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佳社区实践:艺术给予人与人互动的力量
艺术家在特定的领域进行创作,试图唤起人们的意识和行动。这对艺术的未来发展来说,是非常积极的——因为艺术家们试图干出一番事来,而不是仅仅去展示某样事物。
——阿利斯泰尔·哈德逊
Alistair Hudson
特纳奖评委
米德尔斯堡现代艺术学院院长
」
当被认为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极具重要性和权威性的视觉艺术大奖——特纳奖(Turner Prize),将奖项首次颁发给建筑设计领域从业者,来自伦敦的年轻建筑团体Assemble,以肯定他们在利物浦Granby区进行街道及房屋改造的计划时,一时争议肆起。‘这也能称为艺术吗?’‘这直接改变了特纳奖的本质!’几年过去,艺术家的创作越来越回归对城市生活空间的关注和表达,如今在疫情的冲击下,艺术家普遍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生命、人与生活’本身。当年对这种‘实用’艺术观点的争议,成为了近年来不断深入发展的创作议题,甚至成为了未来艺术创造的一种趋势。
本期U2邀请到当年饱受争议的建筑团体Assemble,以及生活工作于北京本土的两组专注于社区的艺术和设计团体北京ONE、Reflex-arc,听听他们对未来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展望。
Assemble是一个跨建筑、设计和艺术的多学科团体。Assemble始于2010年的一个自建项目,此后呈现出许多多样化且屡获殊荣的作品,团队保留了民主与协作的工作方法,使各种建筑、社会和研究工作成为可能,创作作品的同时,带来无限可能。
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 & 27院儿。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是专业的城市文化和创意内容整合、策划团队,以创意设计、公共文化与艺术项目为核心交流界面,发掘智慧城市文化驱动力,推动城市以文化为根基力量的跨产业发展,激发社区文化的活力,打造全新独特的在地文化战略矩阵。
27院儿是北京ONE团队2016年9月以”艺术推动社区发展“的理念开始运营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形式上这里是一个面向居民和公众的集艺术活动、文化挖掘、生活方式、公共教育、美学培养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社区文化中心,而核心则是将“艺术社区”理论转换为公共文化升级探索、老旧城区更新改造和社会治理和谐向好的实践行动的试验场。
Reflex-arc(映照建筑)2018年成立于北京,旨在通过设计跨界的方式,从建筑、城规、社会科学和艺术的多重角度,对当代城市和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反思和设计, 活跃于建造、艺术与建筑的融合领域。团队成立源于生物学上的反射弧概念,希望从非建筑的角度重新审视建筑,让设计成为一种反应人们需求的自然机制,创造可以与使用者以及外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互动的空间场景,和各学科、各人群间沟通的媒介,正如反射弧般联结不同的视角和观点,Reflex-arc关注空间,更关注空间中的人与故事。
请谈谈开启各自项目的初衷吧。是什么促使你开始深入社区的艺术实践?
我们的实践始于2010年参与的一个自建项目。Assemble在当地居民和赞助者的支持下,重建了全新的街道规划,创办了工作坊、市集等活动,带动了这一地带的活力。
2010年Assemble自建项目“电影加油站(The Cineroleum)”。© Assemble
在2015年你们获得了第31届特纳奖,在争议之下是否也对你们后来的艺术实践方向产生了影响?
获得特纳奖确实让我们有点吃惊。可能也让许多人吃了一惊。事实上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团体,我们更接近于一个跨学科的团体。我们团队包括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
Assemble是一个由多名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组成的多学科团体。© Assemble
Granby的这个项目起初是充满挑战的。在许多人看来Granby社区是一个并不那么友好,常常与不良名声联系起来的社区。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偏见呢,我们了解到这一偏见是当地居民坚定反抗不公开发造成的。在利物浦甚至全英境内,“有控制的衰落”在各处发生,这对社区自有的生态是毁灭性的。
Granby社区旧景。© Assemble
Granby居民在这种反抗中自己组织建造种植园、铺设街道、组织市集,尽最大努力保留社区的自有生态。幸运的是我们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成功取得了开发商没有取得的居民的信任。在当地居民和赞助者支持下,我们重新对街道进行规划,创办各种工作坊、市集等活动,给这一地带带来了新的活力。
重新规划的街道。© Assemble
为当地居民组织的各种工作坊、市集等活动。© Assemble
我们因此获得的经验是,设计者并不总是绝对专业的,许多事情上我们并没有更多经验,此时聆听是最重要的。与其告诉人们解决的办法是什么,不如去倾听他们真正的需求。这不是一件个人的艺术品,而是他们的家园。这个态度也是我们之后实践里贯穿始终的。我们工作本质的价值不在于是否令人印象深刻也不在于存续时间的长短,更多地在于创作过程中对项目中居民需求的探讨。
Assemble设计手稿。© Assemble
我们之所以关注公共艺术,是因为在留学期间,感受过非常浓厚的社区公共艺术氛围。回国后,我们也尝试做了艺术节实践,但在社区、地铁等生活场所中体验过的那种即时、现场的艺术交流带来的震撼感,却始终没有产生。因此我们萌生了专注于公共空间艺术实践的想法,希望让艺术在非符号化空间的日常场所发生,与普通人近距离接触,从而与比传统美术馆和画廊受众更广泛的群体发生交流、互动和碰撞。
公众正在法国波尔多水镜广场(Miroir d’eau)上享受公共艺术作品带来的快乐
于是北京ONE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吗?
是的。最初我们从北京ONE艺术节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社区艺术实践。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项目是在一家胡同的商铺组织皮影戏。邀请的三位艺术家分别是对贵州皮影艺术有浓厚兴趣的法国艺术家、未接受过任何美术院校训练的贵州年轻艺术家以及这位贵州艺术家的哥哥——一位年轻音乐人。这三位的合作本身即是一场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我们在胡同中的商铺橱窗进行了这场表演。
胡同里的居民当时反应怎么样,是不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
本地居民从一开始的疑惑甚至排斥,逐渐融入了观众的群体,一起欣赏起来。
胡同中的皮影戏活动现场。图片致谢北京ONE
胡同中的皮影戏活动现场。图片致谢北京ONE
一定有很多小朋友对此非常好奇吧。
没错,表演进行中,孩子们最忙碌,跑前跑后地一会儿看看演出,一会儿跑到“后台”看看艺术家的表演过程。这个项目让我意识到,深入社群的艺术实践发生于自然生发的艺术环境,因此可以收获观看者的最真实自然的反应,这是许多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达到的美妙结果。也正因如此,我们从公共艺术团体,到开始与朝阳门街道合作,以“多元共治”和“使年轻群体回归社区”为目的,开启了27院儿项目联合社会多方力量的可持续运营尝试。
27号院儿。图片致谢北京ONE
我们开启胡同主义系列研究的初衷主要有两方面。最早是想寻找一种更贴近人的,看待建筑的方式,当时我们受到日本建筑设计师贝岛桃代和塚本由晴(犬吠工作室)的启发,试图开始用民族志的方法做建筑研究。
可以和大家讲解下民族志研究方法吗?
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在实地调研并参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基础上,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看待和分析内容。我们在想,这是否是一种可以参考的方法论?另一方面,“胡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肌理,其本身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它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厚重历史底蕴的社区形式,给人的空间体验和氛围感受非常亲切、生活化,有 “回家的感觉” 。在胡同中,人和时空节奏非常缓慢,与高度发展的现代都市产生巨大反差,给人“时空转换”的体验。作为建筑师,我们十分好奇这些特别的体验是否与胡同的物理空间有关?是否是胡同空间的尺度感造成的?带着这些好奇,我们开启了胡同主义的研究。
胡同的日常。© Reflex-arc
#艺术连接着人与空间
在社区艺术实践中,你们怎么看待艺术、人与空间的联系?
我们发现居住在空间中的人和空间本身是互相影响的。人人都可以是居住空间的建筑师。我们在研究胡同空间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胡同空间的特殊氛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空间居住者不得以的种种个人化的改造。空间的局促迫使居住者不得不通过各种小建设、小妙招去扩充居住环境。因此胡同中充满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细节,形成自然生发的丰富景观,使得胡同空间极具生活气息。而户型固定的商品房往往没有这种改动空间,虽然比胡同生活便捷得多,但居住者也同时被户型框住,不再拥有思考自己空间需求的权利,亦失去了审视自己自我需求的敏感度。
胡同重叠海报,2019 Hutong Juxtaposition poster, 2019 © Reflex-arc
作为建筑师,这对我们的启发是:空间的有限给创造力提出挑战,限制会激发想象力。这是人与空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我们在制作胡同重叠绘本的过程中接触了胡同中生活的各层级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的本地居民、上班族、外来务工人员、文艺青年们等等。各个层级的人对于空间和生活的需求各不相同。这无疑给胡同的建设和改造带来了挑战。
文艺青年的故事 Young man's story © Reflex-arc
艺术与社区是互相给养的。社区是地缘与精神概念的融合和重叠。我们认为“关系”是当下艺术实践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约瑟夫·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法国的伯瑞奥德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关系美学概念。这一类艺术家相比作品的创造者,更类似于服务者。艺术给予观众全新的体验和使用艺术的权力,相比作品,更接近“活动”。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区空间。我们的许多项目都着重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区空间的关系。
例如“当我像你一样”项目,我们招募年轻人和社区的老年人居民见面结对子,共同度过一天,体验对方的生活。这个项目打破了一个传统认知偏见的结论:年轻人与老人的活动不一定是年轻人帮助老年人,而是互相学习。年轻人向老人展现新生活新观点的同时,也向老年人学到了许多严肃的人生哲学话题。例如对衰老和死亡恐惧的讨论。
公共艺术项目“当我像你一样”活动现场 图片致谢北京ONE
北京城市规划的特点,让胡同成了串联起人与艺术的重要链接途径,那么Assemble在其他国家,其他城市的项目又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呢?
不同城市不同项目是对效果或者说成功与否有不同标准的,假如我们在利物浦做的不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普遍的启发去运用到下一个项目上。但我们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最好的方案都是充满独特性的,它来自于深入的沟通,甚至是朝夕相处培养出的默契。总得来说,我们工作最感兴趣的是建筑工地作为民主空间这一概念。
团队成员工作的身影 © Assemble
比如我们的首个项目,是在废弃加油站上改造了一座公共电影院,名叫“电影加油站”,这座影院是由一百多人亲手建造的,全部是废弃和廉价材料回收利用。幕布使用了盖屋顶的材料,折叠椅是脚手架板材制作,休息室的桌椅则来自于学校。我们把自己更看做是协调者,协调空间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Assemble首个项目“电影加油站(The Cineroleum)” © Morley von Sternberg
#艺术创造着线下交流的机会
疫情为艺术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改变。线上的分享和交流及艺术表达变得越来越普遍。你们如何看待艺术的线上发展?
网络发展固然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但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仍不可替代。我们的工作每天都是和鲜活的人打交道,因此我们对于面对面交流的未来持乐观态度。长远看,线下的艺术体验和艺术交流仍将十分重要。疫情隔离使得线下的沟通机会变得充满限制,但也使人们意识到,曾司空见惯的物理世界交流是如此宝贵的体验。这会使观众和艺术家都更加珍视线下交流的机会。这种被剥夺而产生的珍惜会促进对人与人、人与空间的联结。
27号院儿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主题日,将国际文化引入并与本土融合。图片致谢BLACK EXPO
互联网的发展使线上媒介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互联网与物理空间的区别在于,互联网是点对点沟通,非常高效,而物理空间是散点传播的,充满着随机性。一方面,互联网的便利会限制现实生活的随机性。线下生活的不确定正是生活的美妙之处,是生活的“精髓”。我们认为线下的交流是必要的。在线上沟通往往是身处熟悉的物理空间中,这种社交是单一知觉的。相较之下,当你走出家门,来到其他场所,与不同的空间和人相遇,周边物理环境的改变也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新的感官体验,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表达。毕竟苏州园林的一步一景这类现场的体验,是无法在线上完成的,而建筑对人的身体知觉的激发和触动也是我们建筑师工作的核心。
线下活动“City Walker”。© Reflex-arc
另一方面,互联网又可以通过高效传播使线下的空间、事件收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线上媒介发展是客观趋势,接受的同时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线上是途径和媒介,而非最终的形态。
胡同会客厅 © Reflex-arc
#艺术给予人与人互动的力量
聊聊未来。你们认为未来的艺术和艺术实践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后商业时代,跨学科协作是未来艺术创作发展的趋势。不管是从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还是从艺术与设计发展趋势来看,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可以解决本学科内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打破学术壁垒的跨界实践则使触角伸到更远。例如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跨学科是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不再局限于对接单一企业客户,而更多的关注使用者本身,在沟通中引发思考,启发建筑空间的进一步实践,设计师也在对话中不断学习,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未来的设计会越来越从超级明星设计师和其个人审美引领风向转变为更多地触碰、对话、解决社会现实议题与挑战。设计师和艺术家应更富有社会责任感,在表达与交流中引起反思。
展览胡同主义- 北京的城市之屋 © Reflex-arc
展览胡同主义- 北京的城市之屋 © Reflex-arc
后疫情时代,艺术的珍贵在于给予人与人互动的力量。艺术将越来越深入生活纹理,艺术参与的人群也将扩大为更广泛的人群和更多元的层级。驻地项目管理也是共创者,这也引发了创作者在机构之外对如何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关注。这也是未来艺术创作将不断被讨论的议题。
过往活动现场 图片致谢北京ONE
我们认为团体的多元化和协作的民主性是未来实践的一个方向。另外,对于设计来讲,在空间中进行的项目和活动与设计本身同等重要,一座建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包容内部的行为活动的。
© Assemble
当代艺术发展至今,艺术的边界在被不断拓宽。信息化高度发展,线上沟通已是大势所趋,但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依然需要真诚的沟通。U2相信艺术将成为未来世代人人共享的沟通媒介。U2希望未来艺术能深入更广泛的群体,用艺术链接起人、空间与我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