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实》2023年第2期目次与摘要

求实杂志
2024-09-04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于安龙 | 跳出历史周期率:从“变”与“不变”中科学把握“两个答案”/4


【政治学研究】

张力伟 |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中国式民主的路径阐释和价值之辨/15

【政府治理研究】

贺芒  闫博文 | 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试点—推广”的方法论视角/28

仇叶 | 论基层公共行政体系的建构:目标、原则与社会基础/40

【社会治理研究】

金东日  鲍伟慧 |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演进机理与扩散逻辑研究——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例/55

【“三农”问题研究】

邓大才  卢丛丛 | 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与基层政权转型/69

桂华  张一晗 |  整体性治理:转型期乡镇政权运转的实践图式/81

周明  许珂 | 乡村自治组织振兴中的乡镇政府角色研究——基于陕西省 C 镇的案例分析/94

于安龙. 跳出历史周期率:从“变”与“不变”中科学把握“两个答案”[J]. 求实,2023(2):4-14.

跳出历史周期率:从“变”与“不变”中科学把握“两个答案”

于安龙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一个政权或执政党需要面对的一道重要“考题”,其实质是要走出治乱兴衰的循环往复,确保政权的长期稳固。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要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安全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方式和路径,形成了“民主新路”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回顾百年历程,党的角色地位、实践场域、面临的时代挑战、人民期待等都发生了变化,但其初心使命、理论根基、政治基因、目标指向等没有变化,所以,这是一个“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科学把握“两个答案”,需要做到“内”与“外”的有机结合、“前”与“后”的有效衔接、“上”与“下”的联通互动、“情”与“理”的统筹兼顾。

关键词:历史周期率;民主新路;自我革命;“两个答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2BDJ010),负责人:于安龙。

作者简介:于安龙(1986—),男,山东日照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张力伟.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中国式民主的路径阐释和价值之辨[J]. 求实,2023(2):15-27.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中国式民主的路径阐释和价值之辨

张力伟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

摘要: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式民主创造性地发展出了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其中,在社会生活中构建民主机制、带动民主参与是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征,亦是发挥民主实效的重要路径。打造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观点,赓续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以正向的公众参与和逆向的吸纳民意为核心机制,整合了民主中“参与”“回应”“治理”的功用,实现了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有机统一。总的来看,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弥补了自由民主的局限,解决了民主制度中规范和事实之间的内在张力;将民主嵌入于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体现了制度设计中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的科学思想方法;人在真实参与中实践现代文明价值,并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推动了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民主参与;国家治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研究”(21&ZD157),首席专家:张贤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式民主: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研究”(2022CXTD07),负责人:张贤明。
作者简介:张力伟(1992—),男,辽宁营口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和中国政治研究。

贺芒,闫博文. 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试点—推广”的方法论视角[J]. 求实,2023(2):28-39.

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基于“试点—推广”的方法论视角

贺  芒,闫博文

(重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中央通过政策试点带动各项改革工作,完善各领域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发现,我国政策试点通过“价值目标—工具选择—制度推广”的内在逻辑达成统合,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方向引领—技术支持—成果反哺”的机制保障政策试点推动逻辑的可行性。内在逻辑与保障机制的探究回答了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这两个关键问题,从宏观上对政策试点何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一般性解释。

关键词:政策试点;工具选择;制度推广;政策扩散;治理现代化

作者简介:贺芒(1970—),女,四川巴中人,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研究;闫博文(1993—),男,宁夏银川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研究。

仇叶. 论基层公共行政体系的建构:目标、原则与社会基础[J]. 求实,2023(2):40-54.

论基层公共行政体系的建构:目标、原则与社会基础

仇  叶

(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

摘要:公共行政理论需要服务于中国的行政化改革实践。当前,村级治理的行政化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兴起,这一改革以完善基层治理体制、塑造村级组织服务者角色为目标,并伴随大量公共资源的输入,具有在基层建构公共行政的基本性质。“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基本特征,目标、权力、组织则构成了公共行政体系运行的基本要素。公共行政以公共利益的提升为根本目标,在基层则表现为满足农民的治理服务需求,并通过行政权力与基层组织的常规运转实现公共服务的供给,推进国家权力公共性与治理能力的提升。维持目标系统与权力系统的权责均衡、与组织系统的机制匹配,是保证行政公共性与有效性的基本前提。这既要求国家具有服务乡村的政治理念,又依赖特定的社会基础条件,为公共行政体系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与社会结构支持。乡村社会具有区域差异的典型特征,这就决定了不能盲目进行全国性的基层公共行政体系建设,而是需要审慎考虑特定乡村的社会基础条件。

关键词:基层治理;村级治理;公共行政;公共性;社会基础;公共服务;权责均衡


作者简介:仇叶(1989—),女,浙江宁波人,博士,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基层治理、土地制度研究。
金东日,鲍伟慧.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演进机理与扩散逻辑研究——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例[J]. 求实,2023(2):55-68.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演进机理与扩散逻辑研究

——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例

金东日,鲍伟慧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政策属性对政策扩散速度和扩散规模具有显著影响。作为发展型社会政策,易地扶贫搬迁从试点到推广都是在中央政府主导下完成的。通过观察2001—2020年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扩散过程,可以探寻该类型政策的演进机理与扩散逻辑。与传统以S型曲线为代表的“渐进主义”演进机理不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扩散呈现“断点式”非渐进增长形态。从政策目标、指导原则、执行机制三个维度审视中央政府干预程度的变化可以发现,面对中央更高的政治势能,地方政府会衍生出政治、治理、社会三重行动逻辑。对比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发布时间节点可以看出,“政治逻辑”在其中居于统领地位。

关键词:政策扩散;发展型社会政策;易地扶贫搬迁;央地关系;“断点式”增长;政治逻辑;治理逻辑;社会逻辑


作者简介:金东日(1959—),男,朝鲜族,吉林和龙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与组织理论研究;鲍伟慧(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与基层治理研究。

邓大才,卢丛丛. 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与基层政权转型[J]. 求实,2023(2):69-80.

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与基层政权转型

邓大才,卢丛丛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囿于国家治理视角相对抽象化与社会治理视角相对表层化的局限,基层治理视角理应回归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然逻辑。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自主实践,乡村治理共同体实践样态体现为目标一致的公共事务、“一核多元”的协商共治和责权利一体的分类治理。该实践基于“行政激活自治”机制,通过利益关联、责任网络与动员结构构建,实现自治动力激活、自治能力提升与自治行动促成,保证乡村治理共同体有效运转。乡村治理共同体实现基层政权的重心下沉、组织嵌入与权威嵌入,形成“嵌入型政权”,而从“悬浮型政权”向“嵌入型政权”转型,蕴含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与基层治理的基本逻辑,增强了基层治理韧性。

关键词: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治理共同体;行政激活自治;嵌入型政权;悬浮型政权;治理韧性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19ZDA114),首席专家:田先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问责机制下基层治理体系的应灾弹性与修复力研究”(20BZZ104),首席专家:邓大才。

作者简介:邓大才(1970—),男,湖南汉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层与地方治理、农村政治学、产权政治学研究;卢丛丛(1992—),女,河南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

桂华,张一晗. 整体性治理:转型期乡镇政权运转的实践图式[J]. 求实,2023(2):81-93.

整体性治理:转型期乡镇政权运转的实践图式

桂  华,张一晗

(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

摘要:整体性治理是理解转型期乡镇政权运转的重要视角。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多中心工作”模式打破了乡镇“整体主义”的简约治理格局,乡镇治理因此陷入功能、主体、责任碎片化的困境。研究发现,为了应对治理转型困境,“组线治理”的机制创新实践,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和责任整合,完成了治理结构再造、治理效能激活和治理动力重塑,最终实现了转型期乡镇的整体性治理。整体性治理的实践基础在于体制活力与机制创新,二者的良性互动兼顾了基层治理的简约性和高效性,提高了治理效能。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整体性治理实践要着眼于发挥党政体制的制度优势,以“不变体制变机制”的方式,稳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简约治理;基层治理;乡镇治理;治理结构;治理效能;治理动力;组线治理

作者简介:桂华(1985—),男,河南信阳人,社会学博士,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层治理与乡村研究;张一晗(1996—),女,河南驻马店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基层治理与城乡社会研究。

周明,许珂 . 乡村自治组织振兴中的乡镇政府角色研究——基于陕西省 C 镇的案例分析[J]. 求实,2023(2):94-108.

乡村自治组织振兴中的乡镇政府角色研究

——基于陕西省C 镇的案例分析

周  明,许  珂

(西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乡村自治组织振兴是乡村组织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在乡村自治组织振兴中,乡镇政府的应然角色是乡村自治秩序的维护者、乡村“剩余事务”的吸纳者和基层群众参与的组织者。调研发现,乡镇政府角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被动缺位”和“主动越位”的错位现象,且这两种错位具有同源性,即都是目标多维与治理资源匮乏下乡镇政府的策略式选择,其背后的制度逻辑包括国家逻辑的复归和科层制逻辑的式微,乡村逻辑和社会逻辑互促机制的缺失,国家逻辑、科层制逻辑、乡村逻辑和社会逻辑的错配等。这亟需从村民、乡村自治组织、乡镇政府三个层面“增能”与“赋能”相结合,推动乡村自治组织振兴中的乡镇政府角色正位,进而形成和谐健康的乡村关系,推动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自治组织;乡镇政府;角色缺位;角色越位;组织振兴


作者简介:周明(1970—),男,安徽定远人,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研究;许珂(1995—),男,陕西咸阳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地方政府治理研究。


2023年第1期



排版 | 丁   婧

复审 | 孙志杰

终审 | 刘云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求实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