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古今记|古人的春季OOTD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 2022-06-07

全文1328字,预计阅读需4分钟

冬去春来,大地回暖
到郊外拥抱大自然
是春日里最有仪式感的事
古人春游的乐趣
同样毫不逊色
曲水流觞、对酒当歌
蹴鞠秋千、骑马赏花
提笔写诗、泼墨作画
同样,在千年前
古人在春装搭配上

写下答案
今人也可

从古人的服饰中

寻春探春

捕捉春意

中国服饰的源头
可以上溯到

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


《鉴略·三皇纪》

记载:
“有巢氏以出 

袭叶为衣裳”
那时先民

已开始穿衣佩饰
中华服饰文化

由此发端


采桑图画像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


先秦时期
女子服饰风格较为质朴
衣物多以桑、蚕、丝、麻

等原料为主



《诗经·国风·七月》载: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
以深衣为主
主要分为曲裾、直裾两种
男女均可穿着


红地团窠对鸟纹半臂 唐
甘肃省博物馆


唐朝风气开放

无论男女都喜欢外出游乐


试想春日里
人们结伴出游
丽人们一身骑装
更是英姿飒爽
宝花纹半臂
团窠宝花纹半臂
红地团窠对鸟纹半臂
是风靡唐朝的爆款单品


团窠宝花纹半臂 唐

甘肃省博物馆


它们或是团窠对鸟纹
或采用团窠宝花纹
纹样精美、图案完整
大气且优雅
沈从文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提到
“半臂又称半袖
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
一种无领(或翻领)
对襟(或套头)短外衣
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半臂整体的样式类似于
今天的马甲或者宽松的开衫
无论男女皆可穿着
但形制略有不同
半臂主要用于外搭
一般穿在外衣之上
也有穿在中单之上,外衣之下
多层搭配是唐人所青睐的穿着方式


彩绘男俑 唐

庆城县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
“云想衣裳——
丝绸之路服饰文化展”中
有一件唐代彩绘男俑
清楚体现了当时男子
所穿着的多层服饰:

内里是一件黑底白花圆领内衣
外面罩着浅黑色右衽曳地长袍
小臂上搭了一件粉色宽袖
男俑腹部束黑色革带
袍左下摆提起掖在革带下
露出月白色里子和四瓣花红绫裤
脚上则穿着白色尖头履


绫地风帽 唐 

中国丝绸博物馆


春寒料峭之时
一顶保暖挡风的帽子十分必要
套环宝花纹绫风帽
绫地风帽适宜于较冷的时候
两侧及后部有垂至颈肩的帽披
既可挡风,又很保暖
春风渐柔之时
女子戴一顶
团窠联珠花树对鹿纹锦帽
轻巧精致,造型美观
既不会压住精心梳理的头发
35根垂下的流苏
让美丽的面庞
多了一分若隐若现的美感


团窠联珠花树对鹿纹锦帽 唐

中国丝绸博物馆


宋代社会风尚比较内敛
衣冠服饰趋向拘谨与保守


在宋代女服中
褙子比较具有代表性
它是宋代女性的日常常服
也是次于大礼服的常礼服
样式素雅简洁,但也十分精致

《粉黛罗绮:
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里提到
宋代褙子式样的
主要特征为瘦身窄袖
对襟生色领
腋下开胯和不掣衿纽
“瘦身窄袖”也体现了
修长清秀的宋代美女风格


宋代女子依然穿纱罗之衫
但多加有衬衣
或者在衫子里面缀上一层衬里
做成夹衫的形式
如李清照词中所说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明朝女性,多着衫裙
衫裙是明代女性

上衣下裙装束的统称


衫身可以用各种纹样作为装饰
此外,还有一样
“搭配神器”——比甲
比甲即为无领对襟马甲
在明朝中期盛行
颇受年轻女孩的喜爱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的衣着风格不断改变
这些流行服饰
也反映出一个时代在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从中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风尚


推荐阅读


园游会 | 第三话:城市治理,智慧闪光


博物•古今记 | 青铜上新“定妆照”





成都日报

记者 段祯 实习记者 吴雅婷

编辑 王戬

图据成都博物馆、视觉中国

海报 吴雅婷

校对 蔺虹豆

审核 张婷婷 单正华

监制 沈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