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家200年的钱都能取出来,你的存几年就取不出,要脸不?

孤灯书生 幺傻讲故事 2021-03-14


 

61年前的1959年,河北省吴桥县莫家场村的一位妇女,在银行存了41.6元。

 

61年后的2020年,这位妇女早就去世了,他的孙女拿着这张存款单去银行取款,可就是取不出钱,急得当场就哭了。

 

41.6元,在1959年不是一笔小钱。

 

《金陵晚报》报道:19599月,家住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前村社区的袁荆石,进入无锡市国营电石厂当学徒工,拿到了第一月的工资14元。

 

查资料得知,1959年,全中国有职工5275万人,年平均工资512元,平均月工资42.6元。

 

存款单上的这41.6元,相当于当时一名职工一月的收入。

 

 

你的钱放在银行里,却取不出来,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早几天,山西省阳曲县一名90岁的老奶奶去银行取自己所存的3万元,银行不给。

 


20182月,山东省商河县的李长英在打扫房间时,找到了一张旧存折,存折里的余额是450.44元。时间为1997324日。

 

他拿着这张存折去取钱,可是一直没有取出钱。

 

1997年,我已经参加工作了,当时一月工资480元。

 

450.44元,在当时也相当于普通职工一个月的收入。

 


如果存款人去世了,那更加难以取出。

 

这样的新闻太多了。

 

江苏新闻网报道,2009年,江苏省句容县的一名老年男子驾驶摩托车,车祸身亡。

 

儿子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两张共计15000元的存款。

 

他拿着存款单去银行取款,却被告知:不能取。

 

男子一气之下,把这家银行告上法庭。

 

后来,法院判处银行败诉,应该支付男子15000元的存款。

 

你的父亲欠了银行的钱,父债子还,银行把它的钱一定要追回来。

 

而你的父亲在银行有存款,你想要取出来,千难万难。

 

银行就是这么不要脸!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老太太在家中找到一张100美元的瑞士银行存款单,这存款单已经有了200年。

 

老太太就找到瑞士银行要求兑付。

 

瑞士银行在总行找到了这笔钱的底账,就给了老太太50万美元,还奖励了她100万美元。

 

瑞士银行的行长还说:“只要地球在,瑞士银行就在。”

 

有人把这叫做契约精神,说西方人讲究契约精神。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但是,讲契约精神的,绝不仅仅是西方人,我们的东方人老祖宗也讲契约精神。

 

 

在中国,银行的前身叫票号,最早的票号叫日升昌,位于山西省平遥市。

 

明清两代,晋商富甲天下。

 

《聂荣臻回忆录》中记载,红军东渡黄河,来到山西,看到陕西财主家的大院,都惊呆了。

 

继续说日升昌。

 

光绪年间,日升昌票号里走进了一个衣衫蓝楼的老太婆,老太婆抖抖索索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汇票,也就是存款单。

 

票号里的人一看到这张汇票,全都惊呆了,上面是12000两白银。

 

这张汇票是日升昌张家口分号所写的,时间是几十年前的同治七年。

 

古代的张家口很富裕,天下做皮毛生意的,都汇聚于此。

 

 

那时候,日升昌的大掌柜的叫张兴邦。

 

张兴邦立即查找底账,结果还真的找到了这笔账,12000两白银在张家口票号存入,一直没有支取。

 

老太太说,她的丈夫几十年前在张家口做生意,把12000两白银的本钱,全部存在了日升昌,准备回家过年,没想到半路上暴病身亡。她最近翻找家中的旧物堆,找到了这么一张汇票,就试着拿来,看看能不能取出来。

 

张兴邦说:当然能够取出来。

 

他连本带息,给了老太太一大笔钱。

 

这个真实的故事载入了《平遥县志》。

 

 

再说一个故事。

 

明清两朝,苏州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杂货店,叫做孙春阳南货铺。

 

孙春阳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名书生,可是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开了一家南货铺,专心做生意。

 

生意做得很大,开了好多分店。

 

明朝灭亡了,清朝建立了,它还开着,足足开了240年。

 

有一天,店里走进了一个人,拿着一张发黄的纸片,上面写着物件若干,要求提取。

 

店老板一看,上面的日期是居然50年前的。

 

50年来,这家人都没有提取货物,而现在却来提取了。

 

现在已经是清朝,而纸片上的年代,还是明朝的。

 

 

孙春阳南货铺是这样经营的。

 

类似于今天的超市。

 

顾客走进店铺里,挑选好自己所要的商品,然后在柜台缴纳现金,柜台给一张提货单。

 

拿着这个提货单,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分店,提取商品。

 

可是,这个顾客交了钱,拿了提货单,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提货。

 

一直到50年后,才有人拿着提货单前来拿货。

 

前来取货的人,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毕竟年代久远,都改朝换代了。

 

然而,老板辨别真假后,立即吩咐伙计:按票取货,送货上门。

 

这个真实的故事,载入了《茶烟歇》一书中。

 

 

很多中国的银行,缺少的正是我们老祖宗这种契约精神。

 

因为有契约精神,晋商能够兴盛五百年,甚至把生意做到了海外。

 

梁启超曾经评价晋商:无一人投机,无一人欺诈。

 

因为有契约精神,苏州一个落魄书生和他的后代,能够经营店铺240年。

 

这家店铺跨越明清两朝,最后毁于太平军之手。

 

而中国的银行,近几年倒闭的层出不穷。

 

为什么会倒闭?

 

不就是因为没有契约精神吗?

 

储户只会被骗一次,没有人第二次又给骗子送钱。

 

 

中国的银行,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你办了一张银行卡,发现你的钱被盗刷,银行认为那是你的事,和它没有关系。

 

但是,在美国,你的钱被盗刷,银行会立即马上全额赔偿给你,然后银行去报案追查。

 

我把钱交给你保管,别人盗刷了,责任肯定在你身上,你管理不善啊,和我有屁关系。

 

中国的银行,不但要向老祖宗学习,还要向国外银行学习。

 

别总摆出一副老大的嘴脸。

 

我把钱交给你,你替我管理,你不就是我的管家吗?

 

充什么老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