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生还是不生?
大家好呀!
说实话这么长时间没见大家还挺想念和你们晚上唠嗑的时光的,这才8天而已,我都已经在思考如果生完二胎是不是会有很长时间没法和大家聊天该怎么办的问题
对了,虽然有不少读者在留言里看到我有老二的消息了,但还是正式在文章里和大家汇报一下,我怀二胎了,现在都6个月了。
可能大家觉得很欣喜,但其实我自己还好,因为我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就我自己而言,是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的想要二胎的,而且甚至我还想再来个老三什么的。
很早之前就有读者问我要不要二胎以及普通家庭决定要不要二胎的考虑因素是什么,正好今天和大家唠唠嗑,填一下这个坑。
关于要不要孩子,以及要几个孩子,我自己是有一个逻辑顺序的。
首先,我要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怀孕一定是自己做出来的选择。
你怀孕就是因为自己想要一个孩子,你觉得自己有能力去拥有多一个孩子的生活(无论头胎还是二胎),要孩子的决定性原因绝对不是因为妈妈或者公婆催,或者为了维系婚姻生活,或者说为了孩子不寂寞。
做出“生育”这个决定的核心原因有且必须是你自己。
这是生育自由的终极意义。
一个女人生不生孩子,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孩子,都属于自己要决定的范畴,自己做出了决定,就要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不要让任何人来给你决定性的意见,参考可以。如果此时,你有一个哪怕和你有不同意见但是能够与你理性沟通的老公,那恭喜你,这条婚姻之路至少在这个层面是有战友的。
在这个决定上面,我们必须要“自私且自利”,否则将来你的所有的困难和问题,你都有可能会把它推到别人身上:去怪“当初是你让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我并不想要”;
或者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初我根本就不想要你,你出生给我带来很多的麻烦”,这是对孩子、对自己都非常有伤害性的做法。
木心说过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在百转柔肠间,一天天地冷酷起来”。你可以和善,可以体贴,可以照顾到其他人的情绪,但和善、体贴和照顾他人的前提是先照顾好自己,就像飞机失事时,你永远要先带上自己的氧气面罩再帮助其他人一样,生育也是一样。
第二,当自己决定想要一个孩子的时候,那你还需要考虑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能够在多大程度内得到解决,就是生育的基本条件(注意,不是完美的条件,是基本条件),比如说:
将来孩子出生之后,谁来带孩子,是找保姆还是找父母,还是说自己亲力亲为?
找保姆的话经济条件是不是足够负担?这个钱怎么出?自己和老公各自负担多少?
老人带的话和他们长期相处的难度怎么样?
自己辞职带的话,家庭(老公和老人)是否会认可你为家庭付出的努力?你能够争取到怎样的支持?
切记:
如果老公或者公婆露出“生孩子谁不会,哪个女人不生孩子”这样的态度和语气,你一定要注意了,绝对不能一开始就默认这样的事实,忍气吞声,指望未来靠默默的付出来换取支持。一开始你没有争取,后来大概率就更不会有。
想认真养育好孩子女性付出的绝对比男性多,为了你之后的路好走,从开始就必须平等协商男方应该做什么,这是夫妻双方的责任,而不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
在争取的过程中,记住平等和尊重,很多女性之所以给人留下胡搅蛮缠不好沟通的印象,其实是不太懂得交流,关于怎么交流,复习一下这篇旧文《那些不会“好好说话”的人还有救吗?》
以上这些实际的问题都是要去做一个计划和预案的,没有计划和预案,这些问题就很容易打断你养育的节奏,这个节奏被打断就跟玩跳舞机没有踩准节奏一样的道理,你如果节奏踩的对,越跳分数越高;而如果节奏没踩对,甚至是完全错位的,那即便很努力,也会越跳越累,最后还得不到什么分。
以上这些,无论是头胎还是二胎都是同理。
当然咱们的读者可能就没有太大机会去做何时生育头胎的决定了,所以你更要教育孩子。
如果是女孩子,要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以及甄别好爱情、好男人的能力。
一个女孩,遇到一个渣男,又没有自立能力,最后还生育了一个孩子,大概率人生会极度惨淡,少数人能够浴火重生,但一定会非常辛苦,脱一层皮。
怎么养育女孩,这里挖个坑,以后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是男孩子,妈妈在家里的地位就很重要,妈妈是否被认可,是否被尊重,决定了孩子将来会不会尊重女性,会不会打心眼里认可未来妻子为家庭的贡献。
当你满足了前两个条件,决定生孩子并且生完孩子之后,我建议你一定要去系统的学习育儿知识,而不是指望靠碎片化的时间。
在创业圈,大家都会聊一个事实:想要做出一家伟大公司,应该遵循一些规律和常识。
养孩子同理。想要调度出一个孩子的真正天赋和优势,父母也必须遵循一些规律和常识。而且,这种规律和常识,已经被很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做过大样本的探究,你只需要去了解即可。
对儿童心理、性格、大脑发育只要有一个相对模糊的系统了解,你在养育的时候就不会有盲人摸象的迷茫感。而且你一旦学会顺着孩子的发育特点来,就跟顺风行走一样轻松,很多时候甚至都不需要自己用力,就能朝往你想要的方向。
大家闭眼想像下逆风行走和顺风行走的感觉,就是你有正确系统和没有正确系统的状态。
如果只是东看一篇文章,西看一篇文章,这些文章之间的观点有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它会让你无所适从,所以与其花这些时间去研究那些可能会互相冲突的东西,还不如花时间去完善自己的系统。
我生老大之前,真的没有觉得我喜欢孩子,但是在和老大相处,并且越发了解儿童的情况下,我逐渐变得非常喜欢孩子,继而连带着喜欢很多其他人的孩子,看不得他们被错误的养育观带偏离的方向,才从投资转行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教育行业。
关于系统了解孩子的书单,我也已经在整理了,继续挖个坑,过段时间来填。
如果前三个条件满足,那么我会建议你生两个。划重点!!“前三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我特别怕大家不看前言后语去理解文章。
我自己就是,而且我其实觉得想要多个,老三老四都可以,哈哈。
为什么前三个条件满足,建议生两个呢?
首先,我自己很喜欢孩子。刨除感情成分,用理性来分析的话,一看经济学,二看统计学。
用经济学来看,你养育孩子而建立的知识体系,就像是花时间打造了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如果这台机器只生产一个产品,那这个产品的成本就很高;如果你生产两个产品,那其实就是在摊薄成本。
用统计学来看,有一个概念叫做“大数定律”,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什么意思呢,大白话说就是你抛一枚硬币,抛成千上万次,就会发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
但如果你只抛2次,有可能2次都是正面朝上,也即,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00%。
这明显是有误差的对吧?
应用到孩子身上,也是同理。
只生一个孩子随机性太大,要是两个学渣爸妈生出来一个学霸,那皆大欢喜。但是两个学霸生出来一个学渣,内心就很痛苦了。虽然你不可能像抛硬币那样生一堆孩子,但是多生一个,就增加了用次数对抗极端随机性的机会和可能性。
有句俗话说:三代出贵族,是有道理的。因为整个家族系统,不停的把更优秀的成员和后代往上托举才有可能形成进化的合力,而我们都知道进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多样性。就算同样的爹妈生爹妈养,总有争气的娃,也有不靠谱的娃。
这个规律吧,富人其实都很清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有钱家庭多生几个,不是他们有钱任性,其中有很大理性的成分在。
中产很痛苦,生一个就已经不堪重负,因为或多或少的,中产的消费观和教育观有问题,他们习惯于为一个孩子倾尽所有,牺牲掉了几乎全部的家庭生活,那再来一个简直是火上浇油。
底层民众养育孩子没有那么精细,在许多农村地区还仍然存在多生一个多一个免费劳力的现象,所以底层民众生两个的会多一些。
那从整个社会形态的演化上来说,只要富人自己不作死,通常情况下后代情形是乐观的,甚至会出现父亲小富,儿子巨富的现象,特朗普家族就很典型。
被洗牌的是中产和底层,中产可能会下滑,底层可能会向上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看社会结构性改造出现的大机会,二也有部分是数量与随机性之间的较量。
你看,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聊过经济问题,也没有聊过为了老大不寂寞而生二胎的“主流”想法。
因为在我看来,经济问题重要也不重要。其实前面三个条件达成,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我在文章里也一直帮大家拆穿各种消费主义的套路,就是希望让大家知道,很多商家忽悠家长必须买单的钱,是没必要花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条件越充裕,能够带给孩子的资源会更多样性。而经济条件不充裕,就需要在甄别信息上花更多的时间,关键是,很多人还缺乏这种信息甄别的能力。
为了老大不寂寞生二胎,我觉得这个想法看似伟大,但其实严重偏离生育自由的本质。生育自由是女性自发的想要,而不是为了什么其他人。
有一个定律叫做“奥卡姆剃刀定律”,说的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即“简单有效原理”。
想要老大不寂寞,实现的方法很多,多去和孩子朋友家庭社交,多鼓励孩子找小伙伴玩,用这样简单有效的方式能实现的,就“勿增实体”,非要靠一个很复杂很系统的方式——“生二胎”来实现,毫无必要。
而且以这个理由生了“二胎”,很容易在无形中对老大进行负罪感的输出:你看看,妈妈生弟弟/妹妹,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能不让着点ta呢?
这种有意识无意识的“压迫”,实在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
前几天还有一个读者留言说,想要二胎是不是因为想要避开带老大时进的坑。
像这种观点我也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的,带老大时踩的坑,如果你已经决定想要老二了,那在养育老二的时候尽量避免就行了,这就属于前面所说的迭代系统,从而“摊薄成本”。
但是“想要避坑”绝对不能成为想要老二的理由,尤其是主要理由。这对老二尤其不公平,这种理由的潜意识是拿老二的人生作为老大的“复写版”,你在老二身上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去弥补教养老大的遗憾,最终就很容易心魔,你不想承认两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可能有不同的个性、追求和爱好,于是又会形成一种有意识无意识的压迫。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不要生孩子,生几个,何时生,核心因素就是妈妈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为了这,为了那。
好像一不小心又写成长文了,看到这里的朋友们,点个再看吧!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生孩子(头胎or二胎)的心路历程或者困惑困难,来和诞姐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