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长安客》的读后感,写了很多积极的、励志的感受,这一篇我们就要面对现实了,写一下从这本书中看到的一些扎心的真相。
在现代,我们眼中的文人、学者、专家,基本都是纯学术方面的,因为现代社会,文化与政治是两条道,选择其一就只能放弃另一条。 而在古代,这两条路却是共通的,而且对一部分人来说,文化是政治的必经之路,政治是文化的终极目的。 那时的普世价值观,就是男人要想有所做为,就要读书、考试,然后进入国家的权力中枢,通过做官,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那时不像现在,有多重维度的评价体系,在文学、艺术、体育、学术等任何一个领域有所擅长,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道路,但是在唐代不行,唯一的一条被认可的道路就是参加科考,然后做官。 我们所熟知的这些大诗人,除了李白没有参加过科考,没有当过大官,其余的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贺知章、白居易、元稹、柳宗元等都是进士及第,很多人的官位都很高,有的是地方高官,市长、省长的都很正常,在中央的很多也都是皇帝身边的机要大臣。即使李白没当过大官,也曾在皇帝身边风光一时,特意为杨贵妃写诗,杜甫虽然没有及第,也是这些诗人中最落魄的,他的官职也达到过工部员外郎。 虽然我们熟知这些历史人物都是通过他们的诗,但诗在他们所在的社会只是敲门砖,真正让他们在当时的社会获得社会地位的是他们的仕途,也就是说,这些大诗人在唐代真正的身份其实是高官。 这句话听起来不那么舒服,但却是事实。他们大都出身于贵族世家,家族有实力也有眼光,让孩子走读书这条道路。 读书、参加科考,是需要金钱的,首先家里不需要他来养家,只需要心无旁骛读书就行了,考试前需要到京城熟悉环境,拜谒名流,住旅店、混个脸熟都需要钱,有很多屡试不中,还要继续考,有的到三十多岁才考中,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拿的出这笔资金的。 有的家庭世代做官,比如杜甫,他的祖父当时名震京城,他的父亲也是朝廷官员,甚至往上七八代都是当官的,他家可以说是官宦世家,所以当他第一次科考不中时,他根本就没有在意,他并不担心自己没有官做,也不担心自己的生活有没有着落,落第后他还用家里的资助去游泰山,不过杜甫后半生落魄了,那是后话。但起码他的起点是相当高的。 再比如李白,虽然他不能参加科考,政治出身不好,但他父亲是商人,起码不缺钱,能供他游历祖国各地。还有李商隐,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家庭很卑微,父亲才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小小的县令也是官好吧。在《长安三万里》中高适说自己家道中落,但也曾经辉煌过,他爷爷曾经在朝廷立过大功。 真正草根出身的在那个年代,走读书、科考这条路,不是说不可能,是很艰难。 在《长安三万里》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是说考试当天,去考个试交个卷就可以了。 唐代的科考试卷姓名是不封闭的,这就给了批卷官员很大的空间。考官熟悉或印象好的名字,在主观上就比别人赢得了几分。 考生为了增加胜算的机会,一般在考试前半年就要到长安城熟悉环境,住到考场附近的旅店里,打探一下形势,把自己以往最满意的诗文誊抄出来,送给当朝比较有权势的和主管考试的官员,以期混个脸熟、加个印象分。 一些在当时就已经小有名气的诗人,比如王维,在考试前,他的诗就已经被广泛传颂了,当时的玉真公主和玄宗的兄弟歧王已经视他为知己了,有了他俩的举荐,王维后来真的就顺利及第了。还有一些,竟然还内定前几名,这是不是让人很震惊?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啥好惊讶的! 都说进士及第的难度差不多相当于现在考上清北的难度,是的,难度是确定无疑的。有名气、有人脉、有资源,就多了很多加持和底气,他们就相当于在高考前的某一项全国大赛中已经获奖,已经有了十分、二十分的加分,或者直接保送了,而普通人,只能当那个分母了。 文人们是有自己的圈子的。比如李白的好友有孟浩然、杜甫、高适、张旭、吴道子,后来还受到莫逆之交的贺知章的赏识和提携;白居易跟元稹是一生的好友,柳宗元与刘禹锡是知己,他们与白居易也都互为好友,韩愈升高后,提拔了贾岛、孟郊等人,看到这里,中唐的诗人和文人,是不是快凑齐了。 他们首先是仕途上的同道者,又是生活中的好友,诗文只是他们彼此交往中的一个共同的兴趣点、一个工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来文人们都是在同一个圈子里的呀,想想也太正常了,就跟莫言跟余华是好朋友一个道理。 唐代的诗人那么多,上到皇帝下到走卒都可以写诗,全国上下都写诗,但我们记住的诗人为什么就这些呢?为什么我们吟诵的诗就那些呢?我们大抵可以推断,因为他们当了官,所以历史给了他们更多的记录,或许在当时就出版了一些文集、诗集,他们作为政坛人物,他们的诗文更有机会发表和留存下来。 说来说去,这些诗人们,首先是有着良好的家境,要么家族显赫,要么有钱,然后支撑着他们读书、考试、走入仕途,然后呢,在仕途的道路上,他们又彼此联合。换句话说,没有普通老百姓什么事。这个事实残酷吗?不得不说,现实社会从来就是这么现实。
了解了这些,我们是否对他们“刮目相看”呢?但我们似乎并未受此影响,他们的另一层身份,并未妨碍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文人的形象。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身份都会随着时间被掩盖、被忘记,而那些诗篇是不会被忘记的,文化是能永久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