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史微课堂】中医药传承创新生生不息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前行的勇气、精神、智慧和力量,“健康广东人”公众号推出“党史微课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今天推出第六十二期——《中医药传承创新生生不息》。


盛夏将至,河南南阳温凉河畔一片郁郁葱葱。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仲景故里,考察医圣祠、中草药种植、中药企业发展。此时的南阳,中医药文化传承成绩斐然,林立着73家中医医院、196个乡镇卫生院中医堂、30个综合医院仲景苑、13个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和大量民办中医医疗机构;全市艾草种植超24万亩,产值达7.2亿元……
  
这是全国上下齐心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的一个缩影,更是百年来祖国中医药事业在党的支持下生生不息、锐意进取的一个注脚。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祖国的医学遗产,努力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坚持不懈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提倡用中医药为军民健康服务。1928年,对于刚成立不久的红军医院——红光医院,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专门提到,“医院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从此,注重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医疗卫生模式在革命根据地推开。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1950年8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明确支持中医发展。
  
1955年12月,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的同时,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开学,国家支持下的中医药科研和“西学中”由此发端。后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毕业后即在该院工作,并成为上述研究班第三期学员。
  
改革开放春风吹起,中医药事业开启了振兴发展模式。
  
1982年4月,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在湖南衡阳召开。会议强调“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方针,为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进入21世纪,党中央以及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对中医药工作更加重视,中西医并重成为一以贯之的卫生工作方针。
  
2007年,“中西医并重”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首次全面系统阐明了党和国家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政策。同年6月,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评选表彰30位“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经验的发掘、保护和继承工作有了新的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15年10月,因青蒿素抗疟研究的杰出贡献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呦呦表示:“这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同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陆续出台。从此,国粹发展有了国法的保障,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医药事业走上了传承发展“高速路”。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同期印发。围绕“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行业不断实现着一个又一个新突破。中医药全面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更是其中的最生动实践。
  
疫情初期,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三药三方”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中医药经验和成果又积极参与全球抗疫,中医药抗击疫情的“中国方案”在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一揽子中医药发展支持政策出台。生生不息的中医药,在新时代,再次吹响了奋发的号角。


来源:健康报


更多精彩

全部清零!广东传来重大好消息:全省均为低风险!

广东本土确诊零新增!深圳东莞取消出省管控措施

3岁至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安排来了!广东一地最新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