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比增长180.9%!成都新能源汽车,加速“超车”

成都日报 2022-08-12



在新能源汽车迈入千万时代,作为中国汽车第二城,成都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如何?

最近,一组成都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可谓振奋人心——2022年1-5月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6.12万辆,同比增长180.9%。截至5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0.12万辆,排名全国城市第七、非限购城市第一。


而在供给端,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则是动力全开。目前,成都已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吉利领克、神龙等整车企业33户。1-5月,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签约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671.87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8个。


供销两端数据显示,在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进程中,新能源汽车正跑出“加速度”。


加速“驶”入百姓家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非限购城市第一

绿色出行日渐深入人心



近年来


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日渐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消费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一些新能源车型凭借着其节能环保、价格实惠、造型时尚等特性,受到市民的追捧。


作为汽车保有量第二的城市,尽管成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数量低于有限购政策的上海、北京等城市,但发展势头迅猛。来自成都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6.12万辆,同比增长180.9%。截至5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0.12万辆,排名全国城市第七、非限购城市第一。



从增长态势上看来


成都已连续17个月单月增量排名全国城市前五,今年3月跃居全国城市第二(新增1.7万辆,仅次于上海2万辆),近期稳定保持在前三,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30%


火热的数据背后,新能源车也正加速“驶”入更多百姓家。“上个月我们卖了200多辆车,连展车都卖空了。”成都一家长安新能源汽车4S店销售人员说。


加速扩充应用场景

推动城市公交、巡游出租等

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




绿色出行何以成为市民首选?


首先是更低的使用成本。最近将燃油车换成新能源车的市民刘先生算过一笔账,分时电价低谷时段电价仅为0.21元/度左右,每公里仅需0.03元左右。成都到重庆350公里,补能成本仅需大概10元。补能成本的下降,让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优势进一步凸显。


其次是便捷的使用体验。截至目前,成都已经累计建设充换电场站1850座(换电站38座)、充电桩7.2万个,织密补齐了“覆盖全域、车桩匹配、适度超前”的市域充换电网络。省内,已在沪蓉高速、京昆高速、成自泸高速、成绵高速、天府机场高速建设高速服务区充电站53座,打通四川省内城际电动汽车出行充电网络。



如今


成都正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发展绿色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与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都推动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相关税费、路权、停车、充电、差别化收费等配套政策,优化充换电及加氢基础设施布局。


日前出炉的《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交通节能,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力争达到80万辆。同时,成都还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成都建设充电桩16万个、充(换)电站3000座;规划建设加氢站40座(含油氢一体、油电氢一体、气氢一体等综合能源站)。


根据方案,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成都新能源车停车减免政策延长至2023年9月30日,在此阶段新能源汽车可在2小时内免费停放在政府或政府平台公司投资的公共停车场。超过2小时的停车费将减半征收。其次,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为此,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市民绿色出行意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支持汽车厂商或销售企业在学校、超市等场景展示或推广新能源汽车。



不仅如此


成都还积极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应用场景。近期出炉的《成都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也提出,推动车辆动力向清洁能源转型。


加快推动城市公交、巡游出租、网约、城市物流配送、建筑垃圾运输、混凝土运输、公务等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大力推动私人及企业用车等领域车辆新能源化,加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6月23日,省内首批30辆“成都造”新能源渣土运输车就在温江区正式交付。




加速产业建圈强链

行业龙头纷纷布局

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耦合



新能源汽车厂商布局成都


随着成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抢滩成都。就在不久前,成都与比亚迪的高级别接触引发各方关注。根据成都市政府与比亚迪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项目为依托,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合作关系。而在比亚迪之前,已有众多车企制造龙头在蓉布局。


7月18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重汽成商总装车间,行吊缓缓进入总装线,分装完成的车桥在这里和车架完成“合体”,技术人员将动力系统和底盘系统进行连接……在重汽成商3.6万平方米的总装车间内,长长的生产线一眼望不到边。车间内大型机器轰鸣,200多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不仅是重汽成商产销两旺,在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神龙公司成都工厂,上半年,神龙汽车销量同样火热。其中,5月交付同比增长23%;6月交付同比增长39%,实现连续19个月同比正增长。其中,该公司生产的凡尔赛C5 X已经集体“出海”,1222辆凡尔赛C5 X整车成功出口海外,刷新了神龙汽车有史以来单次整车出口的最高纪录。



新能源汽车在成都加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的发展中,成都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耦合?“建圈强链”是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关键。在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方案中,新能源汽车是重点产业链之一


在重汽成商相关负责人看来,成都的产业建圈强链正在赋能企业在本地形成完整的产业协作关系,“在实现就近配套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在本地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生态圈,由于产业链在本地,企业更具成本、技术等优势,这样,我们就更有实力去做大做强本地市场。”


专家 · 观察


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秘书长邓小亮

推动“五链融合”

 助本地新能源车企提升“战斗力”


作为拥有超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成都拥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巨大市场。有着这样的先发优势,成都如何塑造新优势是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那么,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如何提升“战斗力”?


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秘书长邓小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应该围绕推动“五链融合”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具体指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五链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核心突破口主要是两个——


一个是用好自身资源技术优势。资源方面,发挥好四川省零碳水电、锂辉矿产等优势,吸引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打造这条细分产业链的集群优势,为做大做强纯电动汽车提供资源支撑;技术方面,支持东方电气集团氢燃料电池核心优势,吸引聚集了一大批链上企业,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标识度的产业集群,为做大做优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技术支撑。


另一个是发挥人才市场优势。人才方面,2010年以来,我市人口净流入500万以上,每年高校毕业生超50万人,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市场方面,成都市汽车保有量近600万辆,年销售量高达5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当前,正制定方案政策,计划到2025年保有量达到80万辆以上,为企业发展提供厚实市场支撑。


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两地产业联系愈发紧密,在进一步促进成渝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两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扩宽了合作基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庆在传统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成都在电子信息、软件、新型显示、信息通信等方面优势明显,两地可建立系列合作推进机制,持续开展工作,努力建设成渝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



推荐阅读


田长来啦!


城市谋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变量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编辑 周杨云

摄影 张青青

校对 蔺虹豆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吴东伟 

部分图据成都日报资料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