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薪家庭养娃最大的坎,钱恰恰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诞姐 诞视 2022-10-24


这几天发文,从后台的留言里,我就能明显看出来两种家长,一种是你说啥他都说“有钱人怎样怎样有机会,我们怎样怎样没机会”,然后你说的任何可以怎样提高自己竞争优势和教育水平的方法都选择性忽略,他们就揪住自己没钱没资源抱怨政策。


我就纳闷了,如果有钱有资源在他们眼里真的那么重要,那就靠自己的双手去赚啊,又没人拉着他们绑着他们不许他们去赚钱。


这种家长的心态,其实才是真正拖孩子后腿的。


穷孩子最大的坎,不是穷,而是习得性无助带来的抱怨和躺平。而这种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是继承的父母。


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也说过一个类似的观察,他说:


同样是条件不好的家庭,如果遇到了需要做某件事却又没有钱的困境时,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走向。


第一种走向是,这个家庭看到财务条件不支持,就觉得这件事虽然好、虽然重要,但是是做不成的,就此放弃。


第二种走向是,这个看到这件事确实很有价值、很重要,那么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想方设法把这件事做成。


清崎说,这就是穷爸爸和富爸爸的区别


放到教育上面,你看看是不是同样存在穷爸爸和富爸爸的心态?


穷爸爸说,现在政策对穷人越来越不友好了,我做不到。


富爸爸说,现在政策要求提高父母的素质,提高父母的眼界和见识,我得想想怎样才能做到。



有一本书叫做《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的作者万斯,生长在美国一个没落的社区,他后来一步步考上耶鲁大学法学院,从而突破了阶层实现了向上流动。


万斯说他们社区里的人(包括他自己的家庭)都有一种共识,他们眼里,成功的人要么靠运气:他们出生在富贵人家,有各种特权;要么是天才,生下来脑子就好使。


所以当万斯申请上耶鲁法学院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打电话给他,说你是不是造假了?



在他们眼里,一个普通人根本不可能通过努力考上好大学,或者找到好工作,如果找到了,那一定是作弊或者就是撞大运了。


万斯还举例说,他有一位邻居一生都拿着政府的贫穷救助,既不勤劳也不努力,一辈子都没有认真工作过,但是她却一直在抱怨:美国体制有大问题,像自己这么勤劳的人根本得不到需要的帮助。


万斯曾经在暑假去打工,工作内容是搬地砖。


一箱地砖重8-12斤,工作就是把地砖搬到货板上,为运走做准备。


这样一份体力工作,老员工年收入可以到达32000美元(差不多25万人民币),并且美国有劳工法,所以这份工作相当稳定。


万斯有一个工友叫做Bob,他当时19岁,有一个怀孕的女友。


公司经理非常体贴地给了他女友也找了一份接听电话的行政工作。


然而,他和他女友的工作表现都非常糟糕。


万斯说,他女友差不多每隔两天就要逃一天班,而且从不预先通知,而Bob则是长期迟到。


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上3~4次厕所,一去就是半小时以上。以至于万斯说他们发明了一个游戏,就是当Bob去上厕所的时候,他们就会定上计时器,然后每个重要的“里程碑”都会在仓库两端互相喊叫——“35分钟了!”“45分钟了!”“1小时啦!”


最终,Bob被解雇了。


被解雇时,他对着经理怒斥道:“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你不知道我有一个怀孕的女友吗?”


万斯说,在地砖公司工作的短短时间,他遇到了不止一个像Bob的人,他们在工作中各种摸鱼,偷懒,最后丢掉工作的时候,还深深的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的身上缺乏主观能动性,总是认为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掌控很少,总是想要责怪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这种人在中国也挺常见的吧?


孩子成绩不好,都是富人垄断了教育……


自己升迁无望,我们老板太黑了……


被炒鱿鱼,这帮孙子太不是人了……


这是为什么万斯犀利的指出,“穷父母”很早就学会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令人不安的真相,他们无法正视自己,所以经常情绪失控,毒舌仇富。


而这种习得性无助的悲观绝望,从来都是代代相传的,所以这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摆脱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条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


真的,万斯的话是值得警惕的。


因为,美国曾经流行躺平学的时候,恰恰是美国发展最迅猛的一段时间,机会层出不穷,然而很多人在躺平中错过了整整一个时代。


但话又说回来,这不是“穷人”本来生性如此,而是因为“穷人”被社会毒打的最厉害,他们可能曾经努力过,但有可能努力的方法不对,也可能努力的时机不对,也可能确实遇到了不公平。


我曾经在大学期间实习的时候,也是各种被“压榨”。


3000元一个月的工资必须使用出8000元正式员工的价值,不然就亏了;


后来在律所上班的时候,也会遇到把活分配给你把功劳全揽了的上级……


这个时候很容易泄气,因为努力似乎总不被看见,似乎自己总是被欺负的那一个。


总之,当努力没有效果的时候,就很容易泄气,无论努力不努力,都一个样,那还不如躺平呢,顺便抱怨一下现行制度,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最后又会反过来加剧困境,就像陷在沼泽地一样,怎么也爬不出来。


习得性无助我原来在文章里写过好几回了,再来复习一下这个塞利格曼这个狗的实验。


在实验中,狗被放在中间有障碍的笼子里,对狗站着的地方实施低压电击,这些狗都能跳过障碍物躲避电击。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狗被拴上了链子,当电击时,狗和上一个阶段一样,也会试图跳过障碍。但是因为这一次被拴上了链子,他们跳不过去了。所以尝试几次后,他们就不跳了,而是继续呆在原地被电击。


在实验的第三阶段,这些狗身上栓的链子被去掉了。再次电击时,他们本来可以像实验第一阶段那样跳过障碍,躲避电击。然而他们却不做任何尝试了,呆在被电击的地方无助的呻吟。


这些狗本可以拯救自己,却已经被习得性无助征服了。



一个人在社会里混,也会不停的遇到放障碍或者撤障碍的问题。


而且不止穷人会遇到人为设置的障碍,富人也是如此,富人在一点点变富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其实只会多不会少。


大企业家曹德旺在他的《心若菩提》里写,当自己开厂成功赚到钱的时候,就有人眼红举报他说侵吞国家资产,自己过去的心血差点被一抢而空,但是他没有放弃,就是不停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化解问题,最终也就熬出来了。


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在《鞋狗》一书中也写到,自己当初创业刚刚做大的时候,遇到银行给自己断贷差点熬不下去的情况,遇到合作伙伴背信弃义在背后搞小人的做法,同样的,也是各种想办法,各种拼命,最后化解了危机。


再比如企业家“网红”马斯克,基本上就是在死过一次又一次的边缘被拉回来的。


曹德旺,菲尔奈特和马斯克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不被习得性无助困住、不屈服于命运的穷人最终都不会是穷人;


而所谓的“穷人”都是被习得性无助筛选出来的人。


斯宾诺莎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想做,你会找一个借口,如果你想做,你会找一个方法。”


所以无论如何遇挫,从每一次挫折中复盘,吸取经验教训,碰壁,纠偏,屡败屡战的人,才会吃到这个时代的红利,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境遇的不同,一个人所面对的障碍总会像实验里狗面临的障碍那样被撤掉的,最怕的是自己丢了心气儿。


作为父母,即便自己一辈子就这么固定了,改变无望,也要学着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也千万要给孩子传递“努力可以改变一切”的乐观精神。


前面写的那个万斯,他之所以没有跟自己的同社区人一样被习得性无助困住,是因为他说,从小他的祖父母就一直不停的教导他:


“我们的国家处在最好最伟大的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人生,而这一教导就成了童年的指路明灯。每次处境艰难的时候我相信明天会更好,因为我生活的国家可以让我做出别人尚未做出的正确选择。”


他的祖父母也一直身体力行的尽量少的抱怨,而尽量多的去做事,去改变。


当下的中国,也正是这样的状态。凡事抱怨外界自己心里是爽了,但真正祸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