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戏剧日历 | 现代剧作大家郭沫若逝世44周年纪念日

戏剧东城 2022-08-15

郭沫若

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


今天是6月12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郭沫若逝世44周年纪念日。现在就让小东陪大家一起走进这一剧作大家的人生吧。


郭沫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他出生于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一个地主兼营商业的家庭。


1897年,郭沫若在家塾“绥山山馆”读书,师从沈焕章,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等传统经典的同时,接触了一些新学知识,这对他的艺术观的形成、诗歌创作,文化理念的形成都产生了影响。


郭沫若中学后受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启迪,开始积极反对腐朽的封建制度。


郭沫若儿时


1911年清帝退位后,回乡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后。他于一九一三年东渡日本留学,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一一用他的文学语言来说,是为了“去造新的光明和新的热力”。1914年秋,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


1918年,参加留日学生罢课,抵制签订“二十一条”;夏,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留学期间,开始接触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夏,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并创作小说《牧羊哀话》;同年,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等,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引起中国诗坛关注。


郭沫若


1921年,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对发展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起了重大作用。


也在此时,郭沫若进入了他戏剧创作的早期阶段,发表《黎明》(1919)《棠棣之花》《湘累》(1920)《女神之再生》(1921)《广寒宫》《孤竹君之二子》(1922)等神话剧和历史剧。此外还写了一出现实题材的即兴抒情剧《月光》(1922)。诗人郭沫若写的这些剧本,在结构形态上还没有完全从诗的格局中蜕变出来,代表着从诗向剧的过渡阶段。


《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合称《女神》三部曲,表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这里有对罪恶战争和独裁者的诅咒,对“自由之花,开遍中华”的热望;有面对黑暗现实发出的“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的热烈呼唤;有对争帝位者的鞭挞。


《广寒宫》《孤竹君之二子》反映了郭沫若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找不到实现理想的现实道路,因而在月宫仙境寄托美好的理想,借伯夷、叔齐来抒发与私有制社会决绝而追求自由的决心。


《女神》三部曲


1922年3月15日,郭沫若主持创办的《创造季刊》问世;同年,译著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完成。1923年春,他自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同年,完成历史剧《卓文君》与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


1924年春,郭沫若赴日本,在福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屠格涅夫长篇小说《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系统了解,从此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年完成了历史剧《王昭君》


1925年,郭沫若创作完成历史剧《聂嫈》


郭沫若早期剧作都围绕着“个性”“自由”的主题。它们十分强烈地表现了时代精神,充满理想的色彩和主观表现的倾向,具有浪漫主义的鲜明特征。而这些历史剧又有其特定的形态,因而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熒》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是郭沫若早期历史剧的代表作。


《三个叛逆的女性》民国版


《卓文君》取材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但是,郭沫若没有拘泥于史实,而是通过对理想人物卓文君的歌颂,完成了历史剧创作中他的第一篇“翻案文章”。它对“五四”时期反对封建礼教束缚、争取人格独立和婚姻自由的广大青年,产生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王昭君》中,郭沫若从个性主义的启蒙理性出发,把它写成了“王昭君反抗元帝的意旨白愿去下嫁匈奴”的“性格悲剧”,塑造了一个反抗正权的叛逆性格。以“人”的尊严,反对“帝王”的权威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正是“五四”启蒙主义社会思潮的集中表现。


《聂嫈》是同一题材史剧《棠棣之花》的发展,正面地表现了聂政牺牲之后聂嫈不畏强暴英勇献身的壮烈行动,歌颂了那些战斗在“五卅”运动第一线的勇士,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该剧在“五卅’高潮中写成并立即付诸演出,发挥了现实的战斗作用。


话剧《王昭君》


1926年3月,郭沫若赴广州应邀就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结识了一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7月,随国民革命军北伐,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郭沫若撰写散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行径,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影响,但因此受到通缉;8月1日,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2月,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缉捕,得内山完造帮助他离开上海,化名旅日,定居千叶县市川市,行动受警方监视。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组织文化宣传队、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劳军;11月27日,因上海失守而离开上海,到香港、广州活动。


郭沫若晚年


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历史剧《屈原》,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该剧作鲜明的主题和昂扬的激情使其成为呼唤爱国主义、抵抗日本侵略的风云之作。


2月,他完成了五幕历史剧《虎符》,该作品借“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塑造了主持公道、维护正义的反侵略志士——信陵君。同年,完成了历史剧《高渐离》《孔雀胆》与译著歌德《赫曼与窦绿苔》;同年,创办群益出版社并主编学术刊物《中原》。


话剧《虎符》


1943年,郭沫若完成历史剧《南冠草》,该作品讲述明末夏完淳抗清事迹。


1944年春,他完成了论著《甲申三百年祭》,作品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


1948年,他完成了长篇自传体散文《抗战回忆录》(后改名《洪波曲》),该作品讲述作者武汉会战时期的经历;年末,赴东北解放区出席新政协会议。


1959年2月,郭沫若完成历史剧《蔡文姬》。他把自己一生的哀与乐全部赠予了蔡文姬,以磅礴的气势和浪漫的情调塑造了这一东汉才女的形象,同时也重新对曹操给予全新的解释,塑造了一位重才举贤的政治家。


话剧《蔡文姬》


1960年1月,郭沫若完成历史剧《武则天》。他肯定了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女皇帝的历史贡献,并对裴炎、上官婉儿等历史人物进行了艺术性加工。


1963年,诗集《东风集》《蜀道奇》出版。1964年,论著《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出版。


1969年,郭沫若完成论著《李白与杜甫》;同年,当选第九届中共中央委员。


话剧《武则天》


1971年,恢复因“文革”而停刊的《考古学报》《文物》《考古》3种学术刊物。


1972年,《甲骨文合集》恢复编辑工作,任主编;同年,当选第十届中共中央委员。后又出版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与诗集《沫若诗词选》。


1978年春,郭沫若抱病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当选第四届文联主席;同年,文集《沫若剧作选》出版。6月12日,郭沫若因患大叶性肺炎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郭沫若以新诗歌颂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以戏剧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人,也是拥有独特美学追求的的戏剧大家。


内容参考自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

部分剧照源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