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5年后,我终于想通了
大家好,我是云宇。
又一年高考季结束了,回想我的高考经历,居然已经是十五年前,也太暴露年龄了。
之前说过,我中考运气爆棚,考的分数足以上本市排名前三的高中。
而高考失利,则成了我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上高二时,我曾偷偷定了个小目标——考上复旦大学新闻系。最终,我确实读了新闻系,却是一个三本大学的新闻系。
三本大学的学习氛围基本为0,大部分人只想混个文凭,图书馆的人气只有在考四六级前几天才比较高。
课堂上,逃课和睡觉的学生对半开,就算每天在寝室看剧打游戏也没人管。
但当时的我并没意识到问题,都说高考完到了大学就轻松了,我心想,可能这就是正常的大学生活吧。于是拿着家人辛苦赚的钱付高额学费,在学校心安理得地躺平。
真正意识到问题,其实是在工作后。
毕业后,我遇到了很多人。有名校毕业,也有和我一样在三流大学混个文凭。
他们之间的差距,其实不在于专业知识深浅,更多的是综合素养的高低。
最明显的是学习能力。因为在大学期间一直保持学习,他们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明显更强;
其次是执行/主导项目的能力,这其中包含策划、沟通、协调、组织等多重能力。这类人一般在大学时就参加各种比赛,对项目的把控比一般应届大学生更强;
此外,还包括对某一事物的判断力。见过更大世界的人,会对事物有更多包容性,他们能根据社会趋势判断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而非“周围即世界”。
可以说,大学好坏决定了我们人生的第二起点高低。我们拼尽全力走到的终点,可能只是一些人的起点。
但起点低并不等于永远落后,如果能及早意识到这个问题,一切都还来得及。
今天,大部分高三生的高考已经结束。但尘埃并未落定,不管考得如何,接下来的三个月,是能否与同龄人拉开差距的关键。
这三个月里,记得做下面几件事:
1、好好玩一把。
经历了艰苦的高考,必须好好放松一把。和朋友来一场毕业旅行,亦或是在家把想玩的游戏玩个遍,都随你;
2、提前了解大学情况。
填完志愿以后,其实能上哪个学校基本就可以确定了。从学校官网、公众号等途径先提前了解学校和专业,包括教学特色、学校优势、住宿和食堂条件等,这样在入学时就不会一头雾水了。
3、提前规划大学四年。
想度过怎样的大学生活?想在四年里完成哪些挑战(如竞赛、社团、奖学金等)?四年后又有怎样的计划(考研、考公还是工作)?
这些问题,在入学前就可以好好规划。有机会的话,提前和学校老师或师哥师姐聊聊。
做好规划,会让大学四年过得更有目标更充实。
4、保持阅读和学习的习惯。
很多人高考后会产生厌学情绪,以致于完全放弃学习,到了大学连英语四级都考不出。
但学习是终身的,即便是无人监督的暑假,也可以给自己定一些学习任务。
比如三个月里看几本书、学习一项技能(PPT、python等),或是每天听一篇英语听力等。
最后我想说,高考真的很重要,它是普通人实现理想最直接、简单的一条路;但高考也没那么重要,因为即便起点没那么高,未来走的每一步,也能改变人生的方向。
最后,高考完的你,想好去哪里玩了吗?
以上。
往期精彩内容:
《不良执念清除师》:换个角度聊死亡,我好像开始释然了
知乎这个问题,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浪费时间的10种行为,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做
作者介绍:
云宇,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