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岁时记|清明,慎终追远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 2022-06-07

全文1559字,预计阅读需5分钟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又是一年春芳菲,
又是一岁清明至。

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乙为清明。
今日,
迎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清明。

图据雪娃娃童话

关于“清明”两字的来历,
《岁时百问》载:
“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至,
则万物故土纳新,
大地四野清明。
野草泛绿,蓓蕾待放;
河水冰释,暖风和煦。
万物欣欣向荣。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
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鴽(rú);

三候虹始见。

初候,桐始华;

清明时节正是梧桐树开花时节,
古代清明诗中也常常写到桐花。
如白居易《桐花》诗说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在《寒食江畔》写道: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意指看到紫桐花,

就意识到是清明时候了。


二候,田鼠化为鴽(指鹌鹑类的小鸟),牡丹华;

三候,虹始见。

则指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
牡丹也要开花了,
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常见。



中国二十四节气里,

既是节日,
也是节气的,
唯有清明。
在这一天,
人们既哀悼追思先祖,
也踏青游览赏春。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四月流觞”局部图 

(藏于故宫博物馆)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

三月节、祭祖节等,
承继着许多约定俗成的

习惯和活动。


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

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既是自然节气点,
也是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
至今不辍。

扫墓祭祖


清明节

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祭祀节日,
每到这一天,
人们都会从天南海北返回家乡,
祭祀先祖,以示不忘。
国人祭祀先祖的历史由来已久,


有春秋二祭。
春祭即是在清明,
秋祭则在重阳。


唐代以前,
北方上墓祭扫

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
寒食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日,
人们禁烟火、食冷食,祭祀祖先。
唐代诗人韩翃著名的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便是对这一日光景的描述。


唐朝及以后,
寒食节逐渐式微,
清明节则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
愈加盛大。


宋代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
就记载了

当时人们清明祭拜的场景:
“南北山之间,

车马纷然,野祭者犹多。

妇人淡妆素衣,

提携儿女,酒壶肴垒。”



《虢国夫人游春图》(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踏青郊游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

清明踏青的习惯,
踏青习俗由来已久。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即为春日郊游,
也称“踏春”。
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源泉是

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处呈现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人们乃因利趁便,
扫墓之余亦

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据《晋书》记载:

每年春天,

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
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
据《旧唐书》记载:
“大历二年二月壬午,

幸昆明池踏青。”
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节日食品


清明节时,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

有吃青团的风俗,
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
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


在闽南侨乡,
每逢清明节必定

做一些糕、粿和米棕,
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

在浙江湖州,
清明节家家裹粽子,

可作上坟的祭品,
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四川什邡等地,
妇女以荠菜花沾油后投入水中,
视水面花纹以卜吉凶,
称为“油卜”。
成都一带则卖炒米团,
上面点染彩色,以线相串,
称为“欢喜团”。



当所有的节日,

都被喜庆、欢乐和完满的字眼包围时,

唯有清明,
有关死亡、沉重和悲伤。


所谓清明者,
清生命之理,
明死亡之惑。
一面是庄重肃穆,
一面是游乐欢愉。
看似矛盾冲突的两面,
却在中国人古老的智慧里,
被轻轻化解。


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追思。
惟愿春和景明,
人间天上共安康。




推荐阅读


地评线|让每一缕哀思化为接续前行的力量


今日成都地铁延时收车




成都日报

记者 段祯 实习记者 泽登旺姆

编辑 周杨云

海报设计 泽登旺姆

图片 视觉中国、四川文旅、杜甫草堂

校对 蔺虹豆

审核 张婷婷 单正华

监制 孟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