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胡钰,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组成,也是人类文化财富中的基本组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播,既可以有效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有效增加人类文化财富,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2018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应邀在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发表题为“文化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桥梁”的演讲,其中特别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表达。它如同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形,又像音乐一样明亮而灵活,也像某个舞蹈瞬间一般神秘。从没有比这更强大的力量使我们相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意义和归属感的源泉,是我们祖先的颂词,也是为未来一代传递梦想的途径。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精神,也是我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八年任期间的承诺。这份公约目前已经有176个缔约国,并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共同开启了人类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新篇章。”事实上,对已经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仅仅是从维护乃至抢救的视角看是不够的,还要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的、独有的当代意义与转化价值,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的战略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视角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增强了文化多样性,是建设良好文化生态的重要驱动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关键性特征与路径,不论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一国范围看,文化多样性都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即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条款中就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平衡,文化多样性保障文化发展。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就要将其视为建设当代文化生态的不可替代的战略举措,换言之,让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形式、文化技艺、文化精神成为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与创新来源,才能体现当代文化的历史性、真实感与多元化,才能让当代文化的交流、革新和创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活力,就能提升当代文化生态的生命力。有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坚实支撑,当代文化发展就有了丰沃土壤。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因而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在唐代,波斯文化、东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就与中华文化有着许多交融,著名的唐太宗昭陵六骏之一的什伐赤就是波斯红马,而马球自波斯传入中国后,深得从帝王到贵族再到民间的喜爱,成为流行运动与社交方式,还有各种东罗马器皿、阿拉伯工艺等在中华传统彩绘等技艺中都有着丰富的体现。让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多彩文化现象得到重现,是中华文明特性的体现,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必然,更重要的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当代传播,可以为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让古老中华文明中的文化多样性成为当代人类文明的文化多样性中的活跃组成。这对于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对于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形成,对于多元文化和谐共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要加强对包括外来文化传统在内的各种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不能厚此薄彼,而要做整体性的展示,与此同时,要加强不同文化遗产之间的比较与交流,既有中华文明内部的文化遗产的比较与交流,也有中华文明与其他不同文明的比较与交流。视角之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体现了文化创造力,是建设创意社会的重要驱动力。对传统文化要素的传承与传播,不能仅仅作为“考古式”的挖掘与“展品式”的陈列,而是要切实让传统“活”起来,成为当代社会的有机组成。对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传播,“返本”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开新”,换言之,要通过展现传统非遗,来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世界要知道中国有“多古老”,更要知道中国有“多现代”。生机勃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有助于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创意社会的形成。要体现文化创造力,就要以崭新的文创理念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具体来看,以更加个性化的创意视角来传播非遗,将传统非遗技艺的精髓与当代青年的创意紧密结合起来,既体现传统非遗的历史积淀,又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以更加现代化的科技视角来传播非遗,将现代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运用到非遗传播中,可以极大地提升文化遗产的传播覆盖面、沉浸感与冲击力;以更加社会化的生活视角来传播非遗,让非遗作品成为日常用品,更加具有功能性与实用性,紧密地“嵌入”衣食住行用的日常生活。从提升文化创造力的视角推动非遗传播,就要将文化要素、市场要素、社会要素等共同导入,形成整体性、多维度的推动力量。既要考虑传统文化的本真性,又要考虑当代传播中的接受度与可持续。事实上,现在大量中国原创网络游戏中对传统戏曲、传统服饰、传统技艺等的高仿真再现与高创意融入,就极大地体现了非遗传播的文化创造力,也展示了综合性要素共同的作用。从提升文化创造力的视角来看待非遗传播的人才队伍建设,就不能仅仅是培养非遗技艺传承者,还要培养非遗设计创意者、非遗产品推广者、非遗文化研究者等多领域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文化使命感与文化创造力。而这样的人才队伍一旦规模化形成,不但非遗传播会生机盎然,创意社会的建设也会展现全新面貌。视角之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展现了国家形象,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驱动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独特载体,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特性与当代中国之美,就要将非遗传播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以非遗传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当代国际传播中的突出问题是“西强东弱”的不平衡问题与“价值观冲突”的不和谐问题。要让中国的形象更加全面、立体、真实,更加可信、可爱、可敬,就要形成新的传播观念,以非官方主体、非刻板叙事来表述,用常人视角,从历史之深、文化之美、生活之细来传播中国。事实上,这些年来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一些效果较好的传播产品,许多是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括美食、茶叶、刺绣、传统节庆等。在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与景德镇浮梁县合作的2021年春节节庆传播活动中,数百名村民参与直播,摄制数百部短视频,全网实现超过2亿的传播量。在这些传播实践中,手机成为了新农具,直播成为了新农活,农民成为了新演员,数据成为了新农资,展现了乡村非遗传播的新姿态与新可能。从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角度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要有中国视角与中国团队,还要有国际视角与国际团队。传播中国非遗之美不仅是为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是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国之美。而让世界看到更多的中国之美不仅是为了中国,同样是为了世界,让世界之美更加多彩。为此,在推动非遗传播时,要树立鲜明的全球意识与时代意识,让中国的非遗展现出更加具有世界性与时尚性的气质来,如同“国潮”的兴起,成为流行文化现象与普遍消费行为。视角之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非遗传播既是文化事业,也是文化产业。前者需要政府力量、公共资源的扶持,后者需要市场力量、产业资源的引导。从相当程度上说,只有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成为现代商品时,才能获得最大效果的传播力。“送出去”的文化往往不如“卖出去”的文化更具感染力。研究非遗元素与当代产品的结合方式成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的有效路径。这种结合不是贴标签,应是有机的、内在的,这种结合需要文化界与产业界的密切配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宝马集团合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成为一个有益的尝试,在2019年国庆70周年前夕推出的“华彩辉耀典藏版”7系车,采用了大量来自苏州、杭州的非遗技艺,比如车内中轴线扶手盖采用苏绣工艺,以缂丝材料替代原先的真皮材料,以不同针法营造出明暗对比、渲染恣意的山水图景,尽显东方美学意境。观察整车的设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运用淋漓,中国文化精神的气质展现充分,而整部车也成为了“高档车中的高档品”与“典藏级中的典藏品”。从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看,在功能需求普遍得到较好满足的情况下,基于审美、情感、创意等的文化元素愈发成为产业附加值的重要来源,从这个角度说,一切产业都可以成为文创产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赋能一切产业。比如中国制造的C919飞机的内饰惊艳亮相,其中就有许多中国非遗元素,而国内一些高档汽车、冰箱、电脑等,都在采用非遗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关乎文化强国建设,关乎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也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这一具有多重意义的重要实践,不能仅仅是单一视角来推动,也不能是传统视角来推动,而是要切实采用多视角与新视角来分析,既要坚持文化的“真”与“正”,又要跳出文化来传播文化,既要坚持中国的“气”与“味”,又要跳出中国来传播中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的基础是文化自信,核心是文创理念,重要的是发挥青年力量。基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积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持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播的人文感与青春度,就会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大光彩,成为具有感染力与带动力的发展新引擎。
文章刊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篇幅限制,注释从略。若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往刊浏览:
2023年第5期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