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严洁:直面人类的心灵痛苦,生命因成熟而谦卑 | 精神科的故事001

严洁 咨询师的摇篮 2023-12-03

严洁同学是东方明见“学院π”项目的第一期学员,亦曾是高校的一名计算机老师。仍记得开学典礼时,她说到自己当时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皆是因缘法”。或许,从零开始学习心理学对于她来讲就是这种因缘法。就像她的人一样,她的文字中饱含着一种力量,温暖而坚定。

——张华



01.

初识“小躁狂”:一位大叫“伏地魔”的女生

第一天去武昌医院实习,一进门就被吓到了。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小女生,右手拿着一本折子,一边抖一边大叫里面有伏地魔,就跟演戏似的激情澎湃。接着又蹦又跳,一刻也不消停。一会走正步,一会唱歌,嘴里一直念念有词说着些奇奇怪怪的话。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心里又好奇又害怕,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情不自禁想离她远一点。周围的病友对她的倾情演出都无动于衷,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医生护士们也没有丝毫的异样眼神,反而还跟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我心里暗自奇怪,这么大动静的病人为什么能这样自由的在半开放病房里活蹦乱跳。这便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位病人。听医生介绍,这是一位是“躁狂发作”的患者,目前还在读大学。后来,我远远地、小心翼翼地观察了她一天,发现她果然只是自嗨,并不会打人,没有太大的危险性。于是心里的恐惧就减少了很多。等到第一天实习结束时,竟然觉得她有点可爱了。这么活泼多话,给沉闷的病房带来不少欢乐。我们实习小组内部给她起了个“小躁狂”的爱称,每天都兴致勃勃的分享她的动态。武昌医院与很多高校都有合作关系。开放病房里有一半以上都是像“小躁狂”这样二十来岁的年轻大学生。随着实习的深入,我们对各位病患的了解也逐步加深,心态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小躁狂”为例,第一眼是惊讶恐惧不自觉的想要远离,接着是慢慢发现她的可爱之处,最后从她父母、主任医师那里了解了更多她发病的诱因之后,从心底里产生了对她深切的同情和怜爱。



02.

生命的震撼:病房内外的一步之遥

和教科书上的死板条文不同,活生生的病人们症状千奇百怪,闻所未闻,有些简直是匪夷所思,大开眼界。阅读每一位病人的病历,感觉就像在读故事会。病历里浓缩了这个人一生中最戏剧性的转折变化。有出国留学几年,不知经历了什么,回来变成人格障碍的;有因为童年是留守儿童,常年得不到家庭关爱而抑郁厌世的;有因为强制拆迁,导致严重心理创伤,十年后慢慢发展成精神分裂的;有带着十几年的强迫症,顽强的负重前行,考研考博努力工作的;甚至还有德高望重的大学老教授、做了一辈子领导的、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并不是所谓的人生失败者。他们或者是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或者曾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正常职业,有些还过着曾经是让人羡慕的人生,却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因为某些特殊原因,突然开始出现了种种不寻常的症状。什么样的人都有。看完之后会让人有种震撼的感觉,我们会觉得没有患精神疾病,其实蛮值得庆幸。除去遗传因素之外,可能所处的环境能提供支持,让我们不至于在经历挫折或者危机时,因为缺少资源而产生精神创伤,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但是,同时我也会有种莫名的悲伤感,因为我觉得这种所谓正常的精神状况也很脆弱。可能我们的人生只要发生一两个重要因素的改变,就会来住院了。其实你我他,甚至街上的任何一个人,只要因缘具足,都有可能来这里住院。我们与这些住院病人并没有那么远的距离。实习之前,我以为来医院只是了解一下心理咨询工作的上限在哪里,就是我们只是要分辨出哪些对象不适合做咨询,然后转介到精神科去就完事了。实习之后,我又平添了一份忧患,更深刻的体会到咨询工作的另一层意义。我们不仅仅是要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我们更要及时的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让人们的心理创伤不至于放任自流的发展成为难以逆转的精神疾病。



03.

内心深处的善行:陪着你,我们在这里

得到精神科医生的允许,我们和两三位可以聊天的高学历年轻患者进行了几次更深入的交流。虽然不能做心理咨询,但是我们可以陪他们聊聊天,而患者也乐意与我们分享。在这样近距离的接触中,我们亲耳听到年轻的精神分裂患者清楚地描述他的关系妄想如何给他多年的生活带来困扰,也亲眼见到抑郁症患者如何痛哭流涕的抱怨被整个世界抛弃。我们能做的不多,也许只是真诚耐心的倾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也许只是在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痛哭自己的心好痛时,紧紧握住她的手,陪着她,轻轻说一句“我们在这里”。但是,即使这样有限的经历,也已经足以融化掉因为不了解,因为害怕而在心里对精神病患者树立的冷漠冰山。从书本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条条冷冰冰的症状。在医院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在痛苦中挣扎的鲜活而孤独的生命。虽然只是短暂的联结,但这一时一刻的共振共鸣,完全改变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



04.

心灵捕手:医护人员的“另类”幽默

最让我有感触的,要属精神科临床医生护士们和住院病人的互动了。武昌医院心理科是半开放病房,医患关系极具人情味。医生办公室就在半开放病房内,患者有事可以直接敲门进来。平时,护士和患者也常常打招呼、拉家常。看着好像只是聊些闲话,其实都是在互动中密切关注着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医生查房时的问话极温柔有耐心,态度又很轻松亲切,如同出门遛弯时跟自己家的亲戚或邻居唠几句磕。睡的怎么样啊?吃的怎么样啊?因为精神病人常常有很多旁人难以理解的妄想和逻辑混乱的表达。医生们都是不急不躁,顺着他们的思路说,顺着他们的语境问,顺藤摸瓜,才能获得出更多的信息。比如有两位患者认定自己是国家主席,医生们也就“胡主席”“杨主席”的招呼着,顺水推舟问明白了她们的幻听内容,又以国家领导要好好养生的话语嘱咐了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这种完全以患者为中心的对话思路,比心理咨询师做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叹为观止。而且整个科室,上至主任领导,下至护士护士长,都是同样温柔耐心的好性子,感觉已经在工作中磨练的一点疙瘩棱角也没有,甚至感觉已经同化成了同一种性格——心理科科室的性格,然后再兑上浓度不同的幽默感。在医生们自述或是自嘲的形形色色的故事里,我们常常透过表面荒诞不经的黑色幽默,看到他们实则深切的慈悲仁爱之心。



05.

精神科的见习日常:打开书本外的另一个世界

每天早上八点,科室准时交班。值夜班的护士向全科室汇报有异动的患者情况,然后主任医师和护士长给出一些指示,比如要重点观察谁谁谁,要给谁谁谁安排什么治疗等等。接着我们会跟着医生查房,医生给我们详细介绍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下午的时间,医生会给我们上课,内容是精神病学的症状学。来讲课的都是一线的临床医生,丰富而生动的病例信手拈来。结合真实的病例分析,我们:了解了各种不同妄想的区别;了解了如何分辨精神分裂症还是其他疾病伴随精神症状;了解了一些器质性损伤的脑部疾病也会诱发出精神症状;了解了中国人的情绪,常常会反应为躯体症状;了解了实际临床中单纯的抑郁,躁狂等已经并不常见,并发疾病越来越复杂多样;了解了对于精神病人,我们也要先排查是否是躯体疾病或者毒品带来的影响等等等等;了解了太多仅仅靠看书,我们恐怕连想都不会想到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附加的毒品专题,心肺复苏专题等专题讲座,收获满满。



06.

悄然之间:生命愈加成熟

两周的精神病院实习,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神秘的新世界,信息量太大,一直有种恍恍惚惚的不真实感,又夹杂着“精神病院方一日,世间已过千年”的沧桑感。我们组有同学说,通过实习,感觉像变了一个人,整个做咨询的状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用她的话说,一夜之间变成熟了。我也有这种感觉。感觉自己内心深处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一时也说不清是什么变化。直面人类的心灵痛苦,体会到你我他之间的息息相关。好像对这个世界更多了一份温柔和耐心,更多了一点包容和体谅。也许,这就是成熟的感觉。感谢武昌医院心理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感谢给我带来震撼和成长的每一位“病友”,感谢东方明见“学院π”项目。

<完>

严洁

东方明见第一期“学院π”项目学员


〖★相关阅读★〗    


闫丽:我最大的勇敢 是褪下盔甲遇见你 | 第001篇分享
刘俊:科班vs非科班,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心路历程 | 第002篇分享
舒曼格:262天=3个字,深度爆料“学院π”项目 | 第003篇分享
王玺:辞去8年体制内工作,我为什么要选择心理学?一位新手咨询师的成长史 | 第004篇分享


“学院π”项目持续报名中

下一批导师面试计划9月中旬开始!

欲报名者从速!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学院π”信息

扫码添加明见学长


文:严洁      审核:叶姝槿

美编:沈亦桢   编辑:张华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报名现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