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间煮理

韩董馨 董方既白 2022-04-24

“万物有明理而不辨。”庄子的潇洒来自源于他的透彻。

 

理,明明白白就在那里,要我们自己去探寻。躲在时间的流沙里,一些“理”在心间反复翻滚,咕嘟咕嘟冒着泡泡。轻浮的最终都蒸腾了,留下的沉淀为“耐人寻味”。也许,无论是学习、知识、为师、写作……它们都有自己的“肌理”。对肌理的探寻,是一段愉快的旅程。

 

学习——把过程揉碎了看

 

听一个老师讲“儿童学习研究新进展”,谈到一些教学原则——均来源于经典的认知结构模型。听着听着发现,无论是“新进展”的理论提供者乔纳森或是梅耶,都绕不开皮亚杰、布鲁纳、班杜拉……了解儿童的学习,首先要了解信息在大脑中加工的全过程。

 

老师想要更好地创设情境、提供样例、设问质疑、即时反馈、检查验证、个别指导……都要源于对“知识到底如何建构”和“信息到底如何加工”的理解。

 

这些过程,我们真的了解吗?还是举着“经验主义”的大旗在明日复明日呢?

 

老师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了“学习”这件事:

“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该事件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

 

知识——走出庸俗化怪圈

 

我们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的认知、情感、能力到底有没有得到真正的拓展?

 

太多时候,一些“陈词滥调”被穿上过度情绪化的外衣,以一种“新知”的面目在占领

我们的思想,稍不警醒,我们就会为自己的“一饮而尽”而叫好,殊不知干下的只是一碗新型鸡汤。

 

诗人米沃什曾经这样评价“伪知识”——它让人想起在深渊上架设吊桥的方法,沿着吊桥可以不断往前走,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现实还在万丈深渊是事实。

 

如果时间对知识有界定,我想会是:知识是超越了自身使用者的,它不因说的人是谁而改变性质,所以知识从来不偏狭,它有足够的能力接受质疑,也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建设。

 

为师——不停做两件事:储备和更新

 

早上读徐莉老师写的一段话,提到她如何为新教师做未来四十年职业生涯导览——来自斯莱文《教育心理学》框架: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认知、语言与读写能力/社会、道德和情绪发展

·如何理解学生:多元化/特殊学习者

·教师怎么教:分组、教学与技术/学习环境/评估学生学习/标准化测试与问责

·学生怎么学: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

·教与学如何相互作用:有效教学/建构主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这个框架后面,徐老师写下一段话:“我预言他们中的大多数,终其一生,与工作相关的疑惑、煎熬、痛苦、沮丧、喜悦、快乐、幸福等等种种,都被这个框架囊括了。”

 

硬核教师,也许就是对这些问题答案不断储备与更新的教师。

 

写作——不敢妄言

 

写作没有“肌理”,但当我们谈到教育者的写作,似乎还是有一定“章法”。

教师的写作离不开“捉题”和“内容”。

 

“捉题”即捕捉主题,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写故事。严歌苓的方法或许可以借鉴。她说,大部分时候我喜欢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将旁人未曾留意的小故事和小细节牢牢捕捉,深深储存在心底,等待着时间将其慢慢发酵……我有着敏感的内心和同情的耳朵,所以很容易对人家的苦难、人家的痛产生共鸣,这大概就是我能写出那么多故事的原因。

 

关于“内容”,张宗子先生说过,叙述艺术的核心是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同样在花园,从不同门进去,只因经行路线不同,虽然看到同样花草亭池,但感觉是不同的,对花园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大主题可短,要言不烦;小观点可稍长,从细节里挖出意义。前者是写意,后者是工笔。

 

而至于内容的载体——结构,那是用沙盘成的一条绳子,有强烈的内在精神,无须黏合和勾连,每一粒沙子互相萦系,随时可以改变却始终不溃散。

 

好语言,好思想,好趣味,不装。大概就是好文章。

 

把在乎的“理”装进时间的容器,慢慢烹煮,我们渐渐学会关注意义、回到现象,重现具体。于是喜悦地发现:呀!那一条古时水,正向我手心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