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0多个日夜,中瑞外交的见证者和守望者
Club提要:1950年9月14日,中国与瑞士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使节。1974年8月6日,瑞士驻华大使馆三里屯新馆奠基。瑞士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瑞士外长马克思·彼蒂彼爱在1949年就开始推动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本文带读者一同回忆瑞士使馆在北京南河沿的旧馆历史,1960年代中期北京外交圈的情况,以及1974年驻华新使馆奠基和50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为中瑞外交的载体,这片建筑见证了历史,近年来更在实践可持续生活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4年8月6日,正在北京参加首届瑞士工业展的时任瑞士联邦议员皮埃尔·格拉贝尔(Pierre Graber)出席了位于三里屯瑞士驻华大使馆新馆的奠基仪式,格拉贝尔亲手铺设了第一块石匾。今天,这块白色长方形石匾挂在使馆办公楼入口处的墙上,静静地诉说着50年前的记忆。当我们追溯使馆的历史点滴,从解密档案中一点点拼凑出关于它的故事,黑白旧照如同一部流动的史书,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960年代位于北京南河沿的瑞士使馆旧馆,回到中瑞建交的流金岁月。
格拉贝尔议员(左四)在新馆奠基仪式上
© 当代历史资料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汉斯·凯勒收藏 (图源:瑞士驻华大使馆)
建交始末
所有瑞士与中国外交官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瑞士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殊不知,75年前那个暗流涌动的秋冬,时任外长马克思·彼蒂彼爱(Max Petitpierre)正在酝酿一场大胆的推动。
早在1949年5月,美国便照会西方各国在承认共产党政府问题上应建立联合阵线,中立国和小国不得先于华盛顿承认新中国。然而,主张和平中立政策的瑞士不愿卷入大国纷争,她十分重视与东方的经贸往来,认为同新中国建立和发展关系符合自身利益。
1949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七天,彼蒂彼爱就根据瑞士对外政策的普遍性原则,敦促联邦委员会承认新中国。尽管此举当时受到大国压力和瑞士国内舆论的反对,彼蒂彼爱仍力排众议:“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将持续较长时间,因此早承认比晚承认好”。
1950年1月17日,已是轮任联邦主席的彼蒂彼爱向毛泽东主席发送电报,称瑞士“决定在法律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并准备与贵政府建交”,2月6日又电告周恩来总理,称已任命瑞士驻香港领事司文·司丁纳(Sven Stiner)为驻华临时代办赴京商讨建交事宜。
1950年1月17日电报 © 瑞士联邦委员会
前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Dominique Dreyer,1974-1976曾任南河沿使馆秘书,1999-2004升任大使)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中国对瑞士一直抱有非常良好的印象,瑞士是一个没有殖民历史的中立国家,她拥有一个堪称典范的能确保不同文化和种族成功共处的政治体制,她在中国人眼里是一个和平与繁荣的国度。”因此,中瑞建交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并不多,司丁纳与北京共有四次谈判,每次均持续20分钟,进展十分顺利。
1950年9月14日,瑞士与中国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使节。如今看来,当年的瑞士政府极具远见,对中国来说,瑞士也是最可信赖的西方国家之一。周铎勉大使写道:“1953年瑞士被美国要求参与履行朝鲜停战协议,如果瑞士没有在这以前与北京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就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国际承认,也不可能被中国允许进入停战监督机制。”
1950年9月14日中国瑞士建交,人民日报第二天发布的报道
旧时庭院
1945年,瑞士在南京建立公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公使馆10月18日关闭。1950年5月,除了建交谈判,司丁纳抵京后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公使馆寻找新的落脚之处。在燕豪胡同居住数月后,这一新组建的使团在1951年2月搬到离故宫不远的南河沿大街丙8号(现23号),这是一个建于1930年代的中式古典庭院,通过一条狭窄的胡同与大街相连,它的主人是一家美国古董店的老板。公使馆院墙环绕、花园密布、典雅静谧,1951年2月15日始租,1957年4月12日升格为大使馆后仍一直在那里,直到1976年2月26日才正式落户于三里屯现址。
瑞士首任驻华公使任佐立(Clemente Rezzonico,1950-1954驻华)在1951年的年度报告中有如下描述:“在苦心寻找后我们所发现的这座建筑是相当宽敞的,足够办公和住宿之用。它是一个庭院的一部分,与瑞典大使办公室及住宅、芬兰公使馆、丹麦外交使节及挪威代办的住宅相毗邻。房子里带有家具,但它的所有者,一个古董商店店主留下了大量中国物品,他的趣味极糟,这些物品在住宅和办公室根本无法利用。”
周铎勉大使回忆说:“其他与瑞士同时与中国建交的中立国家也认为这个位置相当便利,因此这座庭院一下子聚集了丹麦、瑞典、瑞士、芬兰及挪威各国使团,可能是和平与中立的象征,也是欧洲国家成功合作的早期例证。”
1950年12月28日,任佐立公使递交国书后,与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合影 (图源:新华社)
位于南河沿旧馆的大使官邸花园,摄于1960年 © 艾米尔·休特兹,当代历史资料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汉斯·凯勒收藏
南河沿瑞士使馆入口处,瑞士与其他北欧国家使馆汇聚在这里,摄于1963年
© 艾米尔·休特兹,当代历史资料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汉斯·凯勒收藏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在瑞士受到热情款待,为中瑞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1960年8月1日,瑞士驻华大使纳维义(René Naville,1959-1963驻华)在南河沿使馆举行瑞士国庆招待会,周恩来总理破格出席,在讲话中赞扬中瑞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典范。
原瑞士驻华大使汉斯·凯勒(Hans Keller,1963-1966驻华)曾说,南河沿的瑞士使馆在外交官中十分受欢迎,除了国庆日,平时大家也喜欢聚集在这里。1960年代中期,在北京的西方外交界除了瑞士人,只有英国人和北欧国家的代表,中国还远远没有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交。“当时外国外交官人数很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中国人的联系并不多,这使我们的国庆活动意义非凡,”凯勒大使回忆说。
如今的南河沿23号早已变为民宅,刘少奇主席平反后,1980年代他的夫人王光美女士也曾在这里居住过。在今天游人如织的南河沿大街,靠近皇城根遗址公园的这条老胡同外表已经侵蚀剥落,当年的风光消失殆尽,默默无声,但时间留下的烙印便是历史的传承。只要历史是永恒的,这座院落的生命,以及发生其间的故事,就是永恒的。
1960年8月1日,纳维义大使与周恩来总理在南河沿旧馆出席瑞士国庆招待会
© 新华社《周恩来档案》
南河沿使馆的瑞士国庆活动现场
© 艾米尔·休特兹,当代历史资料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汉斯·凯勒收藏
汉斯·凯勒大使及夫人(左二左三)在南河沿旧馆花园中等待出席国庆活动的宾客,摄于1965年
© 艾米尔·休特兹,当代历史资料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汉斯·凯勒收藏 (图源:瑞士驻华大使馆)
新馆建成
196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把外国使节安置到北京东部、东北部两处新开发的地区,并在周边兴建配套设施。1965年,瑞士考察了三里屯开辟的“第二使馆区”,1970年3月31日与中国外交部签订为期60年的免费土地租赁协议,租用三里屯东五街3号一块面积10000平米的建筑用地。然而,“当时中苏友谊关系的中断和文化大革命引起的混乱,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减少,此外在瑞士设计一个全新建筑也需要较长的程序,这都使得搬迁新馆无法在1976年以前实现,”周铎勉大使回忆说。
1973年6月4日,联邦委员会向议会提交报告,称北京城中心空间狭小、设施不足,南河沿旧馆院落租金上涨、设施陈旧、维护费用不断增加,1969年以来就一直没再续租,因此在北京建造一座新的使馆大楼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项目。报告还列举了中瑞关系的良好进展,以及瑞士需要加强与这个即将面临深刻变革的国家的经济联系,驻华使馆必须为外交官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空间,使他们能够完成日益繁重的任务。
联邦委员会还申请了890万瑞士法郎的建造经费,尽管议会反对这一项目,但还是在1973年获得国会上下两院的同意。根据两国协议,瑞士出建筑图纸和经费,中国负责施工,新馆由瑞士联邦建筑局设计,并在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的监督下,由北京建筑设计院进行施工管理。
1974年8月6日,新馆举行奠基仪式,正在访华的格拉贝尓议员主持仪式,正式工期则于当年10月开始,次年11月竣工,历时13个月。这是一组朴素的红砖混结构建筑物,充满简洁实用的瑞士设计风格,它由三个主要建筑构成:办公楼、大使官邸和员工住宅,以及一座游泳池,官邸还有一个花园和一片竹林。
© 联邦建筑和后勤办公室,海外建筑项目管理处
© 联邦建筑和后勤办公室,海外建筑项目管理处
1976年2月26日,瑞士驻华大使馆结束南河沿时代,正式入驻三里屯。在回忆录中,周铎勉大使说:“那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唐山大地震、毛泽东去世、四人帮倒台,我见证了外界根本不了解也不理解的很多事情。”当时在北京的外交圈,每个人都能感到变革即将到来,但具体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无人知晓。
“在施工期间,没有人能预见中国1978年以后的巨变,而这种巨变又极大地增进了中瑞关系,使得仅仅十几年后,已有必要扩建使馆,于是(2000年)在办公楼加盖了第三层,(2005年)在使馆大门处修建了单独的签证处,”周铎勉大使说。2009年签证处和商务处进行了改扩建,办公楼和大使官邸内部也历经多次升级改造,此乃后话。
瑞士使馆新馆,三里屯东五街2号
© 联邦建筑和后勤办公室,海外建筑项目管理处
签证处扩建前 © Le Journal horaire
签证处扩建后 © 瑞士使馆
瑞士驻华公使馆/大使馆历史
1945年——南京公使馆开馆
1949年10月18日——南京公使馆关闭
1951年2月15日——公使馆落户北京南河沿大街
1957年4月12日——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
1974年8月6日——三里屯使馆新馆奠基仪式
1976年2月26日——三里屯使馆新馆竣工、正式启用
使馆今朝
从1975年瑞航开通苏黎士-北京-上海航线、1979年瑞士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到1980年瑞士迅达作为首家工业性中外合资企业进入中国;从1996年瑞士联邦主席(德拉米拉)首次访华到1999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首次访问瑞士;从2007年瑞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13年中国和瑞士签署与欧洲大陆的首个自贸协定,到2016年双边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位于三里屯的这座瑞士使馆见证了中瑞关系的飞速发展。
如今的三里屯使馆区已有近百个国家坐落于此,大大推动了周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环境建设,使三里屯成为北京最潮的国际时尚圣地。而隐匿在屯里的大使馆们则几十年如一日的安静清幽,路过的人们会对使馆紧闭的大门和另一侧的生活感到好奇,很难想象这些平静的大门后是怎样的丰富多彩。
除了宁静的办公区域,瑞士使馆的后花园有一片生机盎然的竹林,以及面积不大但舒适的泳池,都是员工们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休闲的去处。使馆荣誉员工“馆猫”们每天悠闲地趴在院子里享受日光浴,据说整条街的流浪猫咪都知道这里的伙食是最好的。三里屯东五街也是北京最著名的银杏大道之一,每年深秋,街道两旁的银杏树像两条金色长龙一路延伸,秋风过后遍地黄金落叶,仿佛置身一个金色的梦境中,前来拍照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
近几年,瑞士使馆在北京使馆圈率先实践可持续生活,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积极努力,比如在院内搭建“昆虫旅馆”、“雨燕窝”和“蝙蝠屋”,设置供小动物藏身的石堆和树叶堆,修建小池塘供昆虫、青蛙和鸟类栖居;使馆还设有专业堆肥区,集中处理馆内厨余垃圾并用于自己的菜地;这里的草坪还分成不同区域,一种是经过精心修剪的,需要始终保持整洁,另一种是野生草坪,不除草、不清理树叶和动物巢穴、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保持完全自然的生长,以吸引更多昆虫和其他野生物种,使馆内所有动植物都能共同生存和繁衍。
办公室/馆猫/银杏大道/竹林/官邸草坪/泳池/昆虫旅馆/池塘/草坪分区(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历经50年发展,瑞士驻北京使馆已拥有近100名员工,是瑞士最大海外外交机构之一。瑞士人的安静、务实、传统与包容,就像这座朴素的建筑一样,这么多年一直如此;同时,瑞士的创新与进取,瑞士政治家、企业家在对华关系中的开拓精神,总让我们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段建交风云。岁月如歌,建筑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18000多个日夜,这片馆舍早已成为中瑞外交的见证者和守望者。
为庆祝瑞士使馆(三里屯)建馆50周年,从今天起我们在使馆外墙隆重推出老照片回顾展,包括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展览将持续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