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业门类齐全值得骄傲吗?

古原 古老板 2024-04-12
据报道:

“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年均增长11%。”

什么叫工业门类齐全呢,就是中国地区什么都可以生产。

这就一定是好事吗?

问题是,你什么都能生产的话,你卖给谁呢?

有人说,卖给全世界老百姓啊,你没看中国每年出口量都巨增吗?

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

确实啊,一年出口17.93万亿元,平均一下,相当于每一个中国人出口了一万多元的商品。

我们再想象一下,全世界都不生产了,而中国什么都能生产,那中国是不是出口量大增啊?是不是一年出口百万亿啊?

我告诉你,那个时候,中国地区的出口量将是零。

如果外国人不生产,他拿什么来换中国人生产的产品呢?你总不是生产大量的物品往外送吧。

一个非洲人,他在家种着粮食,粮食勉强够他家老小吃饱不饿死,他用什么来购买你中国生产的工业品呢?所有的交易,本质上是物物交易。

如果全世界除了中国,余下的人全在刨地球,刨来的东西只够自己吃,那中国的出口就将成为零啊。

你工业门类齐全管什么用呢?

你生产电视机,我生产洗衣机,咱们一交换,你有了洗衣机,我有了电视机,这样双方的财富得以增长。

中世纪欧洲的君主们一直有积蓄金银的传统,史称“重金主义”。它的代表政策是限制金银输出。外国商人在本国出售商品后,不得携带所获金银离境,必须将其全部用于采购本国商品。

那君主和贵族们要这么多金银干什么?他们流向了另一个市场。
要知道,当时世界奢侈品市场的基本格局与当今世界正好相反。亚洲产品占统治地位,欧洲只是边缘一角。

16世纪的世界,和现在正好反过来。
当时的中国,大多数欧洲奢侈品根本没有价格,也就是一钱不值。亚洲文化相对欧洲处于强势。欧洲人希望像亚洲人那样生活,而亚洲人却对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不感兴趣。
据考证,161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输出的全部货物中,94%是黄金和白银,只有6%是欧洲产品。欧亚贸易的一边倒以至于此。
欧洲当时的生产水平比较低,交易品种都是谷物、鱼肉、皮毛、木材等初级产品。这些产品价值低而体积大,可能还有保鲜问题,天然就不适合大范围、活跃地交易。
既然欧洲无法生产出亚洲人要的商品,那就没有更强的购买力来购买亚洲的商品。
亚洲人要金银,于是欧洲人天天寻思着去找金银。
终于,他们发现了美洲。
发现新大陆后第一件大事,其实不是要殖民印弟安人,而是挖金银。
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之前,全欧洲的贵金属存量大概不到4万吨白银。
发现美洲之后300年,流入欧洲的贵金属超过17万吨白银。欧洲的家底一下子翻了4倍多。
欧洲人除了大量将银子运到亚洲换奢侈品外,还开始对欧洲本土的产品质量有了更多的需求,于是催生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的供给与需求的格局,欧洲自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产品的供给中心,而亚洲人则成为了当年的欧洲,努力用各种资源去换欧洲的奢侈品。

但东亚区则又一次开始翻转,因为东亚成为世界的普通工业品供给中心,欧美则供给奢侈品和高科技产品。

真正让欧洲人富起来和现在的东亚人开始富起来的是他们供给能力的增加,现在他们成为相互的供给者和需求方。

印度有十几亿人口,但这十几亿人口中,有近一半依然是过着自给自足般的小农生活,这些人口对于那些工业企业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他没有供给能力,也就没有购买力。

如果对方不能出售任何东西,你生产了卖给谁?你和谁交换?

工业门类齐全,还是战争思维,万一有战争了,世界贸易中止了,起码我可以自力更生,我可以什么都能生产。

即使是这个时候,一样面临这个问题,中国现在出口17万亿,意味着有无数人因为为外国人生产产品,他们才有能力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产品。

如果这17万亿没有了,那意味着可能几亿人失去了供给能力,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大大降低,那你工业门类齐全也意义不大,你卖给谁呢?

可能唯一有意义的,就是可以用来生产武器。

可是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能产世界上最多的粗钢,你的战争能力就一定强吗?我看不一定。

如果光刻机全部组件中国都能生产,所有的CPU全部都自己生产,所有的电子元组件都自己生产,流水线上所有的设备全部自己生产,那,卖给谁呢?

你打败了荷兰人,让荷兰的光刻机企业倒闭,打败了美国人,让英特尔的芯片卖不掉了,打败了谷歌,让安卓系统消失了,打败了一切其他的企业,那这些地方的人的供给能力就消失了,他们就没有购买力了,他们拿什么来买你中国区企业生产的产品呢?

我们来看一下,现在谁在买中国区企业生产的东西。

现在中国区的第一大贸易对象已经成为东盟地区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东盟地区正在发展,当地民众参与到世界分工中来了,他们供给能力增强了,所以他们有能力消费更多的产品了。

他们要参与供给,必定是参与到各种更有效率的生产中来,比如服装加工,鞋类加工,很有可能未来就全在东盟了,这类的产业就将离开中国。

这样一些工业门类就不在中国了,我们应该觉得恐惧吗?没有必要。

其实这是大好事,东盟发展起来了,那里有近十亿人有强大的消费力,那中国完全可以为他们生产更多更好的东西,比如更高精尖的机电产品,更高品质的高科技产品,对方有消费能力,你才能将这些科技产业的规模进一步做大。

很多人嘲笑印度,甚至巴不得这样的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滞后,永远成为一个穷国,这样可以满足我们的自豪感。

但如果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工业化,那对中国区的民众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天大的利好啊。

意味着有十三亿人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中国企业增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全中国各种行业的头部企业会争相去印度发展,不能失去这么一个大市场。

而先发展一步的中国企业,因为市场规模扩大,收入增加,得以用企业去投资更高科技含量的技术与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利润更高,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于是就推动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对应的就是工薪阶层收入的提升力。

川普当年的竞选口号是雇美国人,买美国货,这是一种闭关锁国的思维方式,如果真的实施下去,就将置美国于死地。

当你生产供应范围集中在一个区域市场时,你的企业规模将迅速变小,企业规模越小,效率越低,生产成本也将快速上升。

生产一个产品销售全世界时和只能卖美国,他的成本结构完全不一样,他的持续降低产品成本的能力会大大削减。

现在的企业的产品成本,是建立是数十亿人的全球市场基础上的,若这个基础被打破,变成几亿人的市场规模,那伴随来的是物价的巨幅上涨。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切身感受,这几十年来,通货膨胀很严重,但很多工业品的价格其实在节节下降,这让通货膨胀的伤害显的不那么大,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全球化程度在加深,市场规模在扩大。

但具体的手段上,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政府投入参与基建、国企参与对其他国家的大规模投资,这些投入搞不好就是浪费,风险很大,完全可以由民间来做。如果由中国地区的人纳税为那些国家买单,那就完全失去了意义了。
不少人看着欧美经济不好,就自豪感爆棚,开心的很,有这个必要吗?

中国每年出口美国多少商品?2023年的数据是4577亿美元,其实是有下跌的。

所以,我们应该是希望美国人能在中国买更多的产品,而他们怎么样才能买更多产品呢,就是他们能供应更多的产品,他们才能有这个需要。
如果有一天,美国变印度,那中国人也将有巨大的损失。
看着周边国家穷,就咧开嘴来开心自豪的人,其实不明白,世界上越多人参与合作分工,对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有益的。

经济学家萨伊说:“一国与其邻国的关系,类似于国内一省与他省的关系,或乡村与城镇的关系;他省(他市)的繁荣对其有利,它必然会从这种富饶中获益。

同样地,富裕的意味着我们有机会销售更多的商品,从而我们自己会变得更富。”

无论是否跨越国界,伤害邻居就是伤害自己:“普遍的繁荣是每个人的利益所在,……一个产业部门的成功促进了所有其他产业。”

实际上,在一国之内,我们很少发现人们不满其他城市或其他产业的繁荣;大多数人知道,如果法国的农民致富了,对法国城里的工人来说是好事,反之亦然。

萨伊要表达的就是经济学里著名的萨伊定律,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没有供给,就不会有需求。

对个体是如此,一个人若不能为他人供给产品和服务,他就没有购买他人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有些人不供给,却有需求,不过是因为他占有了别人的供给能力。

对一个地区也是如此,非洲穷是因为本地没有供给能力,没人去那里投资,没有企业组织有效的供给,所以也就没有购买力了。

中国人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因为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组织工人向其他人供给了产品,企业的工人的需求能力才得以增强。
那些天天反资本的,要是有一天资本离开中国,那就是全民刨地的下场,而国家来组织生产,只会胡乱供给,明明市场要衣服,他却在生产钢铁,这叫无效供给。

萨伊定律并不复杂,说的无非是一个人先供给然后才有需求,却是破除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利器。
个人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区域内的繁荣都将有利于所有其他国家的民众。

中国改革开放,数亿人参与世界分工体系当中去,不但让无数中国人生活的更好,还让世界发达国家在各种管制下还能保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因为工业品更便宜了啊,他们得以节省开支,去旅游去HAPPY。

中国在这几十年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并非坏事,是代表着一定时间范围内全世界范围内,适应各种工业企业的地区,仅有一个中国。

早先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日本、韩国、台湾、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区,很快就中止了市场化改革,转为干预主义横行,而中国区开放的体量巨大,容得下所有的各种工业企业,这代表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果。

但中国要想更加富有,就不能困在这个工业门类齐全的概念里了,而是要接受全球化,接受世界分工。

如果希望人类不再重复一战史,二战史,那就要希望全球化更深入,任何一片区域的战争,都将让全世界经济重创甚至停摆,让这个世界每一个人的生活受损,那就是永久和平时代的来临,每一个人都承受不起战争带来的代价,战争自然不会发生。

当然,当下来说,在阻碍世界分工的,主要是美国。特别是2018年川普上台以来发动的贸易保护主义风潮。
但应对的方式,不是独立自主,不是要发展一切产业,而是与更多的国家地区进入更加深入的分工,只有更广泛的合作和分工,尽一切努力维持世界分工格局,这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