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野村庄调研报告|蓝意颖:乡村基层工作是复杂的,脚踏实地是重要的
写在前面
2023年的暑期,春野发起了村庄调研的实习招募。我们招募到了几名优秀的实习生同学,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调研团队,一起到厦门同安造水村进行了调研。
我们走进村里和村两委、村里的种植大户、普通小农户等进行了访谈,也观察着村子里出现的人、发生的事,尝试着去做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梳理。
我们最终会推出3篇相关的推文,其中2篇是两位实习生同学的调研和思考的报告,1篇是总体的调研报告。因为调研时日不多,信息收集和整理必然不够全面、完善,这些报告仅代表我们调研小组在当时了解到的信息或者自己的一些观察与思考,也欢迎交流、指正。
乡村基层工作是复杂的,脚踏实地是重要的
蓝意颖
第一次进入造水村,我们乘着BRT穿过高楼的丛林、路过崭新的滨海新城、经过低矮的同安工业区、而后来到熙熙攘攘的同安第三医院站,接着,搭乘伙伴的车进入古旧的同安老城区,再驶入曲折的山间公路,路过大片大片的农田、草木,这才最后抵达终点——农田十字路口处的那座庙宇。那是我们相隔“造水”的距离,也是“造水”通往我们的距离。
造水村的田野
一
造水村的“基本图示”
驻村的幸福院助老员,为我们勾勒出了造水村的基本样貌。
其一,造水村的种植业与当地气候休戚与共。一方面,由于气候适宜,造水村的农作物种植品类十分丰富。水果种植,包括芭乐(也称为“番石榴”)、龙眼、菠萝蜜、葡萄等;蔬菜则包括四季豆;此外,也有许多农户种植水稻,以粳米为主。其中,芭乐是村中比较主要的水果品种之一。尽管芭乐本身的生长周期具有季节性,但果农能通过嫁接的方式,使芭乐“错峰”结果,延长收获时间,便于错峰售卖。
另一方面,气候也通过作用于作物的生长,左右着村民的收入。比如雨水和光照对芭乐品质的影响极大。芭乐一年生长两季,夏季雨水较多,芭乐味道便会略显寡淡,加之造水村尚未链接固定经销商,销路也就会随之成为问题,最终便只能以1-2元一斤的价格批发出去,甚至成为家中鸡鸭的饲料。秋冬季生长缓慢,光照充足,雨水减少,芭乐味道清甜可口,是最好销售的季节,一斤芭乐能值5-10元,往往也供不应求。近几年来,看到利润空间的村民也纷纷加入种植芭乐的队伍。
调研期间田里的芭乐已经可以采摘了
值得注意的是,村中种植芭乐,是“一村一品”建设时留下的残影,过去还存在过“芭乐协会”,但而今都已不再对村民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更不要说为村民如今面临的销售困境提供帮助。这样“一阵风”的扶助计划,在基层工作中并不鲜见。这带给我们的反思是:当我们希望在村庄发起一个公益性项目时,需要切实地探寻当地居民需要什么帮助、当地的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是什么、项目可能给当地居民带来什么具体影响、又如何能长久地惠及当地居民。
其二,造水村的产业发展路径与其处于水源地的位置紧密相关。为了保护水源,在农副业方面,政府以补贴的方式限制村民从事养殖业。村内养殖鸡鸭共50只以下的村户可获得补贴,牛、羊、猪则按照一定比例换算为鸡鸭单位,同等纳入计算。
在服务业方面,造水村的农家乐、餐饮业、民宿等业态所产生的垃圾必须运送山下,村内水样必须每日抽检,这就导致经营成本过高,也难以获得经营许可证,所以造水村的旅游业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造水村的流枫溪倒是获得了驴友的青睐,沿岸也存在个别村民自己开发的小型儿童水上娱乐项目,但是,游客们离开时未能带走的遍地垃圾却也给当地居民造成极大困扰。
造水村的山和路边随处可见的龙眼树
二
走进“田野”中
1
农业传统知识及其变迁
当地农户基本以农历为基准。就龙眼而言,每年秋天,便开始修枝、施肥、除草,其中除草环节颇费人力,部分农民会选择人工拔除,部分则使用除草剂;农历十二月到次年二月,要喷农药进行“控梢”;三月份以后,小小的果实长出来,便需要多次喷农药进行“触杀”;从七月半到白露,就进入了收获的时节。但是,比起龙眼大户,小农的销路常常成为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目前村中农户以老人为主,不便爬上龙眼树进行采摘等,龙眼的生产也逐渐进入了困境。
芭乐的农事历则不像龙眼那样分明。芭乐成熟有两季,造水村的果农通过分批次修枝、套袋的时间,使当地芭乐实现了分阶段生长、成熟。正月和二月都是修枝和套袋的时间,套袋前两天需要先给拇指大的芭乐果实喷洒农药来防虫,农药是配比而成。
走进田间和阿姨聊芭乐的种植和生产情况
对于造水村的果农而言,传统知识也在不断变迁。一方面,果农的技术不断精进。比如过去龙眼的好坏分“大小年”,而今果农可以借助栽培技术让龙眼保持年年优质。另一方面,人为、气候等因素也在不断改变着果农面对的自然环境。比如过去造水村并没有松鼠,但近年来有松鼠被放生在村里,松鼠繁殖迅速,喜食水果,导致村民种植的龙眼等损失惨重。有智慧的果农便在挫败中总结经验,摸索松鼠的进食模式与进食路径,从而设置夹子抓捕松鼠。
2
知识作为资本
首先,农业技术本身构成了重要的知识,进而紧密关联着经济收入。就龙眼而言,在种植过程中,龙眼树的高矮、树枝的疏密、果实表皮状态都有讲究。其一,要对龙眼树进行“矮化”,否则既不便于果农喷药,也不利于果实的养分吸收。其二,要对果树进行“控梢”,也就是将新生树梢控制在一定数量内,从而促进果实生长。其三,需要将农药喷洒到果实表皮,以“触杀”的方式杀死表面的椿象和菌类,如此便可保持龙眼表皮光滑,品相良好。然而,这些技术并非人人掌握,有些农户即便得到他人建议也舍不得控梢、修枝,最后龙眼的品质便天差地别,销路也成为问题。
果实成熟期的龙眼树
可以说,知识共享对于村庄农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然而,许多村民对于知识更新的接受度不高,特别是在农业技术方面,往往会优先遵循自己的经验,再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值得深思的是:当部分农户“拒绝”扩充新的技术知识时,他们究竟为什么拒绝?又究竟在拒绝些什么?这其中诚然存在受教育水平的客观限制,但也有一些原因扎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之中。借助人类学家对于其他农业社会的研究,回到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及其历史脉络中,也许能找到更为切近的答案。
其一,詹姆斯·C.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对缅甸和越南的农业社会进行了人类学研究,书中谈到,农民追求的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对造水村的农户们而言,对学习更高技术保持谨慎或许实则是在抵御风险。这种保守的取向大概与农业社会的知识生产特性有关,因为农户所掌握的农业知识总是来源于漫长的时间与具象的实践,而非书本里的理论、更不是毫无根据的观点。
其二,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在《石器时代的经济学》中谈到了“低度生产”,即原始社会中的人们是“为了使用而生产”,而非现代社会“为了交换而生产”,因此他们低度使用资源、低度使用劳动力,在这里,前苏联经济学家恰亚诺夫的观点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拓展理解,他认为“农民的自我开发程度”与家庭消费需求呈正相关、与劳动的辛苦程度呈负相关。对于造水村的大部分农户而言,生产的主要目的同样也是满足自家需求,多余的蔬菜、水果才会摆到路边出售,所以,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难免降低了提升技术的动力。
除了技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农作物品种也在更迭创新,随之而来的种植知识也需要同步更新。造水村如今的龙眼品种主要是原产厦门的凤梨穗和从外省引进的石硖龙眼,皮薄肉多,口感好,另有农户如今在种植原产海南的“大丁香”荔枝,售价也更高。一些精英农户最先嗅到商机,会先从外省引进种植,获得第一批红利收入之后,其他农户也会通过嫁接新的品种来改良自身果园的品种。这一过程中也体现出一种社会资本的使用。
3
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是关切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造水村主要有几个气候因素影响:
其一,台风是造水村农户们最担心的气象灾害之一。强如莫兰蒂的台风自不用说,2016年以后,许多村民家的农作物都发生了迫不得已的更新,甚至放弃农业到城区打工谋生。即便今年的超强台风杜苏芮并未正面登陆厦门,也仍然使得我们访谈的一位种植蔬菜农户损失惨重,仰赖爬架的苦瓜尽数倒下,正在成熟期的苦瓜一朝尽毁。同时,龙眼被强风吹得彼此碰撞,也会导致表皮发黑、品相下降,影响销量和售价,也会导致减收。
其二,极端的气温也会给农作物造成恶劣影响。龙眼、芭乐属于偏热带和亚热带的水果,对霜冻的暴露性比较大,严重时会导致大量农作物受冻害,目前可行的应对方法是使用黑网为农作物保温,但成本较高,总体上霜冻较少。
其三,在多雨的年份,水果的品质也会大大下降。对于芭乐来说,多雨就意味着光照时间大大缩短,糖分也就无从累积,芭乐口感变差。对于龙眼来说,雨水会导致表皮受损,品相下降,台风季带来的强降雨也会导致龙眼果实因水分过多而爆裂。最终的后果,便是水果滞销和减产,农户减收是可预见的。
在调研时遭遇多变的天气,我们在村里躲雨
面对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在地农业传统知识体系也受到挑战。比如说,过去台风前不会下雨,而今台风来前却会下雨,改变了老一辈村民的传统知识,同时,近年来不断升高的气温使得龙眼易于开裂、损坏,当地农户也并没有应对的策略。可以说,知识的更新对于气候韧性建设是十分关键的。除此之外,也存在传统知识失去效能的窘境。比如说,面对霜冻,村民并非没有应对的传统智慧,然而,那种在田间烧柴火产生烟雾以防霜栋的方式已被政策所限制,也不利于“碳中和”的实现,因此只能眼睁睁看着作物被冰霜摧残。
但是,谈到“环保”的话题,村中部分普通农户对此的态度是质疑的,他们对生态农业实践的可行性表达了怀疑,认为不施肥不喷药是不可能的。正如YL所说,农户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和实现,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此外,村庄的自然崇拜对于气候应对也有所涉及,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特定的神明,在庙会期间,主持者会替村民祈福风调雨顺。不过,人们是否会借助自然崇拜来理解、解释气候给农事带来的种种影响、民间信仰中是否存在气候应对的传统智慧,还需进一步挖掘。
三
关于“发展”的迷思
午间在田埂间等候的空闲时刻,我们碰巧看见一辆载满了人的面包车在路口停下,车上的男男女女戴着头盔,有一位老妇走下来,慢悠悠地迈向田野深处。这一偶然的经历为我们揭开了造水村存在的其他生计形式。助老员告诉我们,村中的一些老人会前往附近的工地打工,中午和傍晚回到村中还能继续料理农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也许是因为当地老人没有养老保险金,但助老员告诉我,农村的生活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老人们之所以选择务工,主要还是为了减轻儿女在城市买房、买车、教育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父母选择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有不少年轻一代的村民家庭因此在市区购买房产或租房。
也就是说,造水村地处都市边缘,使得这一村庄与城市的关系无比微妙。相比之下,在我曾从事田野调查的凉山村庄里,“空心化”则是更为明确可见的,本土的人们纷纷出走、散落到四川省内乃至全国各地,导致本土文化衰落、留守老人居多。然而,根据后续对造水村其他村民的访谈,我们则了解到,当地中青年居民的生活是在村庄与都市之间双线进行的,部分居民选择工作日待在城里、周末返回造水村,也有部分居民直接选择白天在城里工作、夜里返回村庄生活。村民向我们谈及了个中缘由,一是农村的生活成本更低,在居所、饮食方面不必支出太多,二是村里的水是山泉水、食材多是自家种植,比城市所提供的品质更好,也更健康。
一方面,这折射出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给当代造水村中青年们的生活带来的双重张力:他们一面享受城市带来的经济福利与生活便利,一面也眷恋乡土生活的底色。另一方面,这也隐隐透露出当地农业面临的发展危机——在造水村,从事农业的大多只剩下60-80岁的老年人。实际上,上述所谈恰恰是同一根本问题的不同侧面,即造水村农业若按当下的路径继续发展,则是利润微薄、前景堪忧。首先,“微薄利润”之所以在原本自给自足的村庄中塑造出困境,是因为商品经济将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拉入其体系之中,这进而使得村庄里的老人被纳入今天普世价值的话语体系中,劝说年轻人为了“更好”生活走出农村,并同时造成村中只剩下老人务农、广袤农田后继无人。
坐在村口小卖部门口的老人们
可以说,“更好”的生活是造水村青年离开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更好”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是由谁来定义的?在客观因素上,从对村民的访谈中我们可以得知,“更好”意味着不必过既风吹日晒又利润微薄的生活。但必须意识到的是,“不好”在本质上与技术水平不足、农业知识更新不及时、市场链接不到位有很强的关联性,而并非全然是农业的“原罪”。
换个角度来说,商品经济的逻辑下,如何发展乡村经济同样也给造水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目前的市场需求逐渐趋向有机绿色农产品,这有利于造水村农业转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如果能抓住或者创造绿色农产品的商机,回应人们越来越高的健康生活需求,造水村也可以有机会破局。身处厦门城区边缘,此等地理位置其实大有可为。同时,双线并行的生活方式,暗含着造水村与外界紧密联系的趋向,这同样为村庄自身的发展提供着机会。
不过,当我们再继续思考下去,会发现还有一个问题:“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首先,它的内涵是多样的。不同的群体有自己的立场、利益、价值,这就决定了“发展”对不同群体而言有着不同的涵义,同时,在谋求共同发展的社会之中,各方群体的“发展”都弥足轻重。那么,当“发展”的其中一种内涵被规定成为普世价值后,便或多或少有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在路边摆个小摊卖芭乐和龙眼等农产品,能卖多少就随缘
主要是卖给进村短暂游玩的游客
就造水村的具体案例而言,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造水村得到了实质性的展演,比如家里有山的村民们若是种植树木便可获得林地补贴、村民控制自家畜牧养殖便可获得水源地补贴。但另一方面,村庄经济的窘境也部分地由水源地位置带来,因此,单从村民的立场来看,目前所谓的“发展”似乎与自己并无关系,甚至带来了反作用。实际上,作为村庄主体的小农常常是易被忽略的“隐形人”,这种话语权的错位不仅在造水村村庄工作中有所体现,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甚至也曾出现。
当地在可持续发展上存在的问题,需要诉诸本土化、情境化的“发展”路径。比如说,尽管造水村的农业大户与散户普遍缺乏合作,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位龙眼种植大户其实也曾创办合作社,但合作社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
四
小结
此次实地调研的时间并不算长,但通过行动研究的实践,我更新了自己认知研究对象的方式,也拓展了思考这个世界的方式。
记得在调研工作的最后一天,我们坐在咖啡店的老位置总结着半个多月以来的心得,我向大风请教是否有关于行动研究的书籍可以推荐,但出乎意料的是,大风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说“要想真正理解行动研究,得在‘实践’和‘对话’中实现”。当时,我尝试着提出我在调研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当地村民反复提到农产品销路问题,那么目前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小程序,成为造水村农户和城市社区市场之间的桥梁。”直到听到大风开口之前,我都认为这一设想具有比较高的可行性,但她向我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如何赢得当地农户的信任?如何整合农产品信息?如何保证农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大风说,如果要做这件事,就要先从驻村工作做起,通过组织活动、村庄走访等方式与村民建立友好关系,才可能开展进一步的工作。这段对话,让我无比深刻地领会到乡村基层工作的高度颗粒度和复杂性,也意识到脚踏实地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思维方式。
然而,这段令我醍醐灌顶的对话为什么不是在调研的初始阶段就出现呢?是因为如果我没有亲自走进这片土地,踏进村民的家里,见过一张张长久陪伴农田的脸庞、喝过一杯杯热心沏上的茶、听过一段段发自肺腑的对谈,我就无法像现在这样共情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们,也不会理解到在大风这番话背后是一线社会工作者无尽柔软又深切的关怀与思考。
我们一起在村民家里进行访谈
这样一来,行动研究的学习路径也就很显然了。其一是“实践”,指的是在行动中生成具体化、情境化的认知,同时,也将自身行动作为研究主体,进行自我反省和认知更新。在我所接受的在人类学学科培养中,“是否为研究对象提供帮助”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伦理话题,其中涉及到研究者的中立性、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等复杂问题,但对于行动研究者来说,研究本身就是为了行动,这使得原有的伦理困境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和解。如此,我更加理解为何如今的人类学逐渐走向边缘化。此处并非企图说明何者更优于何者,而是说,学科交叉对于关照现世问题的重要性、对于多角度理解自身学科的启发性。其二是“对话”,指的则是一者提出想法、另一者做出进一步的质询,从而使认知更细化、更符合现实情况。
总结起来,便是大风说的:“春野所践行的行动研究范式,是一种‘行动连着行动的方式’”。行动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思考也是为了更好地行动。
意颖在村里调研的身影
作者
蓝意颖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
本科三年级
-END-
请点击下方链接查阅更多春野村庄调研系列推文:
作者|蓝意颖
编辑|林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