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脑洞” 成真?看历届雨果奖作品变变变→

成都第一时政平台 成都日报 2023-12-25


今夜

雨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一代又一代的科幻创作者

为人们的未来发展

展现了无数种可能性


在历代科幻作家

所创造的世界中

人类已登上宇宙飞船

驶向星辰大海

还能接入神经端口,随意漫游

甚至与智能机器人为伴

拥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届雨果奖作品

去看看他们笔下的世界

去发现那些点亮未来的科技之光

1966年

第24届

世界科幻大会


《沙丘》


科技名称

全息图


小说中主角们所处的年代

远至30000年后

此时的“旧地球”已无人居住

人类过往的历史也被淡忘

故事的主舞台则发生在

一颗名为阿拉基斯

(沙丘)的沙漠行星上


作品中全息技术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了两种装置上——

“百科全书”及“索利多投影仪”

百科全书是一个用于

培训和学习的全息投影装置

而索利多投影仪则是一面

能够使用360度基准信号

投射3D影像的棱镜











科技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


全息图发展至今在

许多领域都有着极大的用途

例如

艺术家可以利用全息图进行创作

这种技术可以让

平面艺术作品立体起来

让静态作品“动”起来



成都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内

艺术家们通过视觉创意与Mapping投影

多方位影像控制、传感器交互等

多种数字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

实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永恒真实自然


一些博物馆也会引入全息技术

来还原那些历史文物展览品

以便让参观者

能够有更加丰富的视界体验

“梦回古蜀·三星堆沉浸式数字城市展厅”

就充分利用当下最新潮的

数字沉浸展示技术

打造包括户外裸眼3D动画

文物全息投影体验等项目

给观众提供全面立体的

沉浸式互动体验


1966年

第24届

世界科幻大会

《机器人系列》


科技名称

人工智能(AI)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宇宙

是一个广阔而错综复杂的世界

看似是许多独立的短篇集故事构成

然而当它们相互贯串起来

却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


阿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

在全银河的背景下

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 

贯穿故事始终的机器人

都在他所创造的三大定律下

运行着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











科技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



从第一个击败围棋世界冠军的

AI机器人AlphaGo

到一度成为话题热点的ChatGPT

近年来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

得到了极高的重视

并在机器人中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


这种科技也早已不再是

无法触及的科学领域

它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在许多场景中

频繁地刷新大家的认知

例如

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

就出现了很多依靠人工智能

得以实现的“黑科技”



自主制作精品现磨咖啡的机器人

使用协作机械臂代替人手

能够替代人工完成制作咖啡的全流程。



闭幕式上

一台名为Walker X的机器人骑着平衡车出现在舞台上

与一位跳机械舞的舞者进行互动

1985年

第43届

世界科幻大会

《神经漫游者》


科技名称

虚拟现实(VR)


该作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非常经典的

“赛博朋克”(CYBERUNK)

文化背景下

在未来世界里

电脑自动控制业已成为

新世界最主要的经济资源

在那里,城市居民不再是消费者

而是生产者


作品中描述了一种

“同感幻觉”的概念

主角凯斯是个网络侠客

他能使自己的神经系统挂上

全球计算机网络

使用各种人工智能与软件

在赛博空间里竞争生存

并在这个空间里随意漫游











科技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


21世纪以来

VR技术高速发展

软件开发系统不断完善

虚拟现实技术受到了

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同时在影视娱乐和文化教育等领域

应用得十分广泛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敦煌研究院、国家图书馆

共同打造的

《古籍寻游记》系列

VR纪录片

通过 6DoF 交互技术以及光场扫描技术

还原了“古文献四大发明”



VR游戏则更是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虚拟现实的可穿戴设备在

保证游戏实时性和交互性的同时

也大幅提升了游戏的真实感


成都武侯区的公共“科幻图书馆”内

一名游客正在进行VR体验



成都一家电竞馆内玩家们正在体验实景VR沉浸式“吃鸡”
除此之外有的博物馆及美术馆还会开启VR观展通道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云上观展”


2013年

第71届

世界科幻大会

《星际迷航》


科技名称

3D打印


一个未来世界

人类同众多外星种族一起

建立起一个星际联邦

随后一代又一代的舰长

又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宇宙

探索银河系,寻找新的世界和文明

勇敢地涉足前人未至之地


在《星际迷航》宇宙里

有一种叫做“复制器”的机器

它可以将能量转换为

任何形式的固体物质

例如能够快速地复制

不同的食物、饮料等

人们便通过这台复制器

来获取生活所需物资











科技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


虽然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作品中

生活物资能够自给自足的盛况

但3D打印技术已经在

房屋建筑、医学

考古及文化遗产等领域

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位于成都龙泉驿区

驿马河公园的“流云桥”

是全球最长的高分子3D打印桥

整桥全长66.8米

其中3D打印部分桥长21.58米



2021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功为

一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植入

3D打印分区骨小梁生物型膝关节假体

该技术属世界首例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在对3号坑

一尊重达200斤以上的铜尊进行提取时

首次应用到了3D打印技术

以保证这样的重型铜尊

能从坑内安全地提取到地面

再运送至文物保护中心

2015年

第73届

世界科幻大会

《三体》


科技名称

纳米技术


三体系列讲述了

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

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为了争取到更好的生存环境

三体人向地球发起战争

在这场文明竞争中

双方都拼尽全力互相博弈

但最终,人类、三体人乃至整个宇宙

却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在作品设定中

存在一种被称为纳米飞刃的武器

它是一种极为锋利的

超强度纳米材料细线

剧情中人们将这种材料

像古筝的“琴弦”一般排列着

拦在地球叛军轮船必经的运河上

它也是制作太空电梯的主要材料











科技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

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主要在医学与生物技术等方面
例如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开发出可精确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成都造”中通量纳米孔测序平台QPursue
所涵盖的便携式纳米孔测序仪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亲子和个体鉴定微生物与病毒的分型与鉴定等功能满足了更高通量、更灵活的测序需求








这些科幻创作者
用笔划开了眺望未来的窗口
那些遥不可及的幻想
在人们不断探寻的过程中
转变为真实写照
从虚拟的文字变为现实的科技
故事未完待续
......
下一批探索者已做好准备
向着更遥远的星海进发!


记得把公号加星标,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


推荐阅读

成都秋日图鉴

今日上线!事关你的住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文字 卢娅芮

海报设计/GIF动效 王钟婧玥

编辑 王戬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陈彦川 饶竹舟 单正华 郝燕萍
监制 杨扬
部分图据 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 三星堆博物馆 成都第31届夏季大学生运动会 国家图书馆 武侯发布 成都美术馆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央视新闻 新华社 齐碳科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