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成股东了,丘栋荣还要走?

bo姐 小波思基
2024-09-06

丘栋荣也要走了?


前段时间,丘栋荣离职的传闻闹的沸沸扬扬。

当时很多朋友都没有当回事,更多是抱着吃瓜的态度看热闹。

毕竟丘栋荣不是普通的基金经理,他手里有着9.73%的股权。

但,万万没想动啊啊啊。。。

每经和界面都有报道,丘栋荣可能真的要走了。

Bo姐也获得了一些消息,产品要增聘两位基金经理。

一个是中庚价值品质增聘的吴承根,12年证券从业经历。2019年加入中庚基金,目前担任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

另一位是中庚价值领航增聘的刘晟,近9年证券从业经验,2018年加入中庚基金,目前担任投资部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

老丘作为中庚基金的当家基金经理,管理近200亿,撑起了中庚的大半边天。如果最后真走了,真的是地震级了。。。

回旋镖落到基民头上


范妍离职,主要是因与管理层理念不同,最后她也没有奔私,而是去了富国,说明在薪酬之外,还是有更多追求的,很多基民朋友都是觉得蛮欣慰的。

但人各有志,不可能要求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都去为爱发电。

Bo姐在前段时间的文章中提到,规模超过50亿的基金经理,大概有三类基金经理可能受降薪影响比较大。

其中谈到的第三类,就是持仓比较分散,配置比较均衡,这几年表现出色的基金经理。

他们的特点是不喜抱团,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捕捉超额收益,典型的像鲍无可、丘栋荣、姜诚等。

Bo姐认为这第三类基金经理是最意难平的。

因为,他们的名气和规模并不是靠短期赌赛道赢来的,更多是靠一点点的积累慢慢成长起来。

前两年明星基金经理们赌赛道,规模扩张,收下千万年薪的时候,他们是比较寂寞的。

那种情况下,坚守本心并不容易。

现在好了,基金获得了回报,他们的名气和管理规模也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结果一盆冷水下来。

之前测算过,管理规模50亿的话,大概一年能分到两三百万。

按照200亿左右的管理规模计算,以前的话,一年收入大几百万,近千万应该是有的。

但现在,公募基金经理的薪资,从最早传闻的5000万封顶,到1500万,再到300万,甚至还有消息说,上报120万的。。。

这对于一些业绩好,最近两年跑出来的基金经理来说,确实有点闹心。

虽然丘栋荣除了薪酬以外,还有9.73%的股权,但这几年基金公司的利润也在下滑,股权带来的收入能弥补多少预期差,也挺难讲(事后诸葛了~)。

之前很多朋友看到限薪,都叫好。

但细想下,如果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都离开了,也是损失。

基金走向平台化


按现在的趋势,以后明星基金经理会越来越少,基金公司,特别是大公司,应该会更加注意平台化的搭建。

短期阵痛,长期来说还是好的。一家基金公司,一个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占到一半,本来就有点畸形。

业绩波动、滑铁卢是风险;

公奔私、公奔公是风险;

还有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问题。。。

现在有的大基金公司是“分盘管理”模式,有的是一只基金,双基金经理,甚至四基金经理。

去明星化可能是一条必经之路,这种多基金经理制度,也能规避一些个人英雄主义。

对于基金业绩也是有好处的。

行业均衡,在多行业里挖掘出优秀个股,听起来美好,做起来不容易,毕竟单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是有限的。

多基金经理的模式,让单个基金的投资范围,不再局限于个人的能力圈。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


又一批管理费0.15%的基金,真的便宜了~

年薪120万,留不住好的基金经理

170亿顶流,去了这里。。。

因为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了。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波思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