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梁平人农村初中的一位好老师——罗元老师!
梁平城事
梁平城事
梁平学子身边的好老师——曲水罗元老师他从贫困村走出深知,教育是留守儿童唯一的希望便和无数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一道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山区的学生尽心竭力,奉献一生
来源:梁平教育
原标题:【我身边的教育故事】杏坛红烛——罗元老师二三事
罗元,中共党员,原曲水初中教师,任教数学和美术。虽然名不见经传,故事平凡无奇,但我们同事多年,于我却受益匪浅。在校期间,每天早上七点,黑瘦而留着板寸头的他,胸前佩戴着党徽,手拿教材准时出现在操场。
01讲台上的椅子
课前五分钟,罗元老师准时到达任教班级教室。走上讲台前,将一把椅子从讲桌旁搬到讲台上,坐姿笔挺地等待上课铃声响起。15年来,从未改变。说起这把椅子,就不得不说起罗元老师严重的糖尿病和肝病。15年前,医生叮嘱他,糖尿病人要多运动。罗元老师心想:对,得多运动。接下来医生又补充一句:“肝病则要静养。”“啊?”医生的话,让罗元老师瞬间崩溃。“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就此离开讲台,也不能将数学和美术两门课交给别人。”罗元老师怎么可能在病魔面前认输呢?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万全之策。两种疾病同时折磨着罗老师。上课时,稍微站久了他就会头晕眼花、胸闷气短、站立不稳。他想:要是有一把椅子坐一坐就好了。“对啊!我何不就搬一把椅子放在讲台旁?累了可以坐一坐,学生自习时,我还可以坐在椅子上批改作业、辅导疑难问题。”哈哈哈!罗元在心里大笑三声,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把椅子陪伴了他十余年。椅子俨然成了他的“第二教具”!正是有了这特殊教具的帮忙,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加顺手。每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他所带班级的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同事们都尊称他为“罗大师”。一些青年教师都爱问:“罗大师,您教书这么厉害,有什么绝招就教一教我们嘛。”“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的思维想问题,以学生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想教不好都难哟!”他微笑着说。
02慢与快
罗元老师的病情不允许他像其他老师那样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他做事的确慢,吃饭慢、走路慢、说话慢、批改作业也慢。在走廊上遇到“走路带风”的调皮蛋,他更是将如柴的身躯紧贴着墙壁一动不动。这种“异常”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好奇与议论。有同学说:“罗老师做事慢吞吞的,像只乌龟。”有同学反对:“不,应该说像只蜗牛。”但罗老师也有快的时候,只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而已。2023年10月,罗老师带领5名学生参加梁平区校园现场书画比赛。他们一大早从曲水出发,经过换乘,一路颠簸,到城里已经是午后了。他们就近找了家小饭馆解决午饭问题,然后又马不停蹄背着笨重的画具寻找宾馆。孩子们纷纷表示:“罗老师,就近找个宾馆就行了,何必这样麻烦?”“娃娃们,你们住的宾馆不能随便找。必须要干净、安全和正规。”罗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绝不能让你们有半点闪失。”把这群“小调皮”安顿下来后,便在宾馆房间支起画架,他学着动画片《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的腔调大喊一声:“孩儿们,操练起来!”罗老师的风趣幽默惹得孩子们捧腹大笑。“都振作起来。这是你们乡下娃娃的出彩机会,一定要珍惜,马虎不得啊!”罗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着。那神态一点不像个老师,倒更像是孩子们的父亲。第二天,现场书画比赛在柚香广场举行。选手入场时,一个孩子急匆匆跑到罗元老师面前说:“罗老师,我的画笔落在宾馆里了。”“你安心准备,我马上回去拿。”罗老师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转身就走。他在场外招了一辆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二十多分钟后,学生拿到画笔时,看到罗老师的双眼被冷风吹得猩红,深深向罗老师鞠了一躬。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找罗老师,却发现罗老师不见了,急得这群孩子团团转。最后,他们在一棵柚树下找到了罗老师,只见他坐在一条凳上,身子后仰靠着树干,紧抿双唇,脸色比平时更黑更累。孩子们围着罗老师,告诉他大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罗老师疲惫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不错不错,我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罗老师激动得竖起大拇指。
03师与徒
李燕老师刚来学校的时候就听说学校里有个了不得的“罗大师”。听了罗老师传奇故事的她,决定拜罗老师为师,结成青蓝对子。初登讲台,李燕老师对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是迷茫的。函数图形的偏转问题是数学中的难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李燕总是力不从心。无论自己在讲台上如何神采飞扬,学生却一脸似懂非懂。强烈的挫败感一度让她灰心极了。罗老师让她先冷静下来,从学生角度出发找症结。他俩一起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确定一名组长,由组长指导组员一边画图推导,一边互评互讲。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发现学生知识盲点,进行重点突破。用上这样的办法,学生的思维顺畅了,数形结合的理念随之在脑海里稳固建立起来。“虽说教无定法,但在如何把知识点给学生讲明白这个问题上,我始终记得罗老师说的,要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入职三年,李燕老师已褪去青涩与稚嫩,多了几分自信与坚定。她参加梁平区级赛课获得一等奖后,感触颇深:“我的进步有自己的摸爬滚打,更离不开罗元师傅的无私奉献与心口相传。”和多少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和年轻人一起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生、对教案反复讨论修改,师徒互换位置,上课听课……罗老师已经记不清了,看着年轻人不断成长,有老师问他的感受,“倍感欣慰吧!”罗元老师很坦诚地说,“愿我们曲水多出名师,这样曲水的娃娃们就会更有出息。”
04送教劝学两不误2015年,为保证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梁平区教委决定对那些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工作。罗元老师主动选择了聚宝村的小朱同学作为送教对象。他了解到该学生患有脑瘫,生活不能自理,13岁了还穿着开裆裤,更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虽说罗老师早就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但是送教上门后才知道此事的艰难——小朱同学对罗老师精心准备的故事和视频,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不仅如此,小朱同学还因为行动不便,经常会将粪便、尿液弄得到处都是。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罗老师都会将孩子的脏衣服换掉并清洗干净。附近的村民问:“像这样的傻娃儿,您费那么多心干什么?”“脱贫攻坚是党的事,马虎不得啊!”罗老师这样说。在一次播放视频时,小朱同学突然指着视频中的一辆汽车咿咿呀呀叫起来。孩子的这一细小举动,让罗老师浑身一震,暗暗想到:“孩子虽然脑瘫,但对一些事物还是有感觉的。”后来的送教上门,罗老师都会刻意收集很多关于车的视频和图片。在讲解过程中,小朱竟然表现出专注的神情,安静地听着。小朱爸爸无比激动地说:“这真是一个奇迹,罗老师比我这个做父亲的更细心!”罗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曲水人,出生在一个被当地人叫“罗字城”的地方。“罗字城”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是典型的贫困村,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很多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罗老师从小在这里长大,吃够了生活贫困的苦,更懂得,教育就是这些留守儿童唯一的希望。去年村里一名学生,因为和家长闹矛盾就说不想读书了,要外出打工。罗老师了解此事后,立即前去了解情况。上下两层的红砖小楼,推开房门,却让人心酸:屋内空空荡荡,到处挂满蜘蛛网,地上杂乱地散落着几个矿泉水瓶,一张床摆在屋中间,孩子就在床上蜷缩着,用被子死死捂着头。罗老师坐到床边试着和孩子攀谈,可无论怎么说,这孩子就是一言不发。一次、两次、三次……经过五次登门,孩子才对他说出不愿读书的原因,父母外出打工,就他一个人独自生活,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摸准了孩子心思后,他一面与家长电话沟通,提醒他们要多给孩子关心;一面对孩子承诺:“今后和老师一起生活,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老师就是你的家人。”罗老师谈起“罗字城”里自己教过的学生,总是神采飞扬、侃侃而谈:“谭祥现在是跨国公司经理,王芳做了教师,罗本才已经是解放军军官……”“那里太偏远,太穷了。不读书就只能世世代代做守在井底的青蛙。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让教育改变这穷山沟里的孩子们的命运。”他和无数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一道,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山区的学生尽心竭力,奉献一生。
特 别 提 醒
梁平万事通及旗下公众号首页
输入 袁驿 学校 各查汇总
业务编辑 杨宇 一审 小客玛 二审 傅祖洪
梁平学子身边的好老师——曲水罗元老师他从贫困村走出深知,教育是留守儿童唯一的希望便和无数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一道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山区的学生尽心竭力,奉献一生
来源:梁平教育
原标题:【我身边的教育故事】杏坛红烛——罗元老师二三事
罗元,中共党员,原曲水初中教师,任教数学和美术。虽然名不见经传,故事平凡无奇,但我们同事多年,于我却受益匪浅。在校期间,每天早上七点,黑瘦而留着板寸头的他,胸前佩戴着党徽,手拿教材准时出现在操场。
01讲台上的椅子
课前五分钟,罗元老师准时到达任教班级教室。走上讲台前,将一把椅子从讲桌旁搬到讲台上,坐姿笔挺地等待上课铃声响起。15年来,从未改变。说起这把椅子,就不得不说起罗元老师严重的糖尿病和肝病。15年前,医生叮嘱他,糖尿病人要多运动。罗元老师心想:对,得多运动。接下来医生又补充一句:“肝病则要静养。”“啊?”医生的话,让罗元老师瞬间崩溃。“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就此离开讲台,也不能将数学和美术两门课交给别人。”罗元老师怎么可能在病魔面前认输呢?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万全之策。两种疾病同时折磨着罗老师。上课时,稍微站久了他就会头晕眼花、胸闷气短、站立不稳。他想:要是有一把椅子坐一坐就好了。“对啊!我何不就搬一把椅子放在讲台旁?累了可以坐一坐,学生自习时,我还可以坐在椅子上批改作业、辅导疑难问题。”哈哈哈!罗元在心里大笑三声,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把椅子陪伴了他十余年。椅子俨然成了他的“第二教具”!正是有了这特殊教具的帮忙,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加顺手。每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他所带班级的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同事们都尊称他为“罗大师”。一些青年教师都爱问:“罗大师,您教书这么厉害,有什么绝招就教一教我们嘛。”“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的思维想问题,以学生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想教不好都难哟!”他微笑着说。
02慢与快
罗元老师的病情不允许他像其他老师那样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他做事的确慢,吃饭慢、走路慢、说话慢、批改作业也慢。在走廊上遇到“走路带风”的调皮蛋,他更是将如柴的身躯紧贴着墙壁一动不动。这种“异常”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好奇与议论。有同学说:“罗老师做事慢吞吞的,像只乌龟。”有同学反对:“不,应该说像只蜗牛。”但罗老师也有快的时候,只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而已。2023年10月,罗老师带领5名学生参加梁平区校园现场书画比赛。他们一大早从曲水出发,经过换乘,一路颠簸,到城里已经是午后了。他们就近找了家小饭馆解决午饭问题,然后又马不停蹄背着笨重的画具寻找宾馆。孩子们纷纷表示:“罗老师,就近找个宾馆就行了,何必这样麻烦?”“娃娃们,你们住的宾馆不能随便找。必须要干净、安全和正规。”罗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绝不能让你们有半点闪失。”把这群“小调皮”安顿下来后,便在宾馆房间支起画架,他学着动画片《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的腔调大喊一声:“孩儿们,操练起来!”罗老师的风趣幽默惹得孩子们捧腹大笑。“都振作起来。这是你们乡下娃娃的出彩机会,一定要珍惜,马虎不得啊!”罗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着。那神态一点不像个老师,倒更像是孩子们的父亲。第二天,现场书画比赛在柚香广场举行。选手入场时,一个孩子急匆匆跑到罗元老师面前说:“罗老师,我的画笔落在宾馆里了。”“你安心准备,我马上回去拿。”罗老师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转身就走。他在场外招了一辆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二十多分钟后,学生拿到画笔时,看到罗老师的双眼被冷风吹得猩红,深深向罗老师鞠了一躬。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找罗老师,却发现罗老师不见了,急得这群孩子团团转。最后,他们在一棵柚树下找到了罗老师,只见他坐在一条凳上,身子后仰靠着树干,紧抿双唇,脸色比平时更黑更累。孩子们围着罗老师,告诉他大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罗老师疲惫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不错不错,我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罗老师激动得竖起大拇指。
03师与徒
李燕老师刚来学校的时候就听说学校里有个了不得的“罗大师”。听了罗老师传奇故事的她,决定拜罗老师为师,结成青蓝对子。初登讲台,李燕老师对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是迷茫的。函数图形的偏转问题是数学中的难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李燕总是力不从心。无论自己在讲台上如何神采飞扬,学生却一脸似懂非懂。强烈的挫败感一度让她灰心极了。罗老师让她先冷静下来,从学生角度出发找症结。他俩一起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确定一名组长,由组长指导组员一边画图推导,一边互评互讲。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发现学生知识盲点,进行重点突破。用上这样的办法,学生的思维顺畅了,数形结合的理念随之在脑海里稳固建立起来。“虽说教无定法,但在如何把知识点给学生讲明白这个问题上,我始终记得罗老师说的,要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入职三年,李燕老师已褪去青涩与稚嫩,多了几分自信与坚定。她参加梁平区级赛课获得一等奖后,感触颇深:“我的进步有自己的摸爬滚打,更离不开罗元师傅的无私奉献与心口相传。”和多少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和年轻人一起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生、对教案反复讨论修改,师徒互换位置,上课听课……罗老师已经记不清了,看着年轻人不断成长,有老师问他的感受,“倍感欣慰吧!”罗元老师很坦诚地说,“愿我们曲水多出名师,这样曲水的娃娃们就会更有出息。”
04送教劝学两不误2015年,为保证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梁平区教委决定对那些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工作。罗元老师主动选择了聚宝村的小朱同学作为送教对象。他了解到该学生患有脑瘫,生活不能自理,13岁了还穿着开裆裤,更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虽说罗老师早就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但是送教上门后才知道此事的艰难——小朱同学对罗老师精心准备的故事和视频,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不仅如此,小朱同学还因为行动不便,经常会将粪便、尿液弄得到处都是。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罗老师都会将孩子的脏衣服换掉并清洗干净。附近的村民问:“像这样的傻娃儿,您费那么多心干什么?”“脱贫攻坚是党的事,马虎不得啊!”罗老师这样说。在一次播放视频时,小朱同学突然指着视频中的一辆汽车咿咿呀呀叫起来。孩子的这一细小举动,让罗老师浑身一震,暗暗想到:“孩子虽然脑瘫,但对一些事物还是有感觉的。”后来的送教上门,罗老师都会刻意收集很多关于车的视频和图片。在讲解过程中,小朱竟然表现出专注的神情,安静地听着。小朱爸爸无比激动地说:“这真是一个奇迹,罗老师比我这个做父亲的更细心!”罗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曲水人,出生在一个被当地人叫“罗字城”的地方。“罗字城”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是典型的贫困村,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很多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罗老师从小在这里长大,吃够了生活贫困的苦,更懂得,教育就是这些留守儿童唯一的希望。去年村里一名学生,因为和家长闹矛盾就说不想读书了,要外出打工。罗老师了解此事后,立即前去了解情况。上下两层的红砖小楼,推开房门,却让人心酸:屋内空空荡荡,到处挂满蜘蛛网,地上杂乱地散落着几个矿泉水瓶,一张床摆在屋中间,孩子就在床上蜷缩着,用被子死死捂着头。罗老师坐到床边试着和孩子攀谈,可无论怎么说,这孩子就是一言不发。一次、两次、三次……经过五次登门,孩子才对他说出不愿读书的原因,父母外出打工,就他一个人独自生活,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摸准了孩子心思后,他一面与家长电话沟通,提醒他们要多给孩子关心;一面对孩子承诺:“今后和老师一起生活,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老师就是你的家人。”罗老师谈起“罗字城”里自己教过的学生,总是神采飞扬、侃侃而谈:“谭祥现在是跨国公司经理,王芳做了教师,罗本才已经是解放军军官……”“那里太偏远,太穷了。不读书就只能世世代代做守在井底的青蛙。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让教育改变这穷山沟里的孩子们的命运。”他和无数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一道,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山区的学生尽心竭力,奉献一生。
特 别 提 醒
梁平万事通及旗下公众号首页
输入 袁驿 学校 各查汇总
业务编辑 杨宇 一审 小客玛 二审 傅祖洪
梁平学子身边的好老师——曲水罗元老师他从贫困村走出深知,教育是留守儿童唯一的希望便和无数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一道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山区的学生尽心竭力,奉献一生
罗元,中共党员,原曲水初中教师,任教数学和美术。虽然名不见经传,故事平凡无奇,但我们同事多年,于我却受益匪浅。在校期间,每天早上七点,黑瘦而留着板寸头的他,胸前佩戴着党徽,手拿教材准时出现在操场。来源:梁平教育
原标题:【我身边的教育故事】杏坛红烛——罗元老师二三事
01讲台上的椅子
课前五分钟,罗元老师准时到达任教班级教室。走上讲台前,将一把椅子从讲桌旁搬到讲台上,坐姿笔挺地等待上课铃声响起。15年来,从未改变。说起这把椅子,就不得不说起罗元老师严重的糖尿病和肝病。15年前,医生叮嘱他,糖尿病人要多运动。罗元老师心想:对,得多运动。接下来医生又补充一句:“肝病则要静养。”“啊?”医生的话,让罗元老师瞬间崩溃。“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就此离开讲台,也不能将数学和美术两门课交给别人。”罗元老师怎么可能在病魔面前认输呢?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万全之策。两种疾病同时折磨着罗老师。上课时,稍微站久了他就会头晕眼花、胸闷气短、站立不稳。他想:要是有一把椅子坐一坐就好了。“对啊!我何不就搬一把椅子放在讲台旁?累了可以坐一坐,学生自习时,我还可以坐在椅子上批改作业、辅导疑难问题。”哈哈哈!罗元在心里大笑三声,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把椅子陪伴了他十余年。椅子俨然成了他的“第二教具”!正是有了这特殊教具的帮忙,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加顺手。每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他所带班级的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同事们都尊称他为“罗大师”。一些青年教师都爱问:“罗大师,您教书这么厉害,有什么绝招就教一教我们嘛。”“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的思维想问题,以学生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想教不好都难哟!”他微笑着说。
02慢与快
罗元老师的病情不允许他像其他老师那样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他做事的确慢,吃饭慢、走路慢、说话慢、批改作业也慢。在走廊上遇到“走路带风”的调皮蛋,他更是将如柴的身躯紧贴着墙壁一动不动。这种“异常”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好奇与议论。有同学说:“罗老师做事慢吞吞的,像只乌龟。”有同学反对:“不,应该说像只蜗牛。”但罗老师也有快的时候,只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而已。2023年10月,罗老师带领5名学生参加梁平区校园现场书画比赛。他们一大早从曲水出发,经过换乘,一路颠簸,到城里已经是午后了。他们就近找了家小饭馆解决午饭问题,然后又马不停蹄背着笨重的画具寻找宾馆。孩子们纷纷表示:“罗老师,就近找个宾馆就行了,何必这样麻烦?”“娃娃们,你们住的宾馆不能随便找。必须要干净、安全和正规。”罗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绝不能让你们有半点闪失。”把这群“小调皮”安顿下来后,便在宾馆房间支起画架,他学着动画片《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的腔调大喊一声:“孩儿们,操练起来!”罗老师的风趣幽默惹得孩子们捧腹大笑。“都振作起来。这是你们乡下娃娃的出彩机会,一定要珍惜,马虎不得啊!”罗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着。那神态一点不像个老师,倒更像是孩子们的父亲。第二天,现场书画比赛在柚香广场举行。选手入场时,一个孩子急匆匆跑到罗元老师面前说:“罗老师,我的画笔落在宾馆里了。”“你安心准备,我马上回去拿。”罗老师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转身就走。他在场外招了一辆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二十多分钟后,学生拿到画笔时,看到罗老师的双眼被冷风吹得猩红,深深向罗老师鞠了一躬。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找罗老师,却发现罗老师不见了,急得这群孩子团团转。最后,他们在一棵柚树下找到了罗老师,只见他坐在一条凳上,身子后仰靠着树干,紧抿双唇,脸色比平时更黑更累。孩子们围着罗老师,告诉他大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罗老师疲惫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不错不错,我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罗老师激动得竖起大拇指。
03师与徒
李燕老师刚来学校的时候就听说学校里有个了不得的“罗大师”。听了罗老师传奇故事的她,决定拜罗老师为师,结成青蓝对子。初登讲台,李燕老师对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是迷茫的。函数图形的偏转问题是数学中的难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李燕总是力不从心。无论自己在讲台上如何神采飞扬,学生却一脸似懂非懂。强烈的挫败感一度让她灰心极了。罗老师让她先冷静下来,从学生角度出发找症结。他俩一起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确定一名组长,由组长指导组员一边画图推导,一边互评互讲。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发现学生知识盲点,进行重点突破。用上这样的办法,学生的思维顺畅了,数形结合的理念随之在脑海里稳固建立起来。“虽说教无定法,但在如何把知识点给学生讲明白这个问题上,我始终记得罗老师说的,要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入职三年,李燕老师已褪去青涩与稚嫩,多了几分自信与坚定。她参加梁平区级赛课获得一等奖后,感触颇深:“我的进步有自己的摸爬滚打,更离不开罗元师傅的无私奉献与心口相传。”和多少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和年轻人一起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生、对教案反复讨论修改,师徒互换位置,上课听课……罗老师已经记不清了,看着年轻人不断成长,有老师问他的感受,“倍感欣慰吧!”罗元老师很坦诚地说,“愿我们曲水多出名师,这样曲水的娃娃们就会更有出息。”
04送教劝学两不误2015年,为保证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梁平区教委决定对那些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工作。罗元老师主动选择了聚宝村的小朱同学作为送教对象。他了解到该学生患有脑瘫,生活不能自理,13岁了还穿着开裆裤,更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虽说罗老师早就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但是送教上门后才知道此事的艰难——小朱同学对罗老师精心准备的故事和视频,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不仅如此,小朱同学还因为行动不便,经常会将粪便、尿液弄得到处都是。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罗老师都会将孩子的脏衣服换掉并清洗干净。附近的村民问:“像这样的傻娃儿,您费那么多心干什么?”“脱贫攻坚是党的事,马虎不得啊!”罗老师这样说。在一次播放视频时,小朱同学突然指着视频中的一辆汽车咿咿呀呀叫起来。孩子的这一细小举动,让罗老师浑身一震,暗暗想到:“孩子虽然脑瘫,但对一些事物还是有感觉的。”后来的送教上门,罗老师都会刻意收集很多关于车的视频和图片。在讲解过程中,小朱竟然表现出专注的神情,安静地听着。小朱爸爸无比激动地说:“这真是一个奇迹,罗老师比我这个做父亲的更细心!”罗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曲水人,出生在一个被当地人叫“罗字城”的地方。“罗字城”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是典型的贫困村,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很多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罗老师从小在这里长大,吃够了生活贫困的苦,更懂得,教育就是这些留守儿童唯一的希望。去年村里一名学生,因为和家长闹矛盾就说不想读书了,要外出打工。罗老师了解此事后,立即前去了解情况。上下两层的红砖小楼,推开房门,却让人心酸:屋内空空荡荡,到处挂满蜘蛛网,地上杂乱地散落着几个矿泉水瓶,一张床摆在屋中间,孩子就在床上蜷缩着,用被子死死捂着头。罗老师坐到床边试着和孩子攀谈,可无论怎么说,这孩子就是一言不发。一次、两次、三次……经过五次登门,孩子才对他说出不愿读书的原因,父母外出打工,就他一个人独自生活,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摸准了孩子心思后,他一面与家长电话沟通,提醒他们要多给孩子关心;一面对孩子承诺:“今后和老师一起生活,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老师就是你的家人。”罗老师谈起“罗字城”里自己教过的学生,总是神采飞扬、侃侃而谈:“谭祥现在是跨国公司经理,王芳做了教师,罗本才已经是解放军军官……”“那里太偏远,太穷了。不读书就只能世世代代做守在井底的青蛙。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让教育改变这穷山沟里的孩子们的命运。”他和无数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一道,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山区的学生尽心竭力,奉献一生。
特 别 提 醒
梁平万事通及旗下公众号首页
输入 袁驿 学校 各查汇总
业务编辑 杨宇 一审 小客玛 二审 傅祖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