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舟五号成功发射!“成都元素”保驾护航

成都第一时政平台 成都日报 2023-03-16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11月12日10时03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船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后续,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装载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6个月的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还搭载了“澳门学生科普卫星一号”、宇航用氢氧燃料电池、空间宽能谱高能粒子探测载荷等试验项目。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6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49次飞行。


中国航天新纪录

我国12日上午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至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的发射任务次数达到200次,成为我国首个完成200次发射的航天发射中心,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纪录。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12月,目前管理着西昌和文昌两个航天发射场,至今已将数百颗国内外航天器送入太空,是我国发射卫星最多、对外开放最早的卫星发射中心。


从“1”到“100”,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时32年,而从“100”到“200”仅用6年时间。“这就是中国航天速度。”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表示,完成时间大幅缩短的背后,充分体现了他们测试发射能力的不断跃升。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背后的“成都元素量”

护航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此次任务中,位于成都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简称“中电十所”)为天舟五号飞船及火箭搭建起天地“生命线”,配备了“火眼金睛”,实现了发射任务准确的“时间基准”。



01

运载火箭的“眼睛”


中电十所为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的配套设备主要是外测安全分系统脉冲相参应答机,该设备安装在运载火箭上,主要用于与地面雷达协同完成运载火箭全程实时航迹测量,并判定飞行是否正常,直到箭船分离,提供精确的外测数据,承担着运载火箭“眼睛”的功能。


02

“说一不二”的时统设备


中电十所还为文昌发射场系统配备了T0控制台和时统设备。其中T0控制台是“说一不二”的倒计时专家,主要用于获取火箭起飞触点信号,向发控中心、指挥中心以及测控系统提供发射的倒计时、反馈运载火箭的点火时刻和起飞时刻。


时统系统则是发挥了“对表”的作用,以3000年不差1秒的精度,为分散在各地的用户设备进行“精准同步”,提供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


成都打造空间站的“快递驿站”

天舟货运飞船,可以说它是空间站的“快递驿站”,负责了空间站内货物的运送补给任务,但是天舟五号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也是三舱组合体姿态到访的第一艘飞船。


据介绍,天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各分系统的协同合作。其中货运保障分系统就是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的一个重要分系统,由位于成都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简称航天科技七院)抓总研制。


01

完成第五单“快递”任务


继天舟一号至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产品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后,这是天舟货运飞船货运保障分系统这个“物资大管家”承接的“第五单”任务。


据了解,分系统为大量补给物资和仪器设备提供优良可靠的上行运送解决方案,所做的整船货物装载布局配平设计,既满足货船毫米级质心控制要求,又满足每一件货物的抗力学环境要求,还符合航天员人机工效学要求。



除此之外,在天舟五号发射之前,在轨已运行6个月的天舟四号需要从空间站撤离,留出对接通道,供天舟五号对接。


货船撤离时,舱内装满了空间站内产生的废弃物,随货船在进入大气层时烧毁,如果这些废弃物在舱内随意摆放,整船的质心将会产生较大的偏移,给撤离过程带来巨大的风险。


分系统设计师在发射场根据在轨物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废弃物登记数据,对天舟四号撤离前的质心偏移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向航天员提出了质心控制调整方案,航天员据此进行了废弃物布局调整,使得质心控制结果满足撤离要求,保障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成功撤离。


02

精细化处理上万条物资信息


记者了解到,分系统还有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货物信息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货物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体系。每艘货运飞船发射上天之前,各货物提供方都会在物资信息管理系统里对每个物资进行专门的身份登记,包括物资的名称、保质期、使用方法和图片等信息,然后会根据登记的信息,为每一个物资生成专属的二维码标签贴在物资表面。


在发射场,货运保障分系统将会汇总各货物提供方登记的物资信息,负责整船上行货物信息的汇总管理工作。货物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整个物资信息管理的基础,整船上万条物资信息、货包信息、装包关系信息和消耗提醒信息,数量多且关系复杂,由各货物方分批次提交,并存在迭代,面对这一情况,分系统均细致地对每条货物信息进行逐项核对,经过复核复验,上万条信息没有一条错误。



03

做好太空中的“快递驿站”


对货包来说,还会生成卡式标签插在货包表面的标签袋内,卡片上包含了RFID芯片以及二维码信息,在制作卡式标签的过程中,分系统对标签的目视信息和RFID信息进行了记录。


本次发射场工作中,为了实现对货物信息的更充分记录和追溯,试验队队员还对每张RFID射频卡片的出厂条码编号、制作时间和制作人员进行了记录,标签制作涉及的所有活动,包括对打印设备的检测情况,也都有详细的操作记录及相应的多媒体记录。这些记录,为数据包络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当货运飞船发射到空间站后,这些货物信息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在空间站内,也有一套在轨物资信息管理系统,航天员就像在“快递驿站”内取货一样对物资进行扫码,便可查询物资的当前位置,物资的各项信息也会全部显示出来,对货物进行使用或转运等操作时,信息管理系统也会自动记录,货物取用后剩余的废弃物,也可很方便在系统里进行登记。


“我们将继续努力成为优秀的‘物资大管家’,让‘太空快递’从发货、运输、收货再到拆货使用,均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航天科技七院相关负责人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套更加强大和完善的货物信息管理系统将会助力航天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推荐阅读


“1+7+N”,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走出上扬曲线


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成都入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怡霏 实习记者 黄雪松

整合编辑 周杨云

图据新华社、航天科技七院

校对 蔺虹豆

审核 单正华

监制 吴东伟 

综合 新华社 央视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