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批93人获评高级职称!成都职称评价与企业人才评价开放融通试点

成都日报 2022-07-22

全文1591字,预计阅读需5分钟


5月10日

记者从成都市人社局了解到

成都在全国率先实施

职称评价与企业人才评价开放融通试点


成都高新区推荐的首批93名企业人才

通过试点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

大数据专业44人

人工智能专业25人

电子技术专业24人


首批试点单位


为充分发挥头部跨国企业在新技术、新经济、新职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评价行业权威的优势,成都市将成都高新区推荐的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纳入首批试点单位,积极推动头部跨国企业的人才评价标准与职称评审标准对应衔接。


据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高级职称申报,不看学历看能力,公司一位2005年大学专科毕业、2014年入职的技术人员,在职期间陆续取得99件技术专利(其中国际专利8件),多次获得集团内的技术微创新奖,在今年成为了首批通过开放融通试点获得高级职称的人才之一。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职称评审评价标准上,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注重市场认可和对企业、行业作出的贡献,更加突出专利成果、技术突破、工艺流程、标准开发、成果转化、经济社会效益等评价要素,以企业对人才评定的职级及给予薪酬待遇等的市场化评价手段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因素,使青年优秀人才在职称评审中脱颖而出。”


向企业充分授权


给予试点企业充分授权和足够信任,有效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将企业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审有机结合,做到“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在充分掌握头部跨国企业自主人才评价及运用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个人申报、企业评价、政府采信、社会认可”的社会化评价机制,在企业内部先进行职务职级自主评价,聘任到相应岗位后,按照职称的系列、专业、层级建立与企业岗位职级对应关系,将企业通过自主评价确定的职务职级、薪酬待遇、工作成绩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参加职称评审时的业绩贡献结果直接予以认定。


此次试点中,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面向资深技术人员群体,通过优中选优,推荐了一批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突出工作业绩和较大市场贡献的业务骨干申报职称评审,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通过组织专家现场答辩和评审表决,企业共有93人取得了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高级职称。


突出以用为本


坚持评用合一,以用为本,推动职称评价与企业人才评价开放融通试点,将企业岗位职务职级与职称评审相结合,将职称与薪酬待遇相挂钩,既有效降低了企业评价人才的成本,又减少了人才重复评价,还可‘赋能’企业开展选人用人制度改革,有力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一次评价,企业人才既能得到职位晋升和企业重用,又能获得社会普遍认可,提升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取得的职称在人社官网上可查询,在人才落户、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享有与参加普通职称评审取得的职称证书同等效力,证书‘含金量’‘公信力’十足。”


“本次评定高级职称人员均已聘任公司高层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践能力突出,业绩贡献突出。”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介绍到,“公司还设立了人才工作服务站,在成都高新区指导下,提供职称申报评审一条龙服务,方便员工进行申报。”


该公司某业务板块的一位核心开发人员,2012年研究生毕业,通过校园招聘进入腾讯,属于在腾讯快速成长起来的技术人才,虽在申报时职务职级暂未达到要求,也未公开发表论文,但因其负责运营系统的技术攻坚和系统性的优化,使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获得了企业、市场、行业的充分认可,本次也通过公司推荐参加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获评了高级工程师职称。“我之前想评职称,由于感觉自己没有发表论文、要提前准备很多材料,申报职称还要专门请假。现在评职称是办事不出企业,职业能力水平就得到社会公认,真是太便利了、太满意了。”该员工感叹道。



推荐阅读


这份来自“交子”的邀请函,邀你……


听听看!成都公交将双语“报站名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雪钰

编辑 蔺虹豆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庄伟伟 饶竹舟 单正华

监制 吴东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