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成渝分列第六和第七位

成都第一时政平台 成都日报 2023-07-18


12月27日,“第14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在深圳举办的“2022年中国地方金融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以下简称CFCI)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团队编制,旨在构建适应我国金融中心特点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持续跟踪研究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状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观察国内地方金融发展的窗口。首期CFCI于2009年发布,其后每年发布一次,本期是第十四次发布。


图源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头部金融中心竞争格局趋稳


本期报告显示,头部金融中心竞争格局趋稳。第14期CFCI综合竞争力十强榜单成员已经连续三期维持一致。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国金融中心前三甲,优势更加凸显;广州、杭州、成都、重庆、南京、天津、武汉作为分别跻身本期国内金融中心十强,排名维持不变。



过去一年,国内各大金融中心城市持续加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助力市场主体纾困,服务稳增长、保民生,经受住了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冲击考验。


2021年36个金融中心的金融业增加值总和达到了5.69万亿元,占当年全国总量的62.4%,比重较五年前提高了5.6个百分点,保持在历史高位水平。本期36个金融中心城市中,21个城市的金融产业绩效得分恢复正增长。本期金融产业绩效TOP 10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重庆、成都、天津和苏州。


国内主要金融中心持续发力法人金融机构集聚,头部中心“马太效应”更加突出。


截至2021年底,36个金融中心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三。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约占全国总量的76%,保险业机构总资产占全国的94%,法人证券公司总资产占全国的97%,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占全国的85%。本期金融机构实力TOP 10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和南京。



金融生态环境作为金融中心建设的“长尾因素”正发挥更大支持作用。


本期36个金融中心金融生态环境得分增长的止跌回升,显示出新冠肺炎疫情等对金融人才环境、商业环境的影响趋于减弱,特别是因此前宏观经济相关指标总量减少、增速放缓引致的评分下降因素均实现了逆转。本期金融生态环境排行榜TOP 10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杭州、重庆、南京和苏州。


成渝携手,西部金融中心加快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期指数中,成渝分列第六和第七位,显示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正加快崛起。


报告显示本期重庆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7位。其中,金融机构实力排名国内第5,金融产业绩效排名国内第7。


同时,本期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继续稳居全国第6位。其中,金融机构实力排名国内第8,金融生态环境排名国内第5。



报告指出,重庆金融在服务自身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扩张,形成了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长江上中下游流域的金融集聚和辐射能力。


金融因商而生、因商而兴。成都“扬一益二”的商贸中心地位,积淀了深厚的金融土壤。从西汉时期“赀至钜万”到北宋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再到20世纪初川汉铁路股份制筹资,从诞生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到1993年被国务院定位为西南地区金融中心,再到2010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将成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成都金融发展历史悠久、基础不断夯实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的重要部署。2021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和重庆市、四川省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提出将成渝建设成为立足西部,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西部金融中心,标志着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迈向实质性阶段。


展望未来,成都将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成型成势,更好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能力。



推荐阅读


年终特稿① | 洞见“稳中求进”的成都步伐


零排放!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都亮相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编辑 周杨云

摄影 成都日报视觉中心

校对 王戬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杨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