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码”人员: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 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同乘航班、同乘客车、同乘火 车、近 14 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等。 2.红码人员处理流程:发现“红码”人员,应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告,做好个 人防护,并就地将其隔离,等待转运管理。社区接报后,应立即向辖区指挥部报告,指挥部立即安排转运至就近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并开展流调和医学排查。3.红码转码流程:红码人员在完成集中及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后,自动转为“绿码”。 1.“黄码”人员:近 14 天内来自省外中高风险周边区域人员、近 14 天与感染者有时空交集的人员、个 人申报身体异常人员等;应急处置疫情期间,其他需要 紧急排查管理的风险人员。 2.“黄码”人员管理规定:“3 天内 2 次”核酸检测,遵守“红码禁止、黄码限制、绿码通行”原则。 3.黄码转绿码流程:“黄码”人员须在 3 天内进行 2 次核酸检测,2 次 核酸检测间隔须 24 小时以上。注意:1次阴转绿再转黄, 2次全阴即转绿。 4.“黄码”人员处置流程:发现“黄码”,立即向社区报备并进行3天2次核酸检测。5.“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收费标准:2021 年 11 月 5 日 0 时起,“黄码”人员核酸检测免费。6.“黄码”人员注意事项:“黄码”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因特殊情况外出, 佩戴口罩,不前往人群聚集公共场所,不参加人群聚集 活动。做好 14 天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和相关人员接触史。 密切接触者:是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 4 天 开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4 天开始,与其有近 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密接的密接(次密):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 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 4 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 本采样前 4 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 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 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 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一般接触者:是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 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 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时空伴随者”:新冠时空伴随者是指与确诊新冠患者的关联电话号码在同一范围内 800 米 X800 米,共同停 留超过 10 分钟,并且 14 天内任一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 30 小时,核查出的电话号码拥有者为新冠时空伴随者。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指被隔离观察的人员在指定场 所接受集中管理,由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提供 专业、安全的医疗及生活保障服务。每名接受集中医学观 察的人员在单独的空间内进行隔离观察,直到隔离期满,集中隔离期间不得离开房间,不接受外来人员探访。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是指在家庭环境下进行独立居住,居家隔离环境要具备“一人一户一门”。居家隔离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外出,不得接受外人来访和探视。隔离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应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工作。如身体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报 居家健康监测:是对相对风险较低的人群实施的的一种医学健康管理要求被监测人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 会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不流动,外出时做好防护。 健康告知:对一般接触人员实施的一种医学管理模式,告知其疾病的危害、主要症状,提醒其开展核酸检测。 旅居史:外出旅游暂时的居住地,或流动的居住地, 或其常住地。 经停史:乘坐交通工具经过某地区再载上该地的旅客 和(或)货物,乘客一般需要下交通工具,在候机/车室休息, 不会出场站安检区。对有旅居史的人员分类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对有经停史人员实施健康告知。“重点场所”:如车站、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农贸(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场所。“重点机构”:包括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等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机构。 “重点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移民、海关、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警察、保安、环卫工人、保洁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暴露风险高、传播风险大、抵抗力较低的人群。 “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救治、集中资源。“四个风险点”:境外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疫情输入、入境冷链物品疫情输入、集中隔离人员传染、医疗机 构院内交叉感染。 “快、狠、严、扩、足”五字诀:响应快、管控狠、措施严、精准扩大排查范围、备足隔离场所。 疫情处置“早小严实”: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到实处。 疫情防控“五张网”:防控责任网、基层社区网、入 口道口防控网、医疗救护网、物资保障网。疫情处置“三同时机制”:流调溯源工作中,疾控、 公安、工信等部门同时赶赴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处 置疫情。“三区两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社区防控“五包一”:1 名街道或乡镇干部、1 名社区网格员、1 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员、1 名社区民 警、1 名及以上志愿服务者,开展社区防控工作。 公民防疫“八个基本行为准则”: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少聚集,保持厕所卫生,分餐制,做好清洁消毒和 通风,遵守社交礼仪,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一个报道登记处、一致值守队伍、一套防控表、一套到访码、一支体温枪、一个随时提醒牌(进门戴口罩、亮码、扫码、测温)、一块专题宣传栏(《防疫居民须知》《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人员社区分类管理措施 一览表》、疫情防控公开政策、防疫线索举报电话)、一个临时隔离点。1.排查力量组织好: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基层民警、物业服务人员、党员骨干、网格员、志愿者、社会组织7类工作力量开展排查。 2.重点对象找得到:按照《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重点人员社区分类管理措施一览表》名单,通过大数据排、扫码验、入口间、上门排和群众主动报、举报等方式找到重点地区进入小区人员。 3.询问登记不可少:按照“四问四登记”要求,做好询问登记。 四问:一问从哪里来?二问是否去过重点地区?三问是否与确诊和疑似人员以及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有接触史?四问本人及家人是否有身体异常?
四登记:14 天内有市外旅居史必登记、重点地区来(返) 蓉必登记、与确诊和疑似病例人员以及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有接触史必登记、身体异常必登记。 4.发现以后逐级报:小区排查发现重点地区人员立即报告社区。 5.扫码报到一定要:新来(返)蓉人员和小区外来人员通过天府市民云 APP 或微信扫“社区报到码"在线申报个人 1.同住人员要隔离:居家隔离人员的同住人员参照隔离人员管理。 2.“四人小组”要负责:社区专职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派出所民警、物业服务人员组成。 3.健康监测要打表:每天早晚 2 次收集体溫,规范填写《居家隔离人员观察日志表》。 4.生活保障要跟上:提供代购生活用品、送餐等生活服务;对情绪不稳定的人员,耐心细致做好关怀慰问和心理疏导。5.出现情况要上报:隔离入员出现异常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第一时间上报卫健部门,同步专车转运至发热门诊就诊排查。如被排除,专车送回居家场所继续隔离。 6.智慧技术要用上:尽可能使用电子门磁等辅助设备进行管理,确保第一时间了解到居观对象的需求。 隔离期间不外出;同住人员不接触;访客上门不接待;健康状况不谎报;核酸检测不能忘;生活垃圾不混装。有人员台账、有环境消杀、有志愿队伍、有宣传告示、有防疫物资、有应急预案 。外出口罩要带好、社交距离要留好、咳嗽喷嚏要遮好、勤洗双手要做好、开窗通风要做好。 出门切记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
进门必须测体温,亮码扫码要认真。
发热干咳十大症,要拿核酸来验应。
黄码出现无需慌,报告社区最稳当,
核酸三天须两查,直至手机见绿码。
出现红码莫乱跑,感染病毒不得了,
电话及时报社区,等待专人来转移。
返蓉抵达莫乱动,检测核酸当其冲;
一纸报告阴性现,家庭单位才不乱。
居家隔离要严格,严守规矩讲道德。
接种疫苗防护强,如能加强便加强。
谣言传来不必信,官方消息得论证。
外出行程要报告,核酸检测须记牢。
不守规矩容易遭,害人害己要坐牢。
责任编辑:刘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告知,我们及时删除或妥当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