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桐城一派|我猜猜猜!“马氏风波”尘埃落定,这起闹剧谁是始作俑者?

桐城一派 桐城一派 2023-11-23

独立思考。我的文字永远跟着良心走!

觉得文章不错,点击上面字↑,关注“桐城一派




五一小长假,吃瓜欢乐多。


从上午9点钟开始,瓜友们喜闻乐见的瓜事如期而至,官媒一则百多字的新闻以“字少事大”的标配姿势,让全网开启了“我猜猜猜”模式。


瓜众们天马行空,绞尽脑汁,甚至于胡思乱想。杭州马某,究竟是谁?


长长的题目,短短的正文,即便算上标点、记者署名,总共也就100多字,根据瓜友们多年来早已练出来的共识,这是“字少事大”的标配姿势。



马,百家姓中排名靠后,一点也不起眼,但跟杭州一联系,这马就不是一般的马了。


杭州,马某,这两个词太扎眼了,一向善于“脑洞大开”的瓜友,脑回路一闪,最多一秒,不,半秒够了,立马就想到了那个“螳螂头”。


阿里的总部在杭州,阿里是电商龙头,这个马某涉嫌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活动,不是阿里员工眼里的“风清扬”是谁?


一开始这条新闻就很诡异。马某是在上个月的25日就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官媒直到5月3日才公布,中间隔了7天,是官媒太忙,还是这条消息不够劲爆,或者是太过于劲爆,等凉透了再公布?


更诡异的是,9点01分,这条爆炸新闻出台,港股阿里巴巴9时半开市后直线下滑,9时39分大跌约9%。



如果不是马某,阿里断不会无缘无故下跌,你以为资本为王道、割韭菜不眨眼的股市闲着没事,跟你闹着玩的。


多方证据似乎证实了这条消息中的马某的身份,朋友圈里开始沸腾了,有幸灾乐祸的,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有隔岸观火的,有搬了只骨牌凳看好戏的……


但让吃瓜群众大跌眼镜的是,不到一个小时,剧本反转了。



先是已经退休的老胡,老胡神通广大,他从特殊渠道打探到内幕,率先宣布新闻中的“马某”不是马某,而是“马某某”;接着官媒也更正为“马某某”;阿里巴巴的股价也开始反弹,跌幅收窄到3%以内。


不到一个小时,老母鸡变鸭,马某变成马某某,瓜友们不干了。到底是马某,还是马某某,你跟我玩文字游戏,好玩吗?


回过头来看这个“马氏闹剧”,始作俑者无疑是官媒。官媒的从业人员,你别跟我说不知道阿里的“风清扬”,你别说不知道新闻中的杭州、马某等字眼,很可能会让公众产生联想,乃至于误导公众。


国家级的官媒,怎么连马某和马某某都分不清楚。发布这样的重大通稿,起码是文字记者、编辑(一编、二编)、审稿(一审、二审)、终审签发人一条龙吧,这么多人把关,都没看出问题来?


如果说是故意的,我找不到你们故意这么干的理由,蹭流量、博眼球,那是不入流的小媒体热衷的;如果说你们是无意弄了个“乌龙”,我更加不相信了,凭你们的专业素养和ZZ正确,打死我也不相信你们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到了晚上,这出“马氏”闹剧终告结束。这个马某某系温州人,1985年生人,与奔六的“风清扬”年龄差距不是一丁半点,是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小小的部门经理,与曾经的首富更是差了一条鸿沟。


正所谓,官媒打瞌睡,瓜友自窃喜;此马非彼马,洗洗散了吧。


高潮刚开始就剧终了,吃瓜群众或许有点不开心,但该干嘛干嘛去。马某跟马某某,纯粹是个乌龙,没有阳谋,更没有阴谋。


这个锅,最终只能让官媒来背,谁让他们这么不敬业呢。


有个网友我倒是很佩服,用他的这个段子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新闻称杭州市国安局对危害国家安全的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阿里巴巴大跌。

官方辟谣:不是马某,是马某某。

股市 : 明白了,是马某某,不是马某,然后鹅厂应声下跌。

官方辟谣:马某某不是互联网大厂的。

股市:明白,然后平安应声下跌。

官方辟谣:不是中国的。

股市:明白,然后特斯拉撑不住了……




最新“疫情推文”精选(点击阅读):


“恶意返乡”的升级版来了,不配合交出家门钥匙,就打孔锁死房门

丧尽天良!这个日挣5万的人渣,居然希望疫情别结束

一个说菜烂了,一个说全程冷链运输,那么谁在捣糨糊?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荒唐的妈妈给荒唐开门,荒唐到家了!

连花清瘟和核酸检测,一对神奇的兄弟

上海作家陈村躺枪:这个超级大乌龙给我们的启示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桐城一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