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中杂记:跟随孩子再长大一次

deepsleeper 追寻价值
2024-09-20


关注上方蓝字“追寻价值”关注公众号



人生的第一阶段都是在无意识中长大的,有时不免会觉得这是一种缺憾。好在,孩子们的成长能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回味这个过程。

清明节媳妇带着两个小娃回老家,3月31日三亚开始封控。学校停课,我和9岁的儿子开启了一段相爱相杀的难忘旅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段亲密时光是来自上天的馈赠
孩子十几岁后世界观和独立意识开始萌发,有了自己的朋友、爱好,也有了身体和心里的小秘密,很多孩子表现出独立、敏感,以及摆脱父母的反抗意识。青春期的问题一旦出现,几乎就是无解的,因为答案藏在10岁以前。曾经,也有一段因疫情停课的日子,因为全职工作被迫选择放养。我为那些流逝掉的那些时光感到遗憾,但也正是那些被挥洒掉的时光,让我更加珍惜今天与孩子相处的日子。
孩子天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而好奇既会引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就是我们大人的眼中的“走神”,而好奇驱动的过度向外探索则会分散孩子的学习精力,从家长的角度看来会偏离学校教育的路线甚至是“不务正业”。所以,宽容是家长必须持有的正确态度,这是由人类成长的规律决定的。


如何做到宽容?同理心。指出别人的问题总是容易的,承认自己的不足却很难。希望孩子每天静静地坐两个小时,先问自己能不能安坐一个小时?自己像孩子这么大的时候能不能做到?

自尊心是人人都有的,而据我观察,孩子的自尊心比大人更强。从教育的策略上来说,必始终采取鼓励表扬的方式。批评是大人都难以接受的,更何况孩子。家长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宽容之外,还要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认识到凡事都有两面性,看到孩子成长中消极问题背后的积极意义,不利因素背后潜在的有利方面。

如果你观察身边每一个孩子,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都拥有大人无比羡慕的极致的专注能力——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无比专注。只是,孩子需要慢慢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或者说“时区”。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找到他注定的那个“领域”,在他需要的时刻给予他必要的支持。何谓“他需要的时刻”?就是他的发问时刻。发问即是好奇,发问即是思考,家长要善于敏感地抓住发问时刻,并及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包括智力支持和资源支持,我认为这一点对于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启发孩子的思考。正如杜威说的,教育并非高高在上的就某一主题进行教诲,而是将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小事信手拈来,推动个人的思考。换言之,教育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启发。提醒自己提防一种情形:由于双方家庭地位(家长与子女、大人与小孩)的客观存在,以及体力与智力上的巨大差距,家长容易陷入“理所当然”,用个体有限的经验来归纳自己可笑的教育方法论,并以爱的名义把自己正确或不正确的认知强加于孩子身上。居家期间每天爷俩在同一个办公桌学习,我写论文、他写作业,我读书、他下棋。曾经觉得陪孩子写作业是浪费家长宝贵的时间,这是我之前辅导作业坐立不安的原因,其实应该仔细想想,这个过程中随着时间流逝我们还收获了什么。隔离期间给孩子新买的书到不了,孩子除了在家反复读《少年读历史》和《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之外,对二战、国家崛起、伟人、围棋历史产生深厚兴趣,我找了一些电影和纪录片一起看: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二战纪录片8集、《大国崛起》12集、《跟着书本去旅行》已进展至30集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寻梦环游记》、《瓦利Wall-E》、《国王理查德》围棋:纪录片《围棋》5集、电影《吴清源》自己每天除了看专业书、读文献外,还看了两部教育主题的印度电影《最初的梦想》、《起跑线》,读了几本书《钝感力》、《李光耀回忆录(下)》、《自在独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我的事业是父亲》。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有些类似于《苏菲的世界》或是《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意在向日本的青少年传递强大的价值观,通过一些故事讲述哲学和人生道理,如摆脱“地心说式思维”、做高尚正直的人、塑造强大人格和英雄精神、尊重每一个人等等。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有一个书中的舅舅,会是怎么样的幸运?”、“如果我十几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书里“小哥白尼”在朋友受欺凌时没有勇气站出来,事后非常懊恼,是舅舅的坚持和教导,让他勇敢承担起责任,直面错误,重新出发。我们的人生中又有多少“当时没有做,事后无比后悔”的事情。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唯一的,当相遇发生时,必须切切实实展现出自己内心的美好,付诸行动并让你在意的人知道。从小没有像“小哥白尼”那样幸运地有人引领,但可以在成年后,努力地在生活中扮演好那个“舅舅”的角色。在两人居家共处的日子里,自己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在反思自己的不足,不仅是学着做一个父亲,而且自己也在学着长大。
在《菊次郎的夏天》中,北野武是一个整日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一次假期与邻居家小孩同行找妈妈的奇特经历,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那个地方,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唤醒了内心的爱和良知。有人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很多成人从心智上来说是没有长大的,或者成人之后丢掉了最宝贵的真善美,或者因为童年不愉快的经历无法与自己和解。
幸运地是,我们可以跟随着孩子再长大一次。谢谢孩子们。



欢迎订阅公众号“追寻价值”,记录投资、学习和人生的感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追寻价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