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粟裕逝世,妻子楚青向组织上提出唯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
前言
图|粟裕将军
谈起粟裕将军,楚青无不激动的说:“他(粟裕将军)6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人朴实无华......”
高风亮节的粟裕将军
1945年10月24日,为统一指挥山东、华中部队,党中央酝酿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
当粟裕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复电中央:“建议张为正,己为副。”5天后中央来电同意,粟裕才心安。
1948年5月,党中央决定调陈毅出华东,确定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得知后,不顾一切找到了毛主席,恳求陈毅留任,并说明了原因。
不久后,中央便发出补充通知:陈毅继续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其实,在让司令这件事上,粟裕并不是出于谦虚谨慎,他曾这样对自己的妻子楚青说:"我让司令不是为了谦虚谨慎,是为了作战指挥上的便利。战场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作为军事指挥员,战前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绝对不打无把握之仗,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谨慎,不敢用奇兵,反而打不了胜仗。”
图|粟裕将军
除了考虑作战时指挥上的便利,粟裕在面对作战方案不太合适的时候,也敢于向毛主席、党中央提出自己的建议。
1948年1月底,警卫员三次请粟裕吃饭,粟裕似乎都没有听见,他就站在十万分之一的《中原苏淮敌我态势图》前,已经有整整两个小时了。
就在这时,参谋长走进屋来:“报告五〇二,军委急电!”
原本在深思的粟裕立即被拉回了现实:“什么内容?”
“没有译出,军委电台规定,此保密等级为‘指人译’。”
“谁?”
“请粟裕同志亲译。”
粟裕赶忙接过电文和密码本走进内室去了,他捧着毛主席以中央军委名义发来的电文,电文中这样说道:
粟裕同志,你辛苦了。此时此刻,你一定在为打开中原的僵局发愁吧,你在发愁,我在发愁,蒋介石也在发愁,总要有个解决办法。为达成战备反攻,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此举是成功的,但伴随而来的困难也是很大很大的。为调动黄淮中原敌人主力回防江南,必须再来一个第二次跃进。中央拟定,由你统率叶、王、陶三个纵队渡过长江南进,在 敌人深远后方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渡江时间有三个方案:一为半个月后,一为4个月后,一为今年秋天。三案各有优势,请你酌处......此事,只先与前委几个同志及叶、王、陶作极机密讨论,不让他人知道,请你熟筹见复。
中央军委 1948年1月27日。
图|毛主席
粟裕看过电文后,一面布置部队作南进准备,命令叶飞、王必成、陶勇带领三纵队在濮阳地区天天做突破江防乘舟架桥、水网稻田作战、无后方伤员转运、防治蚊咬等训练,一面反复琢磨中央的决定,凭借多年来的战斗经验,粟裕担心渡江南进,未必能调动那么多敌人,在经过一番仔细思考后,粟裕决定向中央斗胆呈自己的建议。
1948年4月18日,凌晨一点时,粟裕依旧站在地图旁,楚青见状赶忙走进屋催促:“你该休息了,现在又没打仗,干嘛抓得这么紧!”
“这比打仗紧张多了,搞得脑壳直痛!”粟裕看了看楚青,又揉了揉自己的头。
“我去请军医来。”楚青见状有些着急,赶忙说。
“不用了。”粟裕指着楚青手上的东西问:“你拿的是什么?”
楚青看了看自己手中拿的东西,然后说:“这是你给中央的电文。”
“你看过了吗?我想听听你的想法。”粟裕点了点头。
“你不认为还需要慎重考虑一下吗?你为何不以‘前委’的名义署名呢?”楚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粟裕有些激动地说:“毛主席要我‘熟筹见复’,至今已经90个昼夜了,我应该拿出一个成熟的意见了。主席、军委给我个人的密电,我的建议虽然与‘前委’几位负责同志交换过,但主要意见是我的,对与错,应由我一人负责。因此,只能署我粟裕一个人的名字。”
图|粟裕将军
粟裕明白楚青的担忧,不等楚青说话,他又接着说:“我明白你的担忧,毛泽东思想的正确,‘七大’是确认了的,毛主席军事思想的韬略,时间是证明了的。民主生活,是党的正常生活。因此我的建议,对了,不会加官进禄;错了,也不至于推出午门杀头。”
楚青听了粟裕恳切的解释,释去了心中的疑团,放心的笑了,很快便将粟裕的建议电汇给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毛主席和党中央在收到电报后,也立即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就这样,在粟裕的精心部署和指挥下,在黄淮中原连打了几个大胜仗,这就是我国革命战争史上著名的豫东战役,这次战役共歼灭敌人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6个整旅,4个整师,共90000余人,可谓是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大捷。
“粟裕打仗仗仗胜!”这是群众对粟裕的一句普遍赞誉,刘伯承曾赞扬粟裕“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就连毛主席更是对粟裕百分百放心,据杨尚昆回忆:“对于一些重要战役,毛主席常常会说:‘发电报征求一下粟裕的意见。’”
图|粟裕将军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在讨论粟裕军衔问题时,毛主席考虑到了粟裕的资历、威望和战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知华东粟裕,蒋介石的几大金刚谁不害怕粟裕?!”
就这样,毛主席决定授予粟裕元帅衔,但当粟裕得知后,却立即上书请求坚决辞去元帅衔。
对此,周总理赞叹道:“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啊,大将还是要当的。”
听了周总理的话,毛主席点了点头,补充道:“不仅要授予大将,而且得是第一大将。”于是,在授衔仪式上,粟裕被授予了共和国的大将军衔。
被授予军衔后,粟裕回到总参谋部,对着镜子,手摸肩章,感慨万千,22年的枪林弹雨,一幕幕呈现在了眼前: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抗日先遣队,血战孟良崮,淮海大战,渡江占南京、攻上海......
粟裕将军从追忆中回过神来,语重心长地对办公室的同志们说:“我们这些人都是经历了两个时代的人,亲眼目睹了旧中国的贫穷和新中国的变迁。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这勋章,绝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属于成千上万革命烈士的,来之不易啊!”
图|粟裕将军
不居功,不自傲,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以全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就是高风亮节的粟裕将军。
粟裕将军决定写回忆录
“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这是对粟裕将军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将军在工作上能多做就多做,绝不会有半句怨言,1958年,将军被调离了军事指挥第一线,尽管调离了部队,他仍旧关注着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
那时,面对军事理论领域日益猖獗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倾向,粟裕将军为此忧心忡忡,他曾对自己的妻子楚青说:“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是唯物辩证法,把毛泽东军事思想归结为几条固定的公式,把错综复杂的战争进程表述为高明的指挥者早就规划好的,并以这些观点来教育下一代,打起仗来是会害死人的。”
楚青听到丈夫唉声叹气,便对粟裕将军说:“你既然对现有的一些观点不满意,何不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体会写出来呢?”
楚青说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作为常胜将军,粟裕在军事理论方面具有绝对的发言权,但面对妻子的提议,将军并没有吭声。
图|粟裕将军与妻子楚青
后来,妻子又几次提了几次,可粟裕将军仍然默默不语,那时的将军的确不想写回忆录,也不愿同任何人提及自己的历史功绩,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并不重要。
1969年的一个冬夜,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召见了粟裕,他十分忧虑的对这名爱将说:“你就留在我身边,在国务院做点事情吧!”
粟裕自然知道周总理为何会这样说,但他还是摇了摇头:“总理,我打了一辈子仗,不会做地方工作啊!”
周总理为他鼓劲,安慰道:“不会做,可以学嘛!”
粟裕稍微迟疑了一下后,又对周总理说:“请总理替我向毛主席报告,一旦打起仗来,我还是要上前线的!”
周总理点了点头:“那当然,要打仗,肯定少不了你粟司令啊!”
就这样,粟裕将军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起了国务院的工作,他分管交通、邮电和港口建设。
图|周总理和粟裕将军
作为一员战将,粟裕将军常常回忆起激情燃烧的战争岁月,更是常常“金戈铁马入梦来”,他渴望回到一线工作,也渴望能再次上战场,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这个愿望始终没能再实现。
1970年,粟裕将军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对此,楚青十分担心,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将军,楚青主动向组织上写了报告,要求 调回中央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调回到粟裕身边当秘书,楚青的这一要求,很快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在楚青的照顾下,将军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但在1976年,粟裕将军还是大病了一场,那年夏天,粟裕将军重病初愈,当他得知当时的形势后,十分忧虑和悲愤。
思考许久后,粟裕将军把楚青叫到了自己的病床前,说:“你多次希望我把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役、战斗写出来,现在,我正中考虑了,决心写,这也许是现在情况下我能为党做的一点工作了。”
对于丈夫作出的决定楚青一向持支持态度,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很快,将军确定了写作的原则,他对妻子楚青交代道:
“我将主要写战役、战斗的背景,作战方针的形成,战场形势的演变,以及我个人在当时形势下所作的若干思考,以求能如实地反映一个战役指挥员是怎样去认识和探索战争规律,以夺取胜利或导致失败的。因为离开战争指挥者的种种思考去写战役、战斗,就是死的,那样,最多也只能算是战斗详报。而我没有办法去写其他指挥者的具体思考。”
图|粟裕将军
就这样,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粟裕将军开始了这部军事著作的撰写。
粟裕将军去世,楚青向中央提出唯一请求
在粟裕将军决定开始撰写回忆录后,这项工作很快便正式启动了。
在撰写的过程中,将军还曾嘱咐道:“要写,就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历史的真实来写。时间隔得很久了,你们要对我的回忆找有关材料核实,至于观点,我欢迎你们参加讨论,提出意见,但是最后还是要按我所认识的程度来写。”
写作伊始,粟裕将军为了把那些鲜为人知,或知之不详、知之不确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史料和对战争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可供未来作战借鉴的战役、战斗的经验体会首先挖掘了出来,便确定了由远及近和先写重点的写作顺序。
粟裕将军一边思索着,一边讲述着,楚青因在过去长期担任速记工作,所以她能够精准的记录丈夫口述的每一句话,并很快作出整理,在最开始的时候,回忆录的撰写工作进展还是十分顺利的。
撰写回忆录让粟裕将军再次回想起了征战沙场的岁月,为此,他很想重回故地,去实地考察一下,再看一看。
图|粟裕将军
虽然将军有这一想法,但是他的身体却不允许他舟车劳顿,1979年,粟裕将军的身体状况越发差了起来,为此粟裕去了青岛进行疗养,起初他并不愿意,但是后来楚青同他提及回忆录的事情,将军还是妥协了,因为他知道这可能是他为国家、为党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他希望他能完成。
来到青岛后,粟裕将军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他每天除了治疗,就是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除此之外的时间,便留给了写回忆录,虽然进展较慢,但是将军乐在其中。
1981年2月,粟裕将军再次突发脑溢血,这一次,将军休养了两个月的时间,那段日子里,楚青十分难过,她知道撰写回忆录是将军最想完成的事情,但是这对于将军的身体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随着粟裕将军的身体一天天恢复,楚青还是决定把是否继续完成回忆录这件事,让将军自己决定,一天,楚青在同粟裕将军闲谈时,问:“你还想完成那本回忆录吗?”
“那当然。”粟裕将军没有丝毫犹豫。
听了粟裕将军肯定的回答,楚青便将这件事当成自己最为重要的事情来完成,那时将军因为病重,记忆力有些衰退,但是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一如既往。
图|粟裕将军和楚青
因此,楚青并没有像过去一样,让将军一直回忆战争,而是以闲谈的方式,让粟裕将军讲述过去的战役、战斗,就这样,撰写回忆录的工作依旧在一点一滴的进行着。
可这并没有持续太久,几个月后,粟裕将军脑血栓发作,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语言和思维也逐渐变得迟钝了,在每次将军意识稍微清楚一些的时候,楚青便会主动同将军闲谈或者是问他一些重要的问题,想要听听他的观点。
但是很多时候,粟裕将军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妻子,什么也不说,好几次,楚青都掉下了眼泪,她望着丈夫的脸庞,心里十分难过,她不想在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了,她觉得这对于将军来说是实在是太残忍了。
可粟裕将军却不这么认为,一次,在询问过程中,粟裕将军握住妻子楚青的手说:“你不要着急,你问的问题我心里是明白的,只是我现在表达能力很差,慢慢地我会讲给你听的。”
在此后的岁月里,撰写回忆录的过程进展是极慢的,而粟裕将军也终究没能等到自己为回忆录亲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1984年2月5日16时33份,粟裕将军被病魔夺取了生命,他怀着诸多的眷恋与极大地遗憾,驾鹤西去,享年77岁。
图|粟裕将军病逝
楚青望着丈夫消瘦的面庞和身躯,止不住的痛哭了起来,良久后,极度悲痛的楚青望着厚厚的书稿,心中好似有一团火在燃烧,自此,她暗暗立下誓言:“你安心去吧!我一定要完成你交付给我的任务!”
在粟裕将军去世前,曾留下三条遗愿:
“第一,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第二,不要举行追悼会;第三,希望把我的骨灰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治丧委员会的同志们在得知粟裕将军的遗愿后,都对这位身经百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丰功伟绩的将军更多了一份敬意,随即,他们决定一切都按照将军的遗愿进行,丧事从简。
2月13日,中央军委杨尚昆副主席特意从外地赶回北京为粟裕将军治丧,在此期间,他接见并慰问了楚青:“楚青同志,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图|杨尚昆
楚青听到后立即说出了自己的唯一请求:“我只有一个请求,粟裕同志的战争回忆录还没有完成,他留下不少口述材料和文字材料,我请求组织上批准我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直到完成。”
杨尚昆得知楚青的这一请求后,赶忙上报给了中央,中央得知后立即批示:同意!
为了能尽快完成粟裕将军的战争回忆录,中央还批准粟裕将军的原秘书以及将军的老战友一同参加完成这项工作。
此后的岁月里,楚青很少出门,只是偶尔同一些革命老大姐们打打电话,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整理粟裕将军的战争回忆录、编辑粟裕将军的有关文选及文集等等。
图|《粟裕战争回忆录》
1988年,37万字的《粟裕战争回忆录》终于问世,捧着有关粟裕将军的遗作,楚青的心情激动不已,她曾说:“我勉力整理粟裕同志的遗稿时,最怕的就是不能完整地表达他的思想,如今《粟裕战争回忆录》问世后,颇得好评,我心才稍安......”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1、王福重:狂言农民无用、侮辱解放军、讽刺女排,他到底在图什么?
4、两国为争夺一块土地爆发战争,打到一半才想起来:土地是中国的
5、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世界可能是一个轮回
6、7国军舰闯南海,均侵略过中国!关键时刻中俄公布新装备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