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說文津逮》(27)

墨萱草堂 墨萱草堂 2023-02-03

《說文津逮》(27)

䄏 地反物爲䄏也。从示,芺聲。(於喬切)

今:影紐,效開三宵韻平聲。古:(1)賈海生:影紐,陰聲夭部喉音。(2)黃侃:影紐,豪部。
“地反物爲䄏”爲《左傳》文。《左傳•宣公十五年》:“地反物爲妖。”杜《註》:“群物失性。”婉清按:今本《左傳》“䄏”作“妖”,非也。“妖”从女,妍也。宋玉《神女賦》:“近之既妖,遠之有望。”李善《註》:“近看既美,復宜遠望。”此乃“妖”之本義。“妖”乃“𡝩”之俗字。本書:“𡝩,巧也,一曰女子笑皃。”巧即妍也,此“𡝩”即“妖”也。地反物則爲䄏,故䄏从示,“妖”“䄏”非一字。今本經典多作“妖”,乃“䄏”譌爲“𡝩”,又俗作“妖”之故。《漢書•五行志》:“凡草木之類謂之妖。妖猶夭胎,言尚微。蟲豸之類謂之孽。孽則牙孽矣。”此“妖”當作“䄏”,“孽”當作“蠥”。草木之類,古人見其異於常,則謂之“䄏”,蟲豸之類,古人見其異於常,則謂之“蠥”,若人異於常,則謂之“疴”,謂之“病”耳。後人以“妖”言“䄏”,以“孽”言“蠥”,皆誤。

祘 明視以筭之。从二示。《逸周書》曰:“士分民之祘。均分以祘之也。”讀若筭。

今:心紐,山合一換韻去聲。古:(1)賈海生:心紐,陽聲安部齒音。(2)黃侃:心紐,寒部。
鈕樹玉《校錄》:“《說文》凡重文者,俱在部末。此下尚有禁、禫二字。禫疑後人增,禁當在祘上。”嚴可均《校議》:“依《說文》大例,則祘篆當在部末。今祘後復有禁、禫,必舊本脫落,校者據多本補收也。”桂馥《義證》:“今祘字不居示部之末,後人亂之。”婉清按:許書反重疊部首而成文者,皆在部末,是也。未知何故亂之。祘即筭之古文。朱駿聲《通訓定聲》:“四橫六直,象觚之形,實即筭字之古文也。”徐灝《注箋》:“祘疑即古筭,蓋像筭籌縱橫排列之形。”葉德輝《讀若考》:“余謂祘即筭之本字者,蓋即籌筭也。”婉清謂筭乃古人計數之筭籌。《孫子算經》:“凡算之法,先識其位。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此謂以筭籌計數,個位數則縱列之,十位數則橫排之,百位數則縱列之,千位數則橫排之,至萬位,億位,皆以此類推。古人縱橫排列計數,乃十進制也。計數之器爲“筭”,計算之爲“算”。故“算”“筭”非一事。“筭”之古文爲“祘”,“祘”本筭籌排列之形,似“祘”,故譌爲“祘”。本象形字。

林婉清
2023年2月3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