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燕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旅游扶贫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演变过程与驱动机理研究”(41871145)阶段成果。
乡村非遗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依托丰富的乡村实践,并结合数字技术赋能,正成为乡村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动能。乡村是建设未来的地方,而数字技术是推动未来发展的引擎。前沿科技带来网络直播、数字藏品、数字博物馆、动漫及游戏等新形式,为本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非遗数字化创新指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非遗资源的新载体展示、新媒介传播和新业态活化,使其从无形形态转变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有形数字形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兼具故事感与未来感非遗文化产品的新体验需求。乡村非遗数字化创新还有助于培育乡村新兴业态,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从底层逻辑看,乡村非遗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使身处地球村的人们能够通过向数字世界的时空延伸来追忆并致敬传统生活方式,唤醒人类对最本真存在价值的感知,并获得内省空间。美国新马克思主义者哈维(Harvey)在其《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一书中使用了“时空压缩”这一概念,其试图表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具有在生活步伐方面加速的特征,而同时又克服了空间上的各种障碍,以至世界有时显得是内在地朝着我们崩溃了”。而海德格尔(Heidegger)在“技术的追问”一文末尾引用了荷尔德林()的诗:“但哪里有危险,哪里也生救渡”。虽然后现代社会过度依赖技术使人类被连根拔起,但技术也可以使人类更便捷的触达被海德格尔视为救赎的“艺术”,从而拯救人类。技术带来了时空压缩,同时也带来了反时空压缩的机会。每天不离手的智能手机,犹如盲人的盲杖,成为数字社会人们“延伸的心灵”,使得非遗的保护方式与传承路径依托数字技术展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时空压缩对人类的内在经验与人性亦造成了压缩,而在数字世界中通过艺术化手段再现乡村非遗承载的地方知识和生活方式,使消费者能够暂时摆脱被压缩的外在时空的规范,获得一种缓冲与平衡,让乡愁得以安放。在这种情境下,乡村非遗成为主客价值协同的共振核,而数字技术为距离遥远的主客提供了接触与共同起舞的机会(见图1)。当非遗发出的信号引发主人和客人之间“如电的激流”,共睦信号在主客之间被感知,形成了两个群体间的共睦态体验,这种“共睦”本质上是价值共振过程;而短暂、瞬时的共睦态体验要演进为持久、稳定的主客价值共生系统,还需要利益相关者探索主客之间资源编排的新模式、价值共创的新路径。乡村非遗的数字化利用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对话过程。非遗作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然而,非遗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感,也面临着如何焕发新活力的挑战。数字技术为非遗的活化利用带来了无限可能,人们可以通过使用VR(虚拟现实)眼镜感受全沉浸式的体验,使用手柄进行全交互式互动。但若失去了生活的活水之源,再高超的技术也难以触动人心。将非遗与数字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连接和融合,有助于开启更多主客之间的价值共振新频道。数字场景叠加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跨时空的情感共鸣与对话。在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内,通过场馆、展品、陈设、装置、数字产品等体验要素全面融合,促进“全层级需求-全情境交互-全向度价值”的链式贯通,从而重塑用户体验维度,带来全效体验。在“挑战诗人”展项前,游客可跨越千年和诗人面对面谈笑交流、切磋诗技,与诗人同频共振。此外,游戏企业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深度合作,在游戏的文字剧情、建筑物建模、人物服饰中加入苗族非遗元素,在玩家对神秘数字苗疆风情的探索中,实现了千年非遗与当代年轻人生活的链接。数实场景融合可以创新共振手段,把游客体验推至前所未有的境界。VR、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能够帮助乡村营造和强化沉浸感,突破现实空间局限,观众在实体博物馆可体验数字虚拟世界或数实融合的新环境。在浙江外桐坞村启动的“国际艺术村,未来新乡居”数字化发展项目,以“AR+艺术”为主题召集青年艺术创作者来到村中,在村中几处代表景点通过数字化平台设计了元宇宙穿越入口,开启了一个虚实交融的新世界,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或者 AR眼镜在村子现场进行元宇宙的时空穿越,极大的激发了游客的在地感受,为二次体验奠定了一定基础。乡村非遗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以农民为中心的“主-商-客”多元主体价值共创。价值共创的参与模式构建有助于推动主客从“我-你”分离甚至对立关系走向“我们”关系。从广义层面而言,主人包括目的地政府和传承非遗的居民,他们分别是规则制定者和文化输出者;客人则包括商客和游客,他们分别是资源整合者和文化体验者。长期经营的商客还可能兼具主、客二元性,成为新主人。政府主导的“主-商-客”价值共创协同多方力量,以规制先行保障各方公平获益,可激发多元主体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实践创新。如,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在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过程中,住建部门与承建方共同制定策划方案和实施计划,在采集资料、再现情景等环节大力争取当地村委会和民众支持,把握好项目启动和验收环节;承建方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感受到抢救、保护传统村落历史“使命感”。对于当地村民而言,数字博物馆建设激发了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非遗与旅游业相结合也为他们带来了改善生活的新生计。搭建平台是多元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有效路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专门为非遗传承人和相关机构搭建了信息共享、需求互通、促进合作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并联动阿里巴巴、小红书等电商和社交平台,为非遗好物争取流量投放和宣传推广,并进一步引导用户在淘宝光临“淘宝手艺人-浙江非遗购物节”专场,购买非遗好物。农文旅融合是多产业协同、共创价值的有效方式。遂昌县的“班春劝农”活动保留了传统农业文明的迎春文化,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民俗活动的代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遗数字创新中,遂昌县通过指尖上的 “班春劝农”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用户“云参与”H5互动游戏,体验祭神农、给牛添力等活动;同期开展直播带货,销售当地原生态的农特产品,实现农文旅多业融合共创。乡村非遗数字化创新过程中的价值共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高境界。它体现在非遗从村民和传承人的生活走进游客的生活中。诞生于传统农耕生活的乡村非遗只有融入现代生活,适应现代经济文化运行规律,才能与当代生活真正融为一体,不仅可看可感,还可用可交易。依托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藏品具有可确权、可追溯、可交易的特点,正成为非遗在现代社会“落地生根”的重要产品形态。乡村非遗的传统利用方式常停留在展示、表演层面,由于产权等原因,消费者只能在场体验非遗,却不能真正“拥有”非遗,很难参与二次创作和产品交易。而非遗数字藏品可利用区块链技术锚定作品,生成链上唯一的数字凭证以确认收藏者归属,消费者通过购买数字藏品可对其收藏、使用和流转,将非遗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这样,非遗不仅承载了本地居民和传承人的价值和记忆,也通过交易行为成为消费者生活和财产的一部分,实现了主客价值的深度绑定。“非遗IP+区块链+数字化”模式通过结合非遗IP属性提炼文化符号,可进行二次创作。并以贴近消费者生活和市场化的表达形式对非遗技艺进行数字转化并推广,使非遗能够连接和触达到更多人群。在发售过程中,还可利用藏品社区的反馈,进一步通过用户生产内容和专业生产内容做好内容传播、讲好非遗故事。最终还可以“数字内容+实物商品”的形式实现销售获利,或通过数字技术应用于文旅场景,实现从藏品到景区线下客流的转化。2022年底北京市宋庄村元宇宙上线,村里的一些景观被数字孪生到元宇宙,并尝试推广和销售地域特色的数字藏品。官方授权数字藏品买家作为宋庄村元宇宙的数字乡民,可以在元宇宙上参观浏览和社交娱乐。同时,买家可以凭借数字乡民的身份到访现实的宋庄,实现数实世界的交融与连接,并享受线下产品的购买优惠,通过整合价值链实现主客共融。
文章刊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篇幅限制,注释从略。若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往刊浏览:
2023年第4期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