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李泽华,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20ZDA064)阶段成果。

【摘要】民俗文化蕴藏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与人文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俗文化唯有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适应时代新语境,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除了深入阐挖民俗文化之精粹外,还应借助创意性思维对其熔魂铸魄,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创新民俗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新表达。同时,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应用,重视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不断激活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时代风尚与现实意蕴。

【关键词】新时代;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唯有结合时代之所需,顺应时代之潮流,融入时代之气息,方可获得持久之生命。

民俗文化作为民间民众风俗习惯、经验生活文化和信仰文化的统称,拥有富厚的精神文化内涵,蕴藏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独到的思想价值与人文气质,有着亘古亘今的文化传承,而优质的民俗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与有力保障。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俗文化应紧跟时代潮流,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自身的现代性飞跃,方可更好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目前,学界的研究方向主要汇聚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内容涉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逻辑起点、运行机理、立足维度、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等方面,而民俗作为具化的文化现象,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多样性与独特性之体现,所以探究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拟从民俗文化的新时代挖掘、创意与科技赋能、生活融通,以及国际传播力等方面来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尝试性探析。

一、守正创新:深入阐挖民俗文化之精粹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日常生活文化,伴随人类的诞生而产生,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文化。新时代下,结合时代需求来阐挖民俗文化之奥义精髓,赋予其新的使命与担当,可以使民俗文化更加靓丽光彩。而挖掘和阐发就是要从当代的政治、经济、科学、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去看,使古代文化的意义与现时代关联起来。

(一)探寻民俗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衔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既是彻底的唯物论,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蕴着“天人合一”“亲仁善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的联通性与契合性。因此,精准把握与深刻诠释二者间的内在勾连关系,既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究提供本土文化滋养,亦可为民俗文化的赓续与弘扬带来新契机。同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寻踪觅源之过程,还是根据时代发展之所需赋予其新生命的过程。

(二)深挖民俗文化的时代精华及时代蕴意

深入诠释民俗文化之精要,精准定位其时代价值,不仅应坚持古为今用之原则,还应立足于国情及时代表征,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实践所需相结合。民俗文化是历史社会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信仰戒律与礼仪礼数之集合,涉及服饰、饮食、节日、婚嫁、丧葬、风水、农耕、建筑、寿诞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些民风习俗不仅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的思想深处,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皆有着深远影响。在新时代下,民俗文化更要结合历史和现实,继续丰富其内涵与外延,深刻探究与解析民俗文化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等层面的功效作用与重要价值。

民俗文化的赓续弘扬应在以服务时代为旨归的基础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契合。由此,要精准把握民俗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间的切入点,深入挖掘与积极探析民俗文化中所蕴藏的富厚治国智慧及政治精髓,将其对新时代如何治国理政的启迪含义系统化、理论化与实践化,尤其是要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怀、良好的民族礼仪等重要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挖深、挖透、挖实,将“讲仁义、重民本、求创新、尚和合”等重要传统思想贯穿其中。同时,民俗文化更是优质的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将民俗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亦是新的研究议题。此外,应深刻剖释“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等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生态观念,更好地助力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创新民俗文化之阐析向度与话语体系构建

一方面,更新与改进对民俗文化的诠释角度。关于诠释角度的更新,主要突显的是传统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民俗文化本身就具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属性,除了“讲仁义、重民本、求创新、尚和合”等一些可与时代潮流直接产生关联的思想外,还有诸多与时代并不能直接产生勾连的思想,而这就需要从新的视野和角度来探究阐释,毕竟从不同的视角看不同或相同的思想,则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如此方可深化传统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方能加深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间的联结。阐释并非停留在古代文本的表面意义或作者的原意上,而是建设性地把古代文化中原有语句或命题解释为另一种积极意义,扩大原语句的意义及其适用范围,以适合当代之所需。

另一方面,建构传统民俗文化话语体系。在新的社会环境与新的社会实践中,面对新的社会群体,既要有新的思想突破,更要有适应传统民俗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话语体系。首先是促进话语的时代性表述。这也要求从当下社会实践出发,不断廓清和融凝出与我国国情相契合,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之新话语和新表达,精准阐述新思想新理念,以现代社会的话语标准、话语风格与话语形式来阐发民俗文化,促使民俗文化话语表述的与时偕行。其次是促进话语的大众化表述。而这则是在当下社会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广为传播与创新转化的必由之道。在遵循科学价值旨归的原则上,应采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阐述语言,并以“趣谈”“趣味”等现代性大众表达范式,对与民俗及其相关的古籍善本实行风趣性、通俗性、活泼性及多元性的解析诠言,将其生动贴切、清晰明了地传递给民众。再次是促进话语的国际性表述。不仅要重视民俗的本土化大众言语的表达,也要注重民俗文化的国际化言语之表述,其文化思想与含蕴能够被国际社会理解与认可,让中国民俗文化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

二、熔魂铸魄:对民俗文化进行创意性建构

文化创意能够将民俗文化之精髓与现代社会之所需、艺术审美旨趣有效衔接,促进民俗文化内容和载体的创新再造,实现其文化内涵的持续深化,进而让传统民俗真正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符合当下大众文化审美的文化。

(一)通过创意形成民俗文化的欢快喜悦呈现形式

纵览古今,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在历史的渊源流动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民俗文化,其内容丰富,内涵深邃,特色鲜明。就过年而言,从老北京的春节庙会祈愿新年,到东北人的“破五”希望驱灾迎平安喜乐,再到“彩云之巅”云南的各民族年俗,无不体现出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而在新时代下,民俗文化完全可以搭乘文化创意这班列车,将其富厚的文化内容与文化魅力通过生动活泼、欢快愉悦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经典民俗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无论是从人物设定,还是服饰造型与建筑场景等,皆通过创意深刻映射出中国传统民俗元素。3位主角名为鲲、椿、湫,均取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椿的服饰造型设计主要融入了民国时期的女性风貌特色,“童花头”发型展现出椿作为少女可爱的一面,民国学生装又呈现出其灵动脱俗的气质。椿所住的围楼,原型取自著名的福建永定县承启楼。影片将围楼的圆楼样式、祖堂、阴阳两极水井、楼顶的青灰色瓦面等生动还原出来,让观众通过画面便可强烈感受到具有浓厚客家特色的建筑文化和民俗风情。

此外,还可借助高新科技实现民俗文化彰显形式的创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区块链等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与科技间的黏合度在日益加深,从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再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科技的作用与价值在不断显豁。在“文化+科技”的模式中,比较典型的便是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技术可以开拓和创新民俗文化的表达范式,将异彩纷呈、底蕴厚重的民俗文化以生动活泼、立体多元的形式予以呈现,直接碰触与强化受众的感观体验。如甘肃陇南市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型民俗情景歌舞剧《高山情韵》,其内容除了以武都高山戏、羊皮扇鼓舞、大身子舞、劳动号子、社火表演及民间祭祀、婚恋嫁娶等经典元素来宣扬武都人民独特生活习俗外,更是融入3D、AR、投影等技术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给观众带来更多的震撼与沉浸式的体验。

(二)通过创意完成民俗文化的流行性之转化

通过创意创新将民俗文化进行流行性转化是时代使然。年轻一代,已成为赓续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生力军。民俗文化在进行创意发展和创新转化时应重视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在准确阐释民俗文化奥义的前提下,通过创意创新将民俗文化与大众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有机黏合,对民俗文化进行风尚性转化与重构,这不仅是民俗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吸引年轻人关注与承袭民俗文化的有效路径。如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出现的天干地支、十二时辰与折柳送别等,通过数字技术的加成来催动艺术内容创新,象征着时间的符号,星星点点,在赛场中不断闪现,给观众一种把冬奥会开幕式与闭幕式,以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皆汇聚一堂的感觉。但这背后折射的却是传统民俗在实现活化利用、以及被赋予新颖且富含现代审美张力的同时,更以一种鲜活而生动直观的演绎方式,满足时代受众,完成传统民俗由“古”到“今”创意创新之升华的历程。

(三)通过创意促进民俗文化的跨界融合创新

在当今泛娱乐化时代,民俗文化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将民俗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现代美学相结合,并将之映投至日常产品中,产生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民俗文创产品,形成“民俗+文创”的产品开发新业态,实现跨界融合创新。如“公共图书馆+文创”的开发模式就是一种融合尝试。自2017年“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成立后,许多图书馆开始加入研发文创产品的大军,把馆藏资源中的文字、图片、照片等作为开发元素,将原本艺术表现力较弱的文字藏品通过设计包装、科技注入等措施,使馆藏资源以创意创新的方式转化为大众所需要的,且拥有鲜明特色、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如祁阳陶铸图书馆依照《陶铸诗词》《浯溪碑林》等本地文献所制作的东风折扇和天地宽陶瓷杯、开封图书馆根据宋朝时期古籍文献所开发的宋词系列抱枕和古籍系列抱枕等,这些文创产品皆是对地方文化特色之展现,兼具传统性和趣味性。实际上,与民俗相关的传说、神话、名人等,皆可通过文化创意完成多元跨界的解构与重组,催生新内容、新内涵与新风采。

三、根植沃土:实现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流传应用

传统民俗文化理应重视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有机结合,方能为其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新动力。

(一)发挥民俗文化在创造性与创新性文化生产中的优质资源作用

文化生产是一个创造、传播和吸纳文化价值的生产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在文化生产中,民俗文化可为文旅产业提供优良素材。而文化生产者在立足当下,把握时代表征的前提下,应统筹旅游、游戏、动漫、影视、演艺、综艺、体育等行业,以匠心精神充分活化民俗文化资源,真正创造出能够树立中国形象、反映中华文明、传播华夏精神的高质量文化产品。

首先,对民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适当性解构与统筹性重构,形成新时代的文化产品。如山东曲阜祭孔大典,作为祭拜孔子的祀典,该活动始于春秋,兴于汉唐,明清时规格达顶峰,民国时趋于平稳,并在程序和礼仪上做了较大调整,后一度中断。2004年,当地恢复举办祭孔大典。2006年,祭孔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4年恢复以来,祭孔大典每年按期举办。在遵循祭孔礼制基本不变的原则上,其内容与形式每年都会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新元素的注入。祭孔大典集乐、歌、舞、礼于一体,已发展成为既不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又具观赏性、娱乐性、体验性及受民众欢迎的大型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

其次,可借助“讲民俗故事”的方式对与民俗相关的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进行解码重绎,对其本有内涵以生动创新的新表达形式进行现代化重释。如有着八卦祖师之称的伏羲,与其相关的神话故事传说不胜枚举。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如《伏羲传奇》《伏羲女娲》《远古的传说》《天地传奇》等,对伏羲的人物刻画与故事内容皆进行了不同的演绎与重塑,表现出常见常新、新颖独特的影视风貌。又如精卫填海、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这些经典传说故事在诸多影视剧中皆有着不同程度的改编塑形。可见,每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典故背后就是一个“新编民俗故事会”,这些内容皆可成为讲好民俗故事的富矿。

最后,创造深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民俗IP。IP本就是由“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所衍生出来的概念,现已被泛化解读,演变为具有产业衍生价值的元素。IP是创造力与创新性的代名词,从精细入微的沉浸性与文艺性,到弥漫情愫的主题呈现与文创格调,皆可让人眼前一亮。如2022年山西省文旅厅在春节期间推出的“网红”——文旅IP形象“晋虎”。虎作为山西独特的文化元素,与三晋民俗、传统手艺等紧密相连,“晋虎”的创作则将“晋”字的笔画结构与虎的面部特征做了创意转换,所以其形象不仅有“晋”字的辨识度,还深刻彰显出山西民俗布老虎文化之表征。IP是传播和宣传民俗文化的有力途径,而民俗文化,尤其是其中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故事等,正是民俗IP创作的源泉。不断通过各种现代表现艺术形式对其进行再丰富、再创新、再升级,便可创造出蕴意深厚、魅力无限的民俗IP,进而实现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长久持续。

(二)推进民俗文化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协同生产

挖掘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衡量刻度。“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传达着特定的民族的、民俗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民俗文化符号无论是以物质或精神的形式融入商品之中,即会产生‘超值’现象。发掘、生产、销售这种‘民俗文化符号’,是第三产业今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民俗文化产业。”经济若要把戏唱好,那么文化理应立足于产业,方能实现经济效益的产出。而生产者应精准定位民俗文化与各类产业间的契合点,从全产业链视域出发,完成对民俗文化的活化创新。可采用“民俗+”的开发模式来推动民俗文化与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深度融合,如“民俗+旅游”“民俗+图书馆”“民俗+博物馆”“民俗+动漫游戏”“民俗+电影”等。以“民俗+旅游”为例,可以立足乡村康养、度假休闲等不同旅游活动类型,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游艺、文艺等民俗文化元素贯穿其中,并以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研发出带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按此种发展范式,可以将民俗文化延伸、融合至不同产业领域,通过产业关联实现跨界融合,促进民俗文化与不同产业间的整体交融及协同创新,打破融合壁垒,实现创意创新之转化。

(三)推动传统民俗与群众生活的交织交融

除了在生产领域实现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外,民俗文化还应生长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在更好地发挥民俗文化服务群众生活之功能的同时,实现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传承。

一方面,增强传统民俗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活化潜质。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流传至今的民风民俗不胜枚举,有些习俗仍在传承延续,但有些习俗已消失于历史舞台。如在端午节期间,古人有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佩戴香囊、斗百草、挂菖蒲、贴钟馗像等诸多习俗,但现今除了吃粽子、插艾草与赛龙舟外,其他习俗已不常见。传统习俗的消亡,固然有着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人文原因所造成,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与认知上的缺位。由此,加强传统民俗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关联性与活化特性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对人民群众的普适教育价值。传统民俗中蕴含丰富的教育理念和功能,对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与升华具有重要意义。《周礼》云:“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化曰俗。”“俗”既包含平民的自我教化,又为民众所传习。民俗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呈现,与民众日常息息相关,所以民俗对人的影响是直接的,能够让人切身感受,并非抽象和虚拟般之存在。而这种特质也决定了民俗文化是一种接地气与在地化的优质教育资源。从流传的俗语谚语、故事传说,到节日庆典、民间游艺等,都承载着大量优秀教育内容。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民间俗语,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切勿浪费时间。又如在神话传说中,沉香救母就生动传神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百行孝为先”的精神,愚公移山则呈现的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今天看来,民俗文化中的这些可贵教育思想与观念,可以生动、立体地融入国民教育的具化环节,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将求学、立德与树人密切联结在一起。

四、包容互通:增强民俗文化国际传播力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不断走实走深,以及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需,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互动亦会更加频仍。由此,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要具备国际视野,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以礼相待的态度深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通及平等对话,提升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

(一)讲好民俗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而长久以来乡村则是我国民俗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息壤”,所以乡村的振兴繁荣势必会带动民俗文化走向新的繁盛,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来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因此,搞好跨文化传播,构建成熟完整的民俗文化对外传播机制,丰富创新民俗文化的传播内容,以及打造专业的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动民俗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艺术、民间文学等的国际传播,充分展现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与恒久魅力,以此来传播中国智慧,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民俗文化。

“讲故事”是以一种更为轻巧细微、灵动鲜活的方式行遍于大众之间的媒介逻辑,能够将故事文本的宏大和微小、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深深地联结在一起。由此,为了保障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质量,更要积极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精神符号和文化元素,创新其国际表述范式,做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有机衔接,讲好讲透讲实民俗故事,同时亦要注重新颖独到、内涵丰富的文化体验。如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我国各地的美食及其文化生态,该片以食物为线索,将中国各地不同的风俗习礼、生活场景与地域气候等一路铺展,全方位呈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该记录片在制作过程中,曾向英国BBC、美国国家地理等优秀纪录片频道和节目学习,结合了国际化制作标准、碎片化剪辑与文艺性解说,其传播方式超越了语言壁障,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数字化艺术的有效结合,激起了海外人士在情感与思想层面的共鸣。

(二)创新传播途径,提高国际影响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蕴含着中华文明古老的哲学思想与丰富的人生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让我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向国际社会全面、立体地展现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文化,创新传播途径是其主要环节。

一方面,民俗文化的现代传播应全力借助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与价值。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风起云涌,世界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即可让人们了解一切,网络直播、虚拟现实、5G等新兴传播手段的涌现,让文化逐渐变得可视、可闻、可感,但这对以报纸、杂志、广播等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因此,传统媒体应与时俱进,在体制机制、技术应用、政策管理等方面加强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交流,共同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传播效果好、竞争实力强的国际化新兴主流媒体,积极强占主流舆论传播的制高点,形成民俗文化国内外传播高地。

另一方面,应多管齐下推动民俗文化的立体化、全方位传播。科研人员在推动民俗学不断前行的同时,应积极构建一套能够被国际社会理解与包容的民俗文化话语体系,并以学术交流的方式将国内最新的高质量民俗研究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切实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俗学学派。此外,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时应恰时融入更多的民俗元素,在文艺作品中体现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奥妙,反映其宝贵的价值理念与思想,将能够彰显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的民俗文艺作品推向国际舞台。

(三)吸纳国际先进文化,壮大繁荣中国民俗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交流互鉴、兼容并包的文化基因,和而不同与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明立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中国的民俗文化亦越发受到国外人士的关注与喜爱,尤其在绘画、戏曲、陶瓷、手工艺、服饰、书法、中医、饮食等领域,深受国外大众欢迎,所以我们更要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同各国文化开展对话交流,正确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坚持主体性与民族性,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培育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积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全面而深入的本土化创新再造,真正做到“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在交织碰撞中不断谋发展、谋繁荣,铸就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辉煌。


责任编辑:陈   燕
执行编辑:伍琼华



文章刊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篇幅限制,注释从略。若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往刊浏览:

2023年第4期全文链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