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控期间,特殊病人如何去医院?请看看他们的故事

成都日报·健康 成都日报 2022-09-29


9月2日上午11点,马先生听妻子紧张地冲他喊了一声:“我出血了!”他从沙发上跃起来冲进房间,妻子斜靠在床上,一副惊恐的表情。这是成华区双庆路花样年花郡小区封控的第五天,马先生的妻子怀孕5个月+10天,他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在封控期间出现意外状况,但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他先是脑袋“轰“地响了一声,但很快冷静下来,“我必须想办法尽快把她送到医院。”


在因疫情而封控的小区,焦虑如何把病人送到医院的家属不仅仅是马先生,孕产妇、癌症患者、血透患者等等,他们都急需得到及时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何实现就诊?能否会出现他们担忧的诸如拒诊、延误治疗等种种情况?


特殊重点人群就诊保障

是在“多齿轮转动”下得以实现的

上一层是区卫健局医政科的人员

中间层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最下面一层是驻点小区医务人员




必须去医院就诊的病人 

 怎么办? 



心急如焚的马先生没有想到,仅仅在一个小时后妻子就被一辆救护车送抵了锦欣妇幼保健院就诊,过程顺利得让他自己都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因为恐于妻子发生意外状况,情况紧急,所以马先生直接拨打了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求助。负责转运病人的值班医生叶琳在接到电话后,在短短两分钟内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将患者情况通过微信报给成华区卫健局专门为患者联络医院的负责人,第二件事就是让驻点花样年花郡的社区医生刘倩茹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核查他们的健康码和核酸检查情况,并做好转运医院的准备。


很快,成华区卫健局联系好了锦欣妇幼保健院,对方做好接诊患者准备。接到通知的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派救护车开抵患者小区,在充分核验患者防疫信息后,救护车载着他们向医院奔去。“从10:14接到求助到送抵医院,只有一个小时。”驻守在花样年花郡小区的社区医生刘倩茹对记者说。




特殊患者看病就医

是要被充分满足的




在9月2日上午,经刘倩茹之手被转到医院去的还有两个病人,一个是癌症患者,一个是发高烧的小孩。她告诉记者,癌症患者70多岁,因为刚刚接受过放疗,白细胞很低,必须去医院进行对症处理。另外一个是3岁小孩,他持续两天高烧,家长非常不放心,所以要求到医院接受治疗。


“对孕产妇、癌症病人、血透病人以及需要应急接种疫苗的病人等等,我们统称为特殊患者,按照成都市和成华区的防疫相关政策,对这部分人的看病就医是要被充分满足的,他们必须在一个闭环内实现转运,但不会耽误他们的病情。”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其玲对记者说。




特殊病人群体看病就医

 如何保障? 




保障特殊群体看病,成都有一套完善的运行体系。↓


其实,早在今年2月21日,成都市卫健委就公布了《成都市应急状态下特殊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定点医院名单》,目的是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做好慢性病患者、危急重症患者、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特殊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围绕特殊重点人群的医疗保障,经过实战磨合演练,如今已更为成熟。


按照管理流程,小区出现需就诊患者时,首先通过社区网格员找到驻点医生,他们会对患者进行初诊,对疾病进行大致判断,若必须去医院就诊,他们马上将情况报给“中间层”,然后报到区医政科人员主导的微信群,由他们负责对接医疗机构。





患者提出就诊需求到实现转运

需一个小时左右



叶玲告诉记者,9月1日,一名肺癌患者需要到省肿瘤医院做检查,不然会耽误化疗,“因为省肿瘤医院在武侯区,对我们来说跨区了,我们反复跟她确认,必须到省肿瘤医院吗?如果必须去那里,就得患者自己联系好,对方愿意接收,我们这边才能派救护车送过去,整个转运过程是闭环的。”叶玲说,从患者提出就诊需求到实现转运,也就一个小时左右


有人或许会问:患者发出求助信息到救护车转运,为什么要花一个小时左右?


跟叶玲并肩作战的李继琼医生告诉记者,在疫情背景下,医疗资源是非常紧张的,“比如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两辆救护车,为了帮助患者,成华区和万年街道办还另外专门帮我们协调了10辆网约车接送病人,这些车辆在运送了病人后回来需要全面消杀然后再去接下一位患者,所以他们都在满负荷高效运转,毫不夸张说,1个小时左右,已经非常快了。”


对于帮助联系医院的成华区卫健局医政科相关人员来说,他们这个“齿轮”时时都在飞快旋转。


成华区卫健局医政科工作人员冯璐璐告诉记者,为了患者能够顺利就医,他们对区域内医院还进行了分工,“比如血透病人定点收治医院是416医院和市六医院,如果不能满足,还有预备好的第二梯队医院,其他重大疾病也是如此。”统计显示,自“8·25”疫情发生以来,成华区卫健局共安排风险区域透析病人107人次,协调转诊400余人次。


成都市卫健委医政处储晴曙处长对记者说,成华区的操作模式就是成都市的一个缩影,“按照搭建好的体系去做,既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同时,闭环运作又让疫情防控更加到位。”


封控区内特殊患者看病能做到方便,那么非封控区域的特殊患者看病呢?储晴曙说:“他们按照正常流程自行前往看病就医,严格执行医院的防控要求即可。”




意想不到的更多细节

打消“看不上病”的疑虑




就封控区、管控区和集中隔离点以内的特殊重点人群的就医问题,记者从成都市卫健委采访还得到更多更细的信息,比如:


我市各区必须全面摸排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点内的慢性病患者、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行动不便老人等特殊重点人群底数,建立各类重点人群个案台账,以便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


必须在封控区、管控区和集中隔离点建立临时医疗点、上门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转运服务等工作机制;


每10000人设置1个临时医疗点,每个临时医疗点安排1名有经验的全科医生、1名护士及专用车辆进行24小时驻点保障;


及时与封控区、管控区内居民建立联系,为其提供健康监测、上门送医送药和健康保健服务;

……




鼓励多发病、常见病患者通过

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开药




这诸多的细节,可以打破市民担心的“生病后出不了门、上不了车、进不了医院看不了病”等疑虑


记者在成华区双庆路花样年花郡小区采访驻点医生刘倩茹时,不断有生病的居民前来向她咨询各种健康问题,对一些专科疾病问题,当她回答不了时,立即拨通相关专业医生的电话,请他们来为居民提供咨询,“对于得常见病的居民,我们尽可能帮助他们通过便捷的方式处理而避免去医院。”


记者对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市六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时,他们都强调:在疫情背景下,鼓励多发病、常见病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开药,一方面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把医疗资源让给那些需要到院救治的疑难病、重病患者。



推荐阅读


成都菜市十二小时


锦评 | 以“耐心”换“安心”,以“细心”换“信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邓晓洪

编辑 周杨云

摄影 邓晓洪

校对 蔺虹豆

审核 单正华

监制 吴东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