帕索里尼与“自由间接话语”》

 

第八周:面向未来的帕索里尼

1. 阿莱西亚·里恰尔迪:《为了未来的帕索里尼》

Alessia Ricciardi: Pasolini for the Future. California Italian Studies, 2011, 2(1).

2. 凯伦·平库斯:《为了人类世的帕索里尼》

Luca Peretti & Karen T. Raizen(eds.): Pier Paolo Pasolini, Framed and Unframed.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Press, 2018: 30-90.

 



 
主编 | 周佳鹂 Eco
责编 | solemn
编辑 | 詹心怡 李欣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