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千年才出一个大神家族:父子三人,都是文坛巨星

心愿种子 2023-07-01

眉山,在热闹非凡的四川省里可不算出名,现在一说假期去四川游玩,多得是选择成都这种美食遍布的城市,更是因为前些年那首《成都》的加持,让成都又火了一把。

而眉山又是什么地方呢?有些人听到这个名字都感觉陌生,更别说会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了。

可若是提起苏轼,但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会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诗人。那首《水调歌头》有的人不能完整地背出来,也肯定会唱出整首来。


知道苏轼的名号,就自然而然会知道眉山了,因为这位大文豪就是眉山人。而去过眉山的朋友都会知道“三苏祠”,这是眉山的特色标志。

因为这个地方出了苏轼这位独一无二的文学大家,再加上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都在文学仕途上显有成绩,更是打响了“三苏”响当当的名号。

大器晚成的父亲苏洵

“苏氏三子”当然首先要从父亲苏洵讲起。

苏洵19岁娶了程氏为妻,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可惜早早夭折。之后几年内夫妻二人都无子嗣,直到他25岁那年,又有了一个女儿,10岁夭折。


26岁生了个儿子,4岁夭折。27岁又生一个女儿,可惜最后还是夭折。

苏洵夫妻二人成亲多年,有过四个孩子,可是上天好像在捉弄苏洵,让孩子们都一个接一个地夭折,离开人世。

又过了两年,到苏洵29岁的时候,终于又迎来了一个孩子,这就是之后光耀门楣的大诗人——苏轼。而在两年之后,31岁的苏洵也有了他的小儿子——苏辙。


苏洵青年时期可谓是四处游荡,未曾好好读书,整日嬉戏。他在青年时像一位潇洒的游侠,去过很多地方。

之后在苏洵24岁的时候母亲病故,对苏洵来说也许因为至亲的离世让他幡然醒悟,突然成熟了许多。因此苏洵25岁时才明白自己要开始正正经经地读书了。

但25岁再读书对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其实已经很晚了。又加上苏洵态度一般,学习不认真,以为凭自己的那点小聪明就觉得读书很简单。

可现实给了他一个狠狠的教训。


第一次乡试,以落第结束。

第一次的失败让苏洵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进行了深刻地检讨。痛定思痛,决定发奋读书,研读经典著作。

苏洵细细研究诗书,经传及先贤著作。并发誓不读完这些诗书,学习未成熟之前,是不会去写文章的。所以苏洵在他27岁的时候才真正开始下定决心去安心读书。

1037年,此时的苏洵已经29岁,去京城考取进士,但却没有考中。次年又举茂才异等不中,之后回到家中,闭门苦读。

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研读,此时他的学问基本已成。


而在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青睐。当时苏洵和苏轼、苏辙三人一同去京中参加考试。

欧阳修对他写的论政评史的文章评价颇高,于是就向上推举了苏洵,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人生难得的际遇。

于是苏洵一时名声大噪,京城士大夫都纷纷传诵苏洵的文章。

苏洵最大的成就当然是在文学上。他的散文论点明确、论据有说服力、语言一针见血、说理透彻。当时的欧阳修、曾巩等文学大家都对他的文章有很高的的评价。


苏洵的诗文不多,但却都是精品之作,朴实却有力。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也恰巧说明了他的文章了得,具有自己的特点。

读书多年终于在他的中年时期迎来成果,文学上得到认可肯定。之后在仕途上也获得一些政绩。

1060年,在举荐之下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之后又担任过县主簿,参与《太常因革礼》的编撰工作。

在1066年,苏洵编撰完成《太常因革礼》。他的《易传》还未写完就已经病重,于是命苏轼继续他的遗志将其完成。四月,苏洵逝于京师,享年58岁。


奇纵坎坷的哥哥苏轼

“三苏”中大家最熟悉的应当就是苏轼了。

这位千古全才让后人记住他,记住了他的文章,记住了他的书画作品,记住了他的治理政绩,记住了他的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更记住了他在各地发明的美食。

作为苏洵多次经历丧子之痛后,苏轼是他迎来的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苏洵对自己的儿子也是疼爱器重,有意培养。而苏轼的一生却可谓是不断地升降浮沉,经历坎坷。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和父亲以及弟弟一起去京城参加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在读了苏轼洒脱清新的文章之后,非常震惊。

他的应试文章获得考官的欣赏,而欧阳修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免遭到闲话就给了第二名的成绩,但实际上苏轼的文章是值得第一名的。

欧阳修对苏轼身上的豪迈和创新品格赞赏有加,评价其“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得到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高度评价,苏轼在京城中名声大起,士大夫、学子纷纷研读苏轼文章。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中了制科考试,又授予了他官职。

治平二年,苏轼回家为苏洵守孝三年后,再次回到朝廷时,朝野动荡,发生巨大的变化。

王安石变法在火热地进行,而很多与王安石政见不一的大臣纷纷被迫离京,整个朝廷变了天,苏轼也写了文章反对王安石新法,受到排斥,之后自请离京。

而之后发生的著名的“乌台诗案”更是成为苏轼人生中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新党与旧党持有的政治理念不一致,在纷争中想要弄死苏轼。朝廷上的一些元老大臣开始竭力劝谏神宗不可处决苏轼,王安石也劝说神宗,最后苏轼才逃过这一劫。


最终被贬到黄州,给他一个低微的团练副使的职位,没有什么实权,并且时刻受到监督。

在黄州的经历,苏轼虽然人生处于低谷,但却给了他文学上极大的回馈。

之后的经历更是让他在文、诗、词均达到了非常高的造诣,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轼在词上有着自己的开创。他打破了词的传统创作方向,使词从只是作为音乐服务的辅助工具,后来成为一种单单只是抒发情感的诗体。他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的词中充满了进取精神、乐观旷达、胸怀理想和斗志昂扬的人生态度,突破了以前描写爱情的传统词带有的柔情软调风格。

他的诗作、散文同样成就巨大。两千七百多首苏诗中,绝大多数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以批判现实作为诗歌主要的任务,抨击存在的不成熟政策以及应被社会抛弃的旧习。


散文更是苏轼文学成就上的一颗闪耀明珠。文道并重,文章行云流水,富有苏轼自己的人生哲学,且风格多样,生动独特。

而苏轼在之后的十几年内,一直反复地在调任被贬和回京之间艰难地行走。

1084年,苏轼调到常州,想以后在此安度晚年。

1085年,司马光被启用为丞相。苏轼回朝,对一些大臣在执政中出现的腐败现象进行抨击,却遭到反对与诬告陷害。苏轼再次要求把自己调任。


调任到过颍州、扬州、定州,后来被贬到惠州,到62岁的年纪被送到偏僻的儋州。

直到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又被调回京中。而在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享年65岁。

苏轼无疑是一位天才文学巨匠,他在文学上的贡献无与伦比。他的人生哲学与旷达可观的态度更是让人敬佩不已,值得一代代的人学习敬仰。


深沉简洁的弟弟苏辙

苏轼的弟弟苏辙,这个名字大多数是随着苏轼一同出现,因为二人关系亲厚的兄弟感情是一直在被后人所谈。

虽然哥哥苏轼名声大,文学成就高,但作为他的弟弟,苏辙实力也同样不容小觑。

他在文学上、仕途上同样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影响深远。


嘉祐二年(1059年),苏辙与哥哥苏轼参加会试,名登五甲。嘉祐六年(1061年),苏辙参加殿试,之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苏辙在任职期间建议推行新法,上谏朝廷,站在百姓角度常为百姓利益着想,兢兢业业。

熙宁二年(1069年)八月,因劝阻王安石等人实行青苗法,而被贬出外,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苏辙和哥哥苏轼在官场上的遭遇其实相似,都是浮浮沉沉,几经贬谪,又几经召回。升降坎坷的人生仕途经历同样也给苏辙带来了文学上的创作输出。

苏辙在文学上以他的政论与史论、书信杂文、诗赋为闪耀点。

他史论上的代表作品是《历代论》,篇章富有特点,对历史评价全面,分析透彻。

书信杂文是他写得较为自由的文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苏辙

抒发着年少的豪气;《答黄庭坚书》中,则是有着年老的平淡。这些都无不体现出苏辙真实的个人气息特点。


诗赋上虽然不如哥哥苏轼,但风格淳朴无华,自然洒脱,具有个人特色。

让后人更加记住苏辙的其实是他与哥哥苏轼的兄弟情。例如苏轼在“乌台诗案”中遭到贬谪,苏辙立即上书,请朝廷削去自己的官职为哥哥赎罪。

而之后苏轼在多次遭到贬谪调任,生活困苦之际,苏辙总会去第一时间去帮苏轼。很多人甚至调侃说苏辙不是在救哥哥苏轼,就是在赶去救哥哥苏轼的路上……


还有的说苏辙为了帮哥哥苏轼,一路干到丞相,只为了能及时救苏轼。

虽是调侃的话,但却体现出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让人羡慕。

结语

“三苏”在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苏轼,文学成就非凡,个人魅力十足。这样的一个大神家族,一千年出现一次,当然是不容易的,同样也是十分罕见又珍贵无比的。

上一个是出现在“三苏”一千年前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他们在文学上也有着很大的成就。

由此可知,像苏洵父子三人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天赋和积累,与家庭文学氛围熏陶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样,曹操他们父子三人也是如此。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1.中国科学家李爱珍,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后成美国外籍院士
2.老话说:“一年两个春,寡妇遍地分”,今年刚好双春,啥意思?
3.忘恩负义的国家,埋着中国10万英烈,恩将仇报把烈士坟墓夷为平地
4.宋朝皇帝为何一生不敢穿黄色龙袍?也不敢自称朕,反而自称官家?
5.吴用自杀前一刻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盖
6.诸葛亮的八卦阵有多厉害?1800多年来,只有一人识破,但不敢破
7.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8.鲁智深道:“先打四角酒来”,在宋代,四角酒相当于如今的多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