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916.32亿元!请查收这份幸福满满的年度计划投资

成都第一时政平台 成都日报 2023-07-18




今日上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市幸福办项目统筹组组长、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向进介绍,为更好满足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十四五”时期,把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成都创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民生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工程,以及厚植城市比较优势的筑基工程,努力把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


两年来,成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放在首要位置,迎难而上、用心用情,牢牢兜住民生底线,高质高效推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成都连续14年

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总投资6916.32亿元

涵盖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安居

等十大领域

533个幸福美好十大工程项目

这份有份量、有质量、有温度的

民生答卷

成都这样书写



01

聚力提升城市品质

让幸福成都更有质感

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便民交通出行体系,持续推进轨道交通19号线、8号线等共计215公里地铁轨道建设,开工建设都市圈市域铁路成眉S5线,市民平均通勤时长缩短两分钟,打通圣灯东二路、洪惠路北段等市域“断头路”80条,建成天府绿道1610公里,220公里锦江绿道基本贯通,持续推进武侯区和苑片区、双流区东升老双片区等81个片区有机更新,高品质完成老旧院落改造项目601个,新开工蓉漂人才公园、芙蓉岛公园等“百个公园”示范工程。


02

聚力增进民生福祉

让幸福成都更有温度

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和民生短板, 实施重点领域项目719个、完成投资3204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80所,新增学位18.59万个,累计筹建人才公寓9.9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2.7万套,四川省第二人民医院天府院区、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三期等一批医疗卫生重大项目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建成托育服务机构1574家,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42个,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5个,每千人口养老床位数达39.9张。


03

聚力激发社会活力

让幸福成都更有内涵

成功举办202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2中国·成都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2022成都马拉松等多项重大体育赛事和首届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49个大运会场馆全部投入运行,成功创建安仁古镇5A级旅游景区,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考古中心等文化地标项目竣工投用,组织开展首届成都520网购节、第十九届成都国际美食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2022年累计发放消费券超4亿元。 



今年
成都将怎样推进未来公园社区建设?
在“一老一小”及特殊困难群体方面
成都还有哪些谋划?
……
发布会现场
针对部分热点问题
成都各部门给出了答案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彰显公园城市形态功能、满足市民品质化生活需求为导向,构建幸福美好公园社区体系,建设未来公园社区。”今年成都将怎样推进未来公园社区建设?

市委社治委:今年将在去年工作基础上,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持续推进首批25个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同时新启动建设一批未来公园社区,重点在“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及环城生态公园周边布局新点位、打造新场景。



在建设未来公园社区过程中——


将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动员全社会共创发展机会、共建美好社区、共享幸福生活,努力让市场投资者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让城市治理参与者拥有更好的展示舞台,让新老市民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将积极招引市场主体参与共建,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城市综合运营商开展全方位长周期战略合作,推行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治理一体化实施,打造功能布局均衡、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尺度宜人、人城境业和谐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将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共治,以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为纽带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推动广大市民、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未来公园社区发展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共同体。


将积极推动幸福生活全体市民共享,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加快发展覆盖养老、教育、健康、家政等民生领域的线上线下服务,着力构建满足全龄全时全域人群需求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营造“生态融合、健康医养、人文教育、建筑空间、绿色出行、休闲消费、创新创业、智慧智能、共建共治共享”等九大高品质现代化生活场景,把未来公园社区的发展愿景转化为市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真切体验和全社会对成都幸福城建设的价值认同。

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事关发展和民生,下一步,成都市在推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市住建局:截至目前,成都累计推进片区有机更新项目81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546个,显著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提升了旧城区功能品质。下一步,将围绕“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调整”重点部署,主要采取以下重点举措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


一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围绕24个重点片区加快推进片区更新,激活旧城发展动能。按照“三个做优做强”重点部署,创新优化城市更新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快推动华西坝、省体职院、四圣祠等101个片区更新,结合老旧市场片区、低效工业用房集中区域的疏解腾退,实施“腾笼换鸟”或迭代升级,为高能级、创新型产业以及新兴商业、生活性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更多载体空间。


二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底线。坚守底线思维,坚决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为抓手,包装推进一批兜底性民生性改造项目,全力消除安全、环境、稳定等重点突出隐患,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实现“改造一片旧城,惠及一方群众,带活一地产业”,2023年计划改造果堰、快活片区等城中村11个,棚户区10个。



三是聚焦提升宜居品质,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增进市民福祉。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配套完善为重点,注重全龄友好、关怀“一老一小”,整合利用院落、社区各类空间和资源,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高标准、高效率、高品质分类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计划改造老旧院落616个,加装电梯1500台,惠及居民约7万余户。协同建设养老、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430个,新建充电桩5万个。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民政局这一年来在养老托育方面有哪些成效和举措?接下来还会为“一老一小”及特殊困难群体做哪些民生实事?

市民政局:2022年,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推进组扎实谋划、多措并举,以“一老一小”相关服务供给不足等难点痛点堵点为突破点持续发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


一是完善养老托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完成35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支持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改造4518张;建成市级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2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61个,建成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2436个;全市新增备案托育机构141家,已备案的托育机构总数达到326家;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80所。


二是提高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水平。新增普惠养老床位2160张,建成家庭照护床位5847张,支持10206户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安防报警系统;60%以上的镇(街道)建有老年教育学校,23个区(市)县全面实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公共交通出行优待调整政策;建设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47家,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42个,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2023年,将围绕提质“幸福城”,以“改革提升年”为主线,继续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呈现幸福友好场景。


一是落实好民政领域八项民生实事。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7个,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保持100%;建设9个未成年人保护示范镇(街道)和3个未成年人保护阵地;空巢独居老年人适老化改造1万户;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打造示范社区23个,服务覆盖老年人口3.5万名;建设老年人助餐点100个、开放型复合型养老机构30个,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的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生活圈,提升周边社区老年人养老品质;推进殡葬工作向惠民殡葬和绿色殡葬转变,建设便民治丧厅10个;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全年建成社区康复站点157个以上,覆盖全市60%以上的镇(街道)。


二是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儿童友好单位试点,启动4个儿童友好试点医院、5个儿童友好试点学校、5个儿童友好试点公园、5个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组织开展成都市儿童友好示范社区评选,评选23个儿童友好优秀社区,进一步推进789个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大力发展普惠优先、形式多样的社区托育服务,增加社区托育服务供给,支持新建、改扩建普惠性托位,2023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67个;开展示范性托育机构建设,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不少于10家。



三是强化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巡访关爱行动,促进关爱巡访提质增效;持续建设和完善小区道路、居住绿地、配套公共设施、居住建筑、停车场(库)等范围的无障碍设施,推动老旧小区增设电梯不少于1500台;加强对残疾人托养工作的指导,确保2023年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托养服务覆盖率达到60%,持续做好成都市残疾人集中托养(崇州)中心入住、运维相关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推进组将继续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持续推进全龄友好包容社会建设,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把人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建立全龄化的管理友好、推进全龄化的硬件友好、促进全龄化的服务友好、发展全龄化的文化友好,彰显成都“全龄共享·友善公益”城市气质,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社会的温暖。


下一步

成都将始终坚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把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主动创新、真抓实干

持续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确保一批暖心贴心项目

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切实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

让人民群众

获得感成色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

安全感更有保障



推荐阅读


高举旗帜 团结奋斗开新局——写在2023年成都市两会召开之际(上)


步行15分钟,让修鞋、配钥匙等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白洋 黄雪松

整合编辑 王戬

摄影 成都日报资料图

海报制作 赵蕴如

校对 蔺虹豆

审核 庄伟伟

监制 杨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