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成都7人上榜!

成都日报 2022-07-23

全文2313字,预计阅读需7分钟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4月24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5部门向全社会发布2021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及其先进事迹。

↓↓↓

据记者了解,2021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共10人上榜都是来自科研生产医务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其中,7人来自成都——


他们中有的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作出重大贡献;


有的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服务模式,提升产业集群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突出贡献;


有的积极投身老年生命健康、肿瘤攻克科研一线,以推动健康新理念新技术树立行业新标准,践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初心;


有的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和老少边穷地区,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

冯小明


一直在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发展的一类全新具有柔性骨架的手性双氮氧配体和催化剂,被国际权威期刊《Aldrichimica Acta》冠名为“冯催化剂”,是国内外公认的“优势”配体,打破了传统手性配体设计中的刚性骨架要求,创造了新型手性催化剂设计新理念,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例不对称 Roskamp 反应被编入 Elsevier 公司出版的人名反应专著《Organic Synthesis Based on Name Reactions》,并被冠名为“Roskamp-Feng 反应”(Feng 即冯小明),也是首个中国学者本土所做的有机化学反应工作被冠以中国人名的反应。发表SCI论文460多篇,论文累计他引15000多次;应邀撰写综述13篇、国内外专著18个章节。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

汤永禄


从事耕作制度、作物栽培与生理研究三十余年,完成小麦免耕带旋播种等重大技术研发并成功转化,参与川麦104等突破性小麦品种选育并主持推广,成果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增粮10亿公斤、节本增效20亿元以上。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和一级学报论文50余篇;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获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务院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等荣誉称号。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

孙绍山


主持或参加了多个型号战斗机研制工作以及多项预研课题研究,担任枭龙三批飞机总设计师。在科研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解决了多个重大技术问题,为型号的成功研制、为战机的成熟可靠、为飞机战斗力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多项和专利授权12项、集团个人立功多次,入选中央军委科技委某支持项目,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飞行器管理系统专业首席技术专家,荣获“中央企业青年五四奖章”、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成都市国资国企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陈宁生


长期从事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及防灾减灾技术,自2010年以来主持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和区域减灾重大项目30多项,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和“一带一路”区域的75个灾点示范应用,产生经济效益450多亿元,受益和保护人口131万人(含推广应用受益人口)。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一等奖2项、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突出贡献者奖等奖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7篇,其中SCI论文43篇(其中I区、II区Top论文14篇),发明专利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3项,出版专著4部,32份咨询报告被国家和省部级采用(其中4份在国家层面产生重大影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老年医学中心/老年科科主任、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锦晖


从事老年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20余年,带领团队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老年人特色的医疗保健体系,为维护老年人生命质量、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等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开发适合中国国情和老年人群特点的筛查工具、诊断工具、适宜性干预措施和行业规范,建立全国多地域包括两万人以上的老年综合评估数据库,为国家制定老年相关政策提供大数据支撑。在《American Heart Journal》《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Frontierin Pharmacology》等杂志上发表文章70余篇。


放射肿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电子科技大学肿瘤医工研究院院长

郎锦义


从事临床放射治疗科研、医疗、教学39年,主持研发一系列放疗新技术,首次提出了“高剂量后装放疗鼻咽癌”,被列为鼻咽癌腔内治疗的经典方法沿用30余年。制定多个临床规范和行业指南,承担国家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建立了我国放射肿瘤诊疗远程共享模式。发表论文500余篇,SCI收录论文50余篇,著作8部,获得发明专利19项。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中石油总公司-西南石油大学

钻井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联合体负责人

梁海波


长期从事油气智能感知、钻井安全防控、智能测控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


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各类企业横向合作项目80多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90余篇(SCI检索40余篇,3篇高被引和热点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四川省在内的省部级科研进步一等奖5项(2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第二)、二等奖8项。




推荐阅读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580名代表已选举产生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决议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宋妍妍

编辑 周杨云

校对 王戬

审核 张婷婷 庄伟伟 饶竹舟 单正华

监制 孟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