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资超亿元,固态电池可量产,这家苏州创企做到了|甲子苏州

八度 甲子苏州
2024-09-17

一心奔向产业化。‍‍

作者 | 八度


要说上半年最出圈的一个科技板块,“固态电池”定是榜上有名:它让新能源股市迎来久违的反弹,只要业务和固态电池沾边,资本都极为青睐。


固态电池的名号在今年被叫得响当当,有人称其为电池界的“核武器”,也有人誉它为新能源时代的“圣杯”:在续航里程和安全性上,固态电池能够超越现有电池技术。


近期,「甲子苏州」获得独家消息,苏州固态电池企业合源锂创完成亿元级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知名锂电产业上市公司联合淮安国资投资,包括瑞泰新材(301238)、天弘激光(430549)、淮安市金融发展集团、淮安名城控股集团、深圳融昱资本等。


公司仅仅成立一年多,但产业化进程迅速:自2023年1月注册成立以来,短短半年便完成了百兆瓦级中试线的建设,并在一年内完成了固态电池产品的送测工作。今年2月,公司又奠基了10GWh的固态电池智慧工厂,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投入生产。


从横向对比来看,苏州这家企业颇有种奋起直追的态势,仅用不到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固态电池研发、中试及量产建设等里程碑。


量产、工程化、产业化,这些关键词是刻在合源锂创的创始基因里的。在和「甲子苏州」对话1个小时的过程中,公司创始人刘敏提到30次量产、15次产业化,这也正是他创业的初衷和契机。他反复强调“固态电池经过许多科学家前辈及同行的长期努力,其产业化、商业化的契机已到。”


80后的刘敏,曾任东风汽车集团技术中心固态电池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功推出全球首个车规级高比能固态电池示范运营项目,从硕博算起,他深耕固态电池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已有12年。


这12年,从行业的前期探索走到产业化的日趋明朗,刘敏认为,开始创业的2023年,是真正的恰逢其时。


合源锂创刘敏,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1.突围第一年‍‍‍‍‍‍‍‍‍‍‍‍‍‍‍

从硕博连读的5年固态电解质材料基础技术研究,再到担任东风汽车集团技术中心固态电池技术负责人,刘敏一直在固态电池的道路上深耕细作,其工作重心逐步从固态电池材料科研转移到了固态电芯及系统总成的工程化技术及产业化。


在东风汽车,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搭建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平台。


经过5年的研究开发,刘敏在2022年带着团队将车规级固态电池成功导入东风电动汽车,这是国内首款获得免税许可的固态电池乘用车——东风风神E70系列,这在国内打响了固态电池产业化“第一枪”。


“我们看到了机会,又亲手创造了机会。”刘敏回忆起这个标志性时刻,仍然很激动,“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及产业合作方是业内首个把搭载自研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小批量交付到客户手里的团队。”


为什么一定要做固态电池?


提高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同时兼顾长寿命、不增加额外成本,是其最核心的原因。


刘敏介绍,合源锂创第一代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传统液态电池可提高40%以上,未来将基于新的材料体系不断迭代提升。


这意味着,采用固态电池技术方案的整车续航里程可以提升1.4倍,或者同样续航里程车型的重量可以大幅下降,有效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


此外,固态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固态电池减少甚至取消了电解液的使用,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合源锂创的固态电池已经通过了针刺测试,具备本征安全性,提高电池安全性。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底层逻辑,刘敏坚信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当下可触。


“当年我们交付了50辆东风汽车E70系列的固态电池车辆,从核心的关键材料、关键工艺技术,再到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端,我们觉得整个产业的成熟度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即将迎来产业化的重大契机,所以决定出来创业。”刘敏回忆。


2023年1月,合源锂创带着固态电池工程化的基因诞生。


不同于许多早期出自科研院所的固态电池团队,合源锂创的创始团队更多来自产业链应用端,即新能源汽车的固态电池技术平台,因此在固态电池的工程化、产业化推进上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更加注重全价值链的量产交付与落地。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家“一心奔向产业化”的创业公司。



2.择一条渐进路线

在刘敏看来,固态电池与其说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技术平台。


这个技术平台可以在现有的液态电池产品基础上,引入固态化技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以储能平台为例,通过在现有的磷酸铁锂电池中导入固态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储能产品的安全特性及循环次数。在新能源汽车平台上,采用固态化技术可以使现有的三元电池、高比能电池更加安全使用。


而在当前火热的低空经济领域,利用高比能固态电池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低温性能,从而增加飞行器的续航里程、载重能力以及环境适应性。


这样,固态电池也就从一个产品的角色走入了一个技术赋能的角色,这也是合源锂创在固态电池中的渐进式路线。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并不只是简单地实现技术突破或电池产品本身的指标突破,而是打出一整套组合拳:从材料技术、工艺技术到装备技术,到量产目标都需突破。


在这个背景下,刘敏希望在合源锂创发展初期,能够快速建立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生态。毕竟,一个电池中涉及到的上游材料就几十个,只有与上下游生态伙伴一同发展,才能更高效地行走。


而合源锂创将会做聚焦,首先聚焦于固态电池核心工艺的开发。在液态电池的基础上,合源锂创融合了多个新的工序和新的装备开发;


其次聚焦于在众多材料中布局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开发。这一点是液态电池所不具备的供应链,也可能是整个固态电池供应链中新增的核心部分。所以合源锂创会与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联合,针对固态电池的正极、负极、电极液等适配性进行优化和开发补充。


“我们的固态电池研发,可以理解成是在液态电池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从科学理论到工程实践,都是可以实现的。目前,我们开发的高性能固态电池产品,即将实现规模化量产。”刘敏说道。



3.一个新的应用场景

有了技术,固态电池最先大规模应用的场景在哪里?


合源锂创瞄准的方向是:无人机、无人船等AI动力市场,低空经济市场,以及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市场。


刘敏透露,最近工业无人机、飞行汽车的固态电池送样非常多。


由于苏州本身就是低空经济的核心示范应用基地,地域性政策和经济支持为固态电池技术的赋能提供了绝佳机会。


低空经济构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赛道,涵盖了载人物流、巡检等一系列应用场景。随着低空新时代的到来,这些应用场景将会得到拓展。低空经济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核心原因在于国家去年发布的空域管理政策,该政策面向6千米以内的空域释放了权限,从而催生了一系列的应用场景。


在这一背景下,续航里程和安全的载重能力成为低空经济领域需要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而这,正是固态电池的“舞台”。


例如,无论是物流运输还是人员运输,都需要考虑无人机的载重量。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电池能量的多少,即无人机能够搭载的电池能量越大,续航里程和载重能力就越强。因此,固态电池在这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鉴于固态电池能够满足续航里程和安全的载重能力的需求,预计未来在这一领域产生的固态电池应用规模将相当可观,达到万亿级以上的规模。


目前,合源锂创已经通过国家标准认证,并面向无人机推出了高性能固态电池,以增强其续航及安全载重能力。


这是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也是合源锂创固态电池的一大用武之地。


在面对低空飞行器纯电动和油电混动两种驱动场景时,合源锂创分别定义了符合纯电飞行需求的长续航高安全的能量型电池产品和高安全高倍率的功率型电池产品。


刘敏预测,今年,大多数eVTOL都处于试飞阶段,因此可能会在明后年开始有一些小规模的上机应用。而到了2028年或2029年左右,预计会迎来固态电池在eVTOL上规模化应用的效率提升。


在刘敏看来,固态电池不管是从产业基础还是技术、产品,它不是一个未来很遥远的产品,而是在当下即具备量产能力。


然而,尽管技术层面已接近成熟,固态电池在应用层面的完善和规模化量产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性能固态电池车辆的市场销售情况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本身也在经历转型,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这表明,尽管固态电池技术已准备好,但市场接受度和销售渠道的建立还需要时间来逐步发展。


其次,围绕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成本控制和未来供应的稳定性是另外两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目前,行业正在努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以支持固态电池的广泛采用。


因此,包括合源锂创在内的固态电池制造商,正在积极开展市场端的客户服务工作,以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并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些努力,固态电池的量产和应用将逐步从理论走向现实,为能源存储和动力电池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封面图:摄图AI;文中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END.


甲子光年苏州地方站负责人 曹娅
电话同微信:13520512160




扫码二维码关注甲子苏州

喜欢就设个星标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甲子苏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