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衣裳,与时偕行——从各朝代服饰颜色搭配上,品古典配色蕴藏之柔美
*宋·赵佶摹张萱《捣练图》
色彩是汉服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制、纹饰一起构成了汉服审美的基础。与现代服饰的色彩张扬个性不同,汉服的用色更富有艺术性和哲学性,追求沉静、雅致、婉妙、中和的美感,也要符合五行五色的宇宙观和礼制规划的秩序。这使得历代汉服的色调在官学礼制的影响下发展,又在华夏传统追求天地人和、素雅沉静的格调中相统一。
因此,我们看起来古人服饰的色彩中,不会显得浮躁、花哨,而是耐人观看的,参差错落中有和谐,雍容端庄中有意趣。从夏商周起,经汉、唐、宋、元、明、清各代发展,汉服犹如汉字一般,虽在样式上有演变,但其中的文化精髓却一脉相承。纵览汉服演变,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一、汉朝
赤——承楚文化
楚人自认高阳(即炎帝)之后,故特别重视赤色。因为楚人对赤色的信仰,所以汉高祖刘邦以赤帝子斩白帝子的传说,让人们相信他是赤龙之尊,靠着楚人对赤色的信仰,使楚人的军心凝聚在一起,所以汉初服色尚赤。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绝大多数丝织品中,无论是服饰还是单幅丝织品,红色几乎在每一件中都有运用。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长寿绣复原(蒋玉秋老师供图)
汉代女服讲究“深厚雄大,古朴沉静,壮丽典雅”,主要色彩为黑、赤、黄,分别对应黑-黄老无为,赤-承楚文化,黄-以土胜水,红黄和黑色呈现极大的色彩明度纯度的对比。汉初,受到秦的审美文化影响,当时仍旧以黑为尊,因此黑色在汉初也仍旧是“帝王色”。
二、唐朝
*《步辇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朝中前期服装配色
*唐朝中晚期服装配色
唐代女服偏好奢华艳丽,以石榴色和间色尤为突出。由于人们更加崇尚自由和开放,因此衣饰上也更注重自我的表现,从各类画作也可看出当时衣服颜色变得鲜艳明快,风格也更加大胆。初唐时由于还有汉代的影子,女装色彩较为素淡,追求一种天然、率真的色彩意境,衣服样式虽然变得秀美,但精致中也还有着简朴的影子;而到了中后期,褐色、蓝色、青色成为社会的主流色彩,配饰也越加繁多,可见其时代特征从简朴向追求奢华的变化。
三、宋朝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宋朝,你会选择什么?
是釉上等烟雨的天青色,是绢纸托古朴的棕黄色,还是的女子着嫁衣的草绿色。
是不是选择困难症都要犯了?
宋代的色彩美学即便是千年之后,也仍然与今人审美很契合,很值得我们借鉴。因为无论哪一种颜色都很经典!
*左图为宋代出土文物修复图
宋代女服则更具小家碧玉的气质,在词中宋代染织业排在首位的颜色天水碧,是一种非常淡雅的颜色。宋代的美学观点趋于纤弱、拘谨,体现在服饰上则呈现独特的理性之美:风格趋于修长、纤细、朴素无华,色彩质朴而纯粹,宋服色彩淡雅,但却绝不单一。
四、元朝流行色
*元 印金花卉绫长袍
*元 云肩织金锦辫线袍(局部)
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五、明朝
*明 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夫人陶氏画像
图中陶氏着便服,身着竖领浅灰蟒纹大襟袄,下身着蓝色马面裙
在明代初期服饰中,皇后妃嫔礼服着深青色袍衫,上饰龙凤銮蟒等纹样图案,上红下绿,青色纽襻,玉带、金饰;其常服较礼服为简,服真红大袖衫,上织绣龙凤纹,加霞帕和红褙子。明代命妇一品至五品夫人着紫色,六品七品着绯色;其常服长袄多为紫、 绿色,下裳裙色初起流行浅淡,至崇祯初年为素色。
*明 孔府旧藏 现藏于孔子博物馆
民间妇人礼服惟紫施,不用金绣,袍衫止紫、绿、桃红及诸浅淡颜色, 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带用兰绢布”。为了贯彻执行此制度,朱元璋又制定了《大明律》中“服舍违式”的条例,对服饰僭越的行为进行严惩 。
六、清朝
*清 漳绒百蝶纹女夹袄
清代早期的女子服装颜色较为素净淡雅,尤其满族女子的袍服颜色多以深色为主,这一方面是由于清人入关之初战乱未平,染织生产条件有限,女子服装颜色并无太多选择;另一方面早期满族女子服制与男服差别不大,“本朝女服,无异丈夫,公私皆同,可以通用”,其服色自然也不会使用特别鲜艳的颜色。*清 粉紫缎地百子云肩女袍
清代女子服装在色彩装饰上十分注重对比调和的搭配,通过衣料与纹饰、镶边等要素之间不同色相、不同明度色彩的综合运用,实现风格各异的艺术效果。
*清 白地八团花瓶开富贵女袍褂
如衣料为明度较低的深色系,纹饰或镶边中通常会加入较明亮的颜色加以协调,形成端庄沉稳中蕴含富丽的装饰效果。相反,明度或饱和度较高颜色的衣服,则一般以深暗色彩进行搭配,既富明艳之感,又不失典雅韵味。
汉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磁器口后街致力于打造重庆汉服品牌最集中、品类最丰富,集汉服零售、汉服体验与传统文化沟通交流为一体的磁器口汉服街。助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国潮多元业态,传递中国文化的力量。
注:文中所涉图片均为书摘
文献参考
李妙龄[著]《中国历代服饰大观》[M].百龄出版社,1984
黄能馥[著]《中国服饰通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