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变异广场舞已成广安主城区一大公害,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
十月,漫步美丽的西溪河畔,是一幅和谐的秋日画卷,这份和谐更多源于这河上的那一座犹如彩虹一般的D号桥。
然而,在这个国庆大长假里,我却见证了,如今这份和谐正被一种疑似远古而来的“音爆”打破了,令人无限感伤。
“这地方喝茶的环境不错,可就是太吵了”。昨日,在D号桥下,一家名为“西溪河畔”的茶楼里,一位外地来广的游客抱怨说。
“就是啊,这音响大的听到起感觉到脑壳就简直要爆炸了样”。茶楼一位服务员回答说,眼里满是无奈。
都说广安很美,不大不小的城市,特别适合居住,这里的人民幸福感满满。是本地人的福气。也是外地人的“服气”。
别说我对舞者有偏见,我还真的没有,可是得说一说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喜欢并需要安静的,不管是身体、精神乃至灵魂。可偏就有另外的那么一群人,他们不,他们需要每日里,没日没夜地跳个不停,据说是,这样就可以跳低广安主城区的房价。
据观察,在主城区的广场舞,是一个很神秘的群落,每个团体中,都会有一位“大姐大”式的人物作为领队练舞,这个人一般要具备身体壮硕、嗓门特大等特质,一来负责划定“势力范围”,二来提供大功率播放设备。
追根溯源,据说广场舞是从上个世纪文革时期的“忠字舞”演化而来。动作简单粗暴,勿需专门训练,易学易会,动辄上万人参与,形同群魔乱舞。如此便将“广场舞”的动员意义和群体性放大到了极限。可不要小看这些“杂牌军”,他们往往会成建制并组织化运作,有带头大姐,有核心小组成员,有外围积极分子,还有围观的广大打酱油的爱好者。这其中据说等级机制分明,谁站哪排哪号都有一定的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呗。
这些年来,随着本地的各项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于是,广场舞们便更加豪情满怀,不断攻城掠地,占据人口集中的都市广场,制高点、小区、闹市区和人生巅峰时刻的主战场。其拉网地毯式摆战场一样,大面积、全方位、无死角持续推进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犹如蝗灾一般,遮天蔽日,所过之处,方寸不留、寸草不生,比起当年全面抗战时期的“鬼子进村”有过之而无不及,普天之下,一“跳”封神。
你真的以为,看上去就嘿们幸福了么?我不信!
因为这一群人除了欲图在公共场合引人注目之外,更多的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暴露狂。除了遭众人鄙视之外就是白眼。早已深受其害而苦不堪言的市民直接给这一群人起了个名称叫做“讨人嫌”。因为,她们无论怎样跳跃也难以掩盖其内心的孤独与曾经被生活毒打过的忧伤。这么多年过去了,房价该涨还得涨,房贷还得还上。
其实,全国人民都晓得,这些年,广场舞者们在邓伯伯的家乡,托邓老人家的福,早就衣食无忧,各种医保社保劳保总之凡是能买的不管啥保都买完了,他们不差钱。这个我们懂,可是也得考虑一下别人家的感受和心里承受能力啊!有时候,时不时地突然来一声“炸雷”,把人的心脏病就要整发。
不知道,有多少家庭的小孩纸们很早就需要入睡,然后需要早早地入学。可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遭受广场舞大妈们的惊扰袭击。
实话说,都一大把年纪了,早晚就在:“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的,爪子事嘛你们?我们认为,老人是应该受到大家尊重。可是,青春的尾巴不可能要一直抓到起不放手嘛对不?
知道你们充满了百分之百的幸福感,社会也一直都当你们是存在的,也不需要再反复像刷卡那样去广场上刷脸。说这些话可能听到不舒服。但是,不垮起脸说出来也实在是太难受了。
看看我大广安,哪个地方不是这样呢,只要稍微宽点的地方不都被你们占领完了么?哪里还有一方净土?
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了。君不见,平时喜欢穿出个别样的大红袍、刷抖音视频、旅游时戴墨镜、摆POS,餐馆高声喧哗、公交车上抢座位的都是些什么人?就算大家不说出来,也都晓得。
上几张本地论坛上的网友帖文截图,看看,噪声以致民怨沸腾了!
每一个人都会老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本文决没有对老人有歧视的故意。但老得有个老样子,不能倚老卖老。本文绝没有说不让老人们跳舞的意思,只希望能改变一下方式而已,一是希望戴耳机,二是希望开音量控制在河对面听不怎么响亮就行。
敲打键盘写这样的文章实为万般无奈外加情非得已!
真不知道,这广场舞到底是个啥组织。叫我说,何必嘛,都一大把年纪了,就呆在家里,帮助后人带带孙头男女、逛逛菜市场,真心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有啥不好么,实在不明白,为啥非要成为个人人喊打的“讨人嫌”?
你跳个锤子!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