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百度
4
习近平
5
@纽约时间
6
@诉说趣闻
7
百度傻逼
8
bxss.me
9
上海
10
//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百度
4
习近平
5
@纽约时间
6
@诉说趣闻
7
百度傻逼
8
bxss.me
9
上海
10
//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故意按摩让女生“产生欲望”后发生关系,算性侵吗?
洗牌电商圈!阿哲放话全网:挑战抖音所有机制!爆全品类大牌!
阿哲现身评论区,@一修!肉肉痛哭,无限期停播!回应舆论黑料,关闭私信评论区!
登热榜!某牙电母被S,榜一求爱遭拒!柚柚阿哲合体年度走红毯!
小敏感喊话阿哲,出镜抖音!欠钱不还,小白龙再被扒借贷官司!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参考信息第182期文稿:2023年回顾(终章)
Original
马前卒 任冲昊
睡前人间
2024-01-21
点击下图观看视频
大家好,我是小黛,欢迎来到第182期参考信息。鉴于各种原因,今天是2023年回顾的最后一期。
先从科技、工程类说起。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去年这种冲击来得格外大。
基于肠道激素GLP-1研发的药物,在安全有效减肥方面的突破名列前茅,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让患者的体重可减少20%以上。这类原本应该用于糖尿病的药物迅速火爆,甚至一药难求,不少国家要求医生优先供应给糖尿病患者,而非肥胖患者。
短缺一方面因为产能限制,一方面是美国等部分企业开始把新型减肥药踢出员工医保支付范围,因为这支付成本比抗癌药还高。
在GPL-1的先期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生物化学家莫伊索夫,终于在近40年后得到应有认可。2023年9月,《科学》杂志和医疗媒体STAT刊发了她的人物介绍,才开始声名鹊起。
她通过一场持久的法律战,将自己的名字作为共同发明者添加到基础专利中,因此在第一代GLP-1药物销售时获得了一两年收益。不过她的专利早已过期,这波司美格鲁肽的热潮跟她没有关系了。
自从AlphaFold2021年在精准解析蛋白质三维结构上获得突破之后,过去两年,使用AI颠覆已有蛋白设计规则屡有进展。去年1月,《自然》子刊发文,美国加州一家成立三年的初创公司,首次利用类似ChatGPT的蛋白质深度学习语言模型,合成出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质,引爆蛋白质设计革命。
人类对自身的研究越来越深入。2003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成功,但留下许多空白,2022年,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发布,这两次基因主要来源于一个人。去年,美国科学家发布人类“泛基因组”首个草图,包括来自亚非欧美四大洲47人的DNA合集,地域和种族构成更多元化。
英国生物银行发布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库,有望为全球的诊断、治疗和治愈带来变革;英国对10万名新生儿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将成为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
去年还公布了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人类脑细胞图谱,从单细胞层面解析人脑的组织结构;绘制出发育中大脑最详细的基因图谱,揭示可能影响人们患5种疾病的大脑网络,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最全面的人类心脏细胞图谱也绘制出来了。
发展了50年的脑机接口,也在从科幻走向现实。9月,美国FDA终于为马斯克的Neuralink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开了绿灯,数千名志愿者正在排队;斯坦福大学团队在研发的脑机接口装置,能将大脑活动解码为语言,旨在帮助严重瘫痪人群恢复沟通能力。
同样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中国脑虎科技2月首次在术中实现将电极植入人脑,并采集到单个神经元的信号。
5月,北京日报报道《全球首例!北京成功完成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虽然定语很长,但仍然是“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跻身国际领先行列”的一个标志。介入式的成本较低,安全性高,像脑血管支架手术就不需要开颅。但是因为距离神经细胞太远,收集的信号噪音大,发展上限比较低。7月,清华团队开发出一种“入耳式”脑机接口,使用者只需要将传感器插入耳道,即可读取相应脑电波信息。
去年,基因编辑技术在诞生仅仅11年后就走出实验室,CRISPR 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镰状细胞病的治疗,基因疗法新时代来了。
《自然》3月披露日本九州大学林克彦团队在干细胞领域的重磅成果:将雄性小鼠干细胞转化为雌性细胞,并产生功能性卵细胞,这些卵细胞受精后得到的胚胎中,约有1%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5月,英国生育监管部门证实,英国首次使用“三人”生育技术的婴儿已经诞生,体内有来自三个人的DNA,大部分DNA来自父母,另约有0.1%的DNA来自第三位女性捐赠者,这项技术主要用于帮助携带线粒体疾病等罕见遗传性疾病的家庭。第一批婴儿数量可能达到5个。
合成生物学上,11月,三本细胞领域著名科学期刊一口气刊载10篇论文,介绍“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Sc2.0),来自美、中、英等国的团队协作合成了8条全新的酵母染色体,一半天然、一半人工合成的酵母细胞问世。还创新设计并合成一条转运RNA(tRNA)染色体,为创造出完全人工合成的真核细胞迈出了新的一步。
人类是否正在成为自己的“上帝”?
数字领域,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2023年生成式AI“千模大战”,这部分不用多说。由此带动硬件商军备竞赛,芯片商英伟达成为第五家“1万亿美元俱乐部”的美国上市公司。
英伟达创立之初专注于满足游戏玩家对3D游戏的需求,如今成为ChatGPT的动力之源,这种发展路径希望能给国内启示。
量子计算纪录一再被打破,美国IBM推出的127量子处理器,无需进行纠错就可超越经典计算;Quantinuum公司首次在量子处理器上“制造出”任意子,可促进容错量子计算机研发;“原子计算”公司研制出全球首台能运行100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QuEra建造的新型量子计算机拥有迄今数量最多的逻辑量子比特:48个,是此前的10倍多。7月,中国科学家宣布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
日本科学家首次将量子计算机应用于单分子测量,将单磷酸腺苷核苷酸与其他3种核苷酸分子区分开来,证明在基因组分析中大有潜力。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去年超算终于进入百亿亿次级时代。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Frontier成为首台向科学用户开放的百亿亿次级计算机,并在超算500强榜单上三连冠。
中国这几年在顶级超算方面非常低调,不公开,不参与排名。不过无锡国家超算中心、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8月向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戈登·贝尔奖提交了一台新超算的部分数据,披露其具有49230个计算节点、大约1920万个CPU核心。Frontier有869万9904个CPU核心,中国这台超算是它的2.2倍,但是尚不清楚这台超算的具体身份。
能源和环保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注定要留下一笔,经过和产油国利益集团的博弈,最终协议呼吁各国“推进能源系统向脱离所有化石能源的方向转型,在这个关键的十年加速行动,以便在2050年左右实现科学的净零排放”。
这是人类首次针对化石能源约定一个净零目标,化石能源时代就要看到尽头了。
当然,新能源也会像化石能源那样塑造地缘政治格局。德国国际政治和安全事务研究所(SWP)11月发报告《氢能的地缘政治》,指出拥有氢能生产、运输技术的国家,会在新的产业链上分到更多价值,在新的地缘政治中上位。
《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也有“寻找天然氢源的热潮”。21世纪初,俄罗斯发现第一个天然氢矿床, 加拿大一家公司在非洲马里利用天然氢发电,去年,至少有韩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法国宣布发现了天然氢,美国还批准开发世界第一口天然氢矿井。
中国能源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2022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量就历史性超过了煤电,占比达到47.3%,去年更是超过一半。
2022年底,仅次于三峡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也是全球首个单机容量百万千瓦的水电站白鹤滩投产。
2023年1月,被誉为“争气机”的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填补我国自主燃气轮机应用的空白。
6月初,我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 和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分别投产。月底,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投产。
7月,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研发制造及运营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一年两破,5月,英国一家公司宣布其商业规模的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28.6%,仅仅5个月后,中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首次超越单结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33.7%,也是中国团队首次在晶硅-钙钛矿电池领域刷新世界纪录。
钙钛矿叠层电池可以比传统光伏,以更低的成本产生更多的电力,但是室外环境寿命还不行。
但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波动性和随机性强,大规模装机后消纳问题越发凸显,此外光伏行业的新一轮淘汰赛重启了。
在山东省海阳市,这个冬天用上了核能暖气,今年国家还核准了10台核电新机组。
永远“只差五十年”的可控核聚变方向2023年异常热闹。
2022年12月,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首次实现聚变反应的能量增益(Q)大于1,也就是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还要多,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达成这一成就。去年,NIF又成功完成三次点火尝试。
NIF是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路线,是当前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两种主流路线之一,另一种是磁约束核聚变,参与国家更多、研究更广泛,一般是用托卡马克装置。
去年4月,我国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新世界纪录。8月,我国另一座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三项关键技术难题。
12月初,日本和欧盟共同建设的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JT-60SA在日本投入运行,这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先行项目。和许多核聚变项目一样,原计划2016年上线,也经历了严重的延期。
ITER是在建的世界上最大的实验性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落户法国,预计2025年建成。11月初,ITER的磁体支撑系统在广州交付。
日本国家聚变科学研究所和美国TAE技术公司携手,首次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实现了氢—硼聚变实验,证明了无中子核聚变的可行性。
12月的COP 28峰会上,美国气候特使克里表示,将与其它国家合作,推进核聚变技术商业化,以加快清洁能源转型。
月底,中国中核集团牵头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组成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筹备中国聚变公司,第一批未来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发布。
过去一年半,全球有十几家研究核聚变的公司出现,总数达到40多家,其中8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美国。
无利不起早,资本嗅到了核聚变在可见的未来商用的味道了吗?
本来还想总结一下去年的世界航天,不过日常也经常聊,就不再汇总了。
基础研究领域能看懂文字但是不明觉厉,就不献丑了。
到现在为止,基本讲的都是新科技新突破新生产力,看着有些心潮澎湃,不过按照马督工最喜欢的历史学家之一霍布斯鲍姆的双元革命叙事,接下来该到生产关系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虽然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而是有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做节目的目的,也想探究这种作用如何在中观层面上实现。
大学思政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又修订了,教材编写组的修订说明值得一看,
新版不再单列“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编写组说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以前反复强调“曲折性”有其历史背景,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复杂性,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再反复出现并过于强调曲折性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是我们历史自信不足的表现。
将“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纳入“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从社会革命的高度去深刻把握改革的含义和作用。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是变革社会关系方面的社会动力,可以联系起来加以论述。
教材还梳理和概括资本主义进入21世纪以来的最新变化。主要有:科技创新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影响日益显现,社会阶级层级结构呈现复杂性、多样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文化传播等超级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霸权,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叫做主导权。
马斯克或许就是这种写照,一方面,好像是能够带领人类突破的“科技狂人”,另一方面作为经营多家公司的资本家,去年吃了不少劳工官司,既有X拖欠年终奖,也有SpaceX涉嫌薪酬歧视,路透社11月还根据SpaceX的内部记录,披露自2014年以来至少600起未被报道的工伤事故,包括截肢、触电、头部和眼睛受伤等,甚至还有1人遇难。
他的特斯拉坚持不允许组织工会,在三大汽车公司工会罢工中,基本站在干岸上,工会胜利后说,这就打上你家门去。
2023年,美国经历了几十年来范围最广的罢工潮,覆盖制造、运输、医疗、教育、零售、酒店、媒体、影视等行业,全美超过50万人参与,远高于往年,既有通胀和贫富差距的原因,也有应对新技术冲击的因素。
去年,我国AI采茶员、无人机送外卖、无人农场、黑灯工厂之类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无人化”生产的未来,如来了。
同时,各国的上层建筑在加强对新技术的规管,欧盟12月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将成为全球首部AI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法案严格禁止“对人类安全造成不可接受风险的AI系统”,其中包括有目的地操纵技术,利用人性弱点,或根据行为、社会地位和个人特征等进行评价的系统等。并要求AI公司要对其算法进行人为控制,提供技术文件,并为“高风险”应用建立风险管理系统。
各国都在加速布局AI,推出国家战略或支持领头羊企业,同时希望进行一定的控制,特别是在国防、银行、医疗等敏感且监管严格的领域。许多政府不想依赖“进口”AI,或许会催生“人工智能民族主义”。
6月的“泰坦”号潜水器内爆事故,为“上天入地”的极限探险敲响警钟。
韩国和美国两次室温超导论文撤稿事件,让2023年的撤稿潮达到一个新高度。去年全球1万多篇论文被撤回,打破年度纪录。其中9000多篇被撤论文来自Hindawi旗下的期刊,作者主要来自沙特、巴基斯坦、俄罗斯和中国,中国作者有8000多篇,教育部震怒,要求高校自查。
2023年的年终盘点到此就要结束了,我们精力有限,难免挂一漏万。
去年还有,山河大学背后的区域发展和受教育权的参差,裁判文书网的去留背后的司法改革方向,“北极鲇鱼”“鼠头鸭脖”背后对信息公开的渴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作为政策在基层执行的最终承受者,是有很多可说可总结的,因此中央重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很有意义。
去年,性社会学家潘绥铭的“无话可说”,财政金融专家李扬的“我不知道”,作家余华的“好好活着”,也给我们留下印象。
最后,我们看看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的话。
2023年9月27日,中国驻美国使馆举办疫后首次线下国庆招待会,欧伦斯用中英双语致辞,还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表达对未来中美关系的祝愿: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好的,2023年的年终盘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我们下周一参考信息再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参考信息第182期文稿:2023年回顾(终章)
Original
马前卒 任冲昊
睡前人间
轻触阅读原文
睡前人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