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音乐的气泡水更好喝?这个离谱的实验结果让人震惊...
“研发的工作真的是每天喝自己调的饮料吗?”
“在实验室怎么做气泡水?用打气筒往水里打气?”
“可乐味是怎么调的呀?真的调了一千多次吗?”
……
为了满足我司内部「脑洞之大,一瓶装不下」的同事,以及所有喜爱元气森林的小伙伴对元气森林神秘研发部门的好奇心,一直在幕后做研发工作的元气森林研究院决定,在本黑板报开设「元气实验室」专栏 🎉
如果你想知道在饮料公司的实验室里上班是怎样一种体验?
想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研究院成为饮料公司的研发?
或是想了解一些有用(但用处不大)的,跟食品饮料有关的生活小tips?
只要你想看内容够新鲜、有趣、好玩,「元气实验室」将毫无保留地为你呈现~
话不多说,第一集来来来来来来了!
澳大利亚科学家:听过音乐的气泡水更好喝!
元气森林:真的吗?我不信
2019年9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新西兰林肯大学两家研究机构共同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当气泡水“听”到自己钟爱的音乐后,会将产生的愉悦感传递给饮用者,让喝到的人感受到开心、幸福的情绪。
元气实验室首席实验官曲博士,在日常研究时看到了这个论文提出的结论,第一反应是:真的吗?我不信。
于是本着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为了更好地不务正业进行行业研究,曲博士决定根据论文里提及的步骤,在元气森林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复现一次这个实验!
接下来,先解决一个大问题,上哪儿找到声音大到能震动气泡水的音箱?!
此时谁又能想到曲博士就是蹦迪爱好者呢?一天后实验室就出现了两个(如上图这么大)从北京某夜店借来的12寸低音炮……
好了,至此实验所需要的工具就准备完了,包括实验人员(曲博士)×1、12寸低音炮×2、气泡水若干(不要问为什么若干,问就是因为我们是元气森林😃)
第一步:用一杯纯水进行“彩排”测试,播放低频音波找到最合适的音量及距离,确认水面是否发生了声震现象。
低音炮发出的低频声波是指波长在1.7米以上(20-200Hz)的机械波。穿透力强、频率低、传播距离远,类似燃气灶、微波炉发出的声音,总结下就是“嗡嗡嗡”。
第二步:对白桃口味苏打气泡水进行1分钟固定低频音波的声震处理。
第三步:对神秘嘉宾小黑同学播放1分钟的电子音乐(也是低频音波)。
第四步:观察气泡结构变化。
将经过低频音波处理的气泡水与未经处理的气泡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培养皿中。
培养皿表面的微小噪点可以帮助我们诱导气泡水中的气泡析出,从而观察气泡产生的动态。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听完音乐后,气泡水中的气泡分布更规则、整齐,从原来的大小不一变成了大小基本相近,同时,气泡的位置也排列得更加均匀。
是的没错,图里的数据就是本编辑一个一个气泡数出来的,不为别的,就因为不想上班 科学严谨!
接下来进入实验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调查听过音乐的气泡水,在产生了气泡细微的变化后,对口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听过音乐的气泡水真的会更好喝吗?
「元气实验室」邀请了10位小伙伴进行测试,将听过音乐的气泡水与原装气泡水并排放置。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投票。
10名测试者全部感受到了口感的区别,其中7名更喜欢听过1分钟低频音乐的气泡水。
“入口性可能会更好一点”
“更绵密”“更顺滑”
“舒服的爆发感”“不辣嗓子”
“不会很快就饱”……
事已至此,已经由不得我们的首席实验官曲博士不相信了,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新西兰林肯大学两家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核心观点认为:声音的震荡影响了气泡的释放过程和气泡结构。气泡变得更均匀,在口中释放的位置也由偏向舌尖的部位转向喉咙,从而改变了大家饮用时的舌尖体验。
实验结果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
所以看到这儿的小伙伴,懂我意思了吧,现在买一瓶元气森林气泡水然后给它戴上耳机,如下图所示,你会回来转发的!
附上论文全文⬇️是本板翻译过的中文版!
上下滑动查看论文全文
网上看到有趣实验但家里没有实验器材?不确定那些关于食品饮料的传闻是不是谣言?没关系,就交给「元气实验室」吧!
用最专业的态度帮你整活儿,为你祛魅!
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下一期的实验内容由你决定
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哟✨
微博:@元气黑板报|B站、抖音:@有元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