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韵村”多规合一诞生记丨孙君专栏vol.24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乡统筹委 ,作者孙君、郑宇昌
龙韵村,我们想做一次超越。农民主体,城乡融合,三产一体,多规合一,尊重原创设计,不欠农民工工资,一切以安居乐业为最高标准,让规划设计拥有温度,让未来小区充满人文关怀,让农民与市场联结,共筑一个“山在跟前、水在眼前、幸福就在面前”的龙韵村。
我们要挑战的是:城市与乡镇、农民与市民、失地与上岗(人才培训)、社区与田园、生活与旅游、设计与产业等全方位合一,“六一”我们探索了三年,基本实现建设运营一体化,虽然还在路上,可我们似乎看到了秋天的硕果。
2016年7月23日,由郧阳区柳陂镇党委书记党永生、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建设方负责人,领着我与农道天下郑宇昌来到一个施工现场,看到十几万平米的建筑工地,已有两栋移民楼房立在那里,六层还是七层,已记不清楚。当时看到的是本地设计部门已设计好的图纸(整齐划一,平横竖直),中不中西不西,既不像农村,又没有现代城市的感觉。
今天中国规划设计基本上是房地产商在控制着,中国城市与乡村,没有文化,不知历史,没有丑美。中国可能全世界傻瓜设计师最多,房地产公司与官员成了真正的“设计师”,让中国成为世界设计与文化最丑陋的国家之一。
我一看就急了,说能否给我们两个月,只要两个月时间,我们一定把这个傻瓜式(兵营式地产)的小区变成湖北最美的龙韵村。党委书记沉默了一下没有回答。一是国家对乡村振兴中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有明确的时间要求,这是硬要求,目前时间已经很紧,还要推迟两个月。我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责任太大了。
随后党委书记问施工方负责人,如果推迟两个月,能出一个好的作品,你的施工能否把时间抢回来?施工方负责人看了看我与郑总,停了五秒钟说,如果能像孙老师说的那样,做一个湖北最好的移民搬迁小区,能把小区变公园,我保证,加班督促,二十四小时加班,保质保量保时完成。“万一完不成呢?”施工方负责人话还没说完,党委书记接着问。施工方负责人说放心,我干了几十年工程,十几万平米工地只要资金与建材保证,交叉作业,完全有足够的空间挤出两个月。
好,同意,相信绿十字。
就这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新村开始了。二个月,从设计到施工图,原则是原有设计结构不能动,因为已完成招投标,只是外表改动。后因为小区容积率太小(小区房子楼间距太紧太小),没有足够的空间,我与郑宇昌建议把楼层提高,9至11层,甚至更高一些,加上电梯。因为城市的6-7楼正处在淘汰或考虑外加电梯,从长久考虑小高层会让农民更喜欢。党书记又同意,施工图与招投标工程同时启动。因为楼的容积率的改动原有水电地下车库等基础设计又全部要改,书记咬咬牙小声说,同意。
这次规划设计没有以前那么简单,是精准扶贫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搬进来稳得住,是居住与就业,是城市社区与乡村高度混合,还有乡镇与城市规划的统筹,小区与我们要做的柳陂景区的融合等等。项目有很多挑战,有制度上的突破,有程序上的变通,有情怀与责任感的平衡,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困难。书记看看我,我看看他,郑宇昌与施工方负责人不说话。此时他已经没有退路,唯有脸色越发沉重了。推翻原有的规划,打破一系列常规规矩,这当中的责任与担当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信任来自曾经的樱桃沟项目。2015年-2017年,由中国乡建院与北京绿十字共同筑建,十堰樱桃沟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一面旗帜,也成为十堰地区人民喜欢的旅游与度假的首选之地。这个项目得到郧阳区(以前是县)政府支持,王成与党永生就是直接操盘手。
这个项目能顺利完成,做法与过程完全颠覆了工作流程,这真的需要县委、县政府领导力挺,目前可谓是创立了众多中国乡村设计之最,这个“创造”的背后非常感谢原县委书记胡玖明与县长孙道军,所有的“创造”在体制内都是巨大的风险。
我们设计与规划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不做专家评审。在五、六年的合作过程中,从来没有专家评审,正是这种信任,才有了如诗如画的原创作品。施工队由设计单位指定,政府不干扰设计,县委书记与县长等“大领导”不能进入施工现场,仅派遣陈茹副县长亲自上阵。就是这样,才有了今天的樱桃沟项目,这个项目今天虽仍有众多的不完美,可是背后的价值是它让我们之间达成了信任与知己。
移民新村停二个月的理由是2017年初,我们受现任郧阳区书记孙道军、县长胡先平邀请,开始了全域旅游项目,而全域旅游的核心恰恰在柳陂镇青龙山(郧阳恐龙集聚地),三面环水(丹江口水库),地处汉江段。而柳坡镇与青龙山又是一体,在这样一个地段建十几万平米,如果建的不好,对郧县全域旅游可是致命的。
这个小区需要安置24村918户3211名贫困户。这么多人,又是贫困户,又没有技能。文化程度基本是小学三年级,如果不能安置好,不能稳得住,将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从1956年丹江移民至湖北宜城板桥店王台三组回民村,1978年移民至武汉排湖,2015年淅川县、丹江、郧县,丹江水库大移民,我曾见证和参与,深感其中之难。移民之痛,问题之多。正是如此,这次柳坡3211名从大山里移民的村民,如何面对,如何让他们从不安进入欣慰,我们与县委书记、县长与镇党委书记反反复复讨论。
今天的乡村振兴有春秋战国之势,各部委有各部委的文件与标准,多头管理,重复内容,脱离群众,不尊重农业规律。一句话“破坏乡村仍然是今天的主旋律”。面对现实,探索龙韵村的发展之路,对于我们来说,问题就是希望,困难就是方法。
现有的移民小区与移民搬迁,绝大多数是劣质工程,小区基础差,环境更差。柳陂龙韵村应该如何选择?
1.移民房在人们印象中是品质、环境、设计风格最差的房子,绝大多数是免费提供(很多也不是,是他用自己的宅基地指标换取),这次不一样,我们想把这个移民小区设计成全十堰最美的小区,公共配套最全的,让市民都很想往,理由就是让村民能留得住,并有一定自豪感。
2.对我们来说小区不仅是居住,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是移民(农民)与小区形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些移民祖辈以农为生,搬迁至此,住上高楼,我们做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帮助他们在此生活下来。
(1)把他们乡村有记忆的老房子,老物件,老树搬进新小区,让老百姓依然有一点点记忆,陪伴他们走过2—5年的阵痛期。
(2)留一点点菜地在小区里面,在小区外围,几辈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不能一下断了,尤其是老人,我们希望到小区不要一下闲下来,老人一闲下来就会郁闷与生病。
(3)在新的小区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行政村,起名叫龙韵村,整个小区不是城市居委会的管理模式,而是延续传统的村委会自治+法制+德治的管理方法。
(4)小区建立第一、二、三产,在小区中有像村一样的小吃街,农民熟悉的手工房,引入扶贫小区作坊,家庭作坊,建成袜艺、草艺丶石艺丶陶艺、布艺丶漆艺等艺术扶贫作坊一百余家,实现了家门口可就业丶能创业,促成“文旅农,商学艺"有机融合,既安幼养老丶又挣钱顾家,吸引一大批年轻人回来。
新村中又增设小区公寓酒店,有农民返乡培训,有卫生院、有村委会等等。小区花草与菜地分配给各生产队管理,让移民有责任心,有事可做。生命的本质就是运动,只要有事做就是安居乐业。这里也会成为我们期待的“城中村,村中城”的景象,是城乡融合融合的田园生活。
(5)小区文化、产业、景观,设计打破习惯常规,农民房也可以装电梯,也可以住湖景房,也居住在景区中。这里的设计是景区中的新村,全新概念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示范项目。
3. 龙韵村以“郧阳龙”为文化,这个设计元素取自“龙蛋共生”的“郧阳龙”遗址,是世界上唯一发现恐龙与蛋共生的地方。小区设计以此印象为主题。
我最怕的就是文化没有语言转换。说传统就在墙上画唐诗宋词,说东方文明满墙都是龙凤与八卦。严重缺少李白的浪漫、王维的境界、李清照的绝境与凄美、以及乡愁之美学。
在龙韵村一定不要出现恐龙,而是出现恐龙时代的印象与感觉。我们设计小区大门就是龙的腾跃,龙的想象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美的空间,通向恐龙世界的联想,小区的色彩是土地黄土与白色,小区楼栋大门挑高也塑造远古时代的感觉,楼的底部加重,用了本地石头做造型,也是土黄色,楼栋大门小区的景致形成了我的意念中的恐龙世界。
4.新的一定比旧的好
这个社会一会儿左一会儿右,自要说到“乡愁”与“传统”,什么都是旧的好。破落的村落,残缺的古宅,遗弃的工厂,杂乱的城市棚户区。在我看来,旧的有价值,有历史,可是新的一定比旧的好。新房(楼)如果不比旧的好,文化与知识不是白学了吗?我们水平有问题。
如何建一个既新的有文化,还能感觉历史的基因,并让郧阳人知道文化不是说的,而是在视觉中,在感受中,在记忆中,油然而生,并找寻一种与心灵契合,关键是美的,是郧阳的,还是新的。
在郧阳区樱桃沟村,旧的50院、60院、70院是美的。新的清农学堂、樱桃沟山门,陈平收藏馆,冯文的石雕馆,入村村标墙也是美的,无论新还是旧,适度为美,有文化更好。
龙韵村是未来中国城乡融合,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一次探索,这不仅仅是“多规合一”。还是对今天小区业态的一次改变。
小区住的是人,人的生活与乐业是小区的必备,今天的小区几乎仅仅是住的功能,而在生活、娱乐、文化、购物、人与人交流,人与自然是尺度,小区与社会的融合都涉及的有问题。今天很多开发商建设的小区,感觉是一个自己把自己封闭的地方,很有点像一个监狱,这不适合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完全是西方人的思维与生活习惯,多少年以来我深为痛恨。
没脑子的设计师,没文化的专家,没有文化与审美的官员,在房地产老板的把控下活生生的建造了一个个像囚笼一样的小区,包括中国的城市,一个个像“暴发户”一样的“美丽”。
龙韵村的项目能顺利完成,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符合政府倡导的“多规合一”的功能之一。城市与乡镇规划结合,居住与产业结合,社区与景区结合,设计与文创结合 ,移民与上岗结合,脱贫与防止返贫结合,真正步入“城中村,村中城”的未来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终于有机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还给我心中向往的小区,它是人住的小区,是有温度的小区,是城乡融合的小区,是高楼与村落交融,关键是自治与法制交替的小区——龙韵村。
2018年冬天我亲自为“龙韵村”书写村名,2019年春天再次完善产业、生活中的文化,艺术中的文创。
农民的幸福生活就在他们眼前,也在我们心中。
孙君,画家,教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助教班、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
中国乡村建设领军人物,中国本土规划与设计学派开创人。
北京绿十字发起人、总顾问,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半汤乡学院校监,农道联众(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发起人、院长,清华大学“清农学堂”教授、总督学。
2001年作品入选全国美展。
2002年8月,参加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议”。
2010年获得“2009中国绿色年度人物”。
2013年中国年度时尚先生。
2013年参与建设的“郝堂村”荣获“中国宜居美丽乡村”第一名。
2014年中国设计年度特殊贡献奖。
2016年“郝堂茶人家”荣获住建部颁发的“201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6年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银奖。
2016年12月,第七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奖。
出版书籍有 《五山模式》 《农道》 (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馆收藏) 《农理》 《给我三个春天》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新农村建设方法与实施》 《乡建十论》 《乡国天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