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广州街坊 | 荔湾平安促进会:这是一种互帮互助的力量

广州街坊 广州街坊 2024-06-14





广州,一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流动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社会治安清朗有序、公共安全扎实稳固,是广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硬前提”。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不少醒目的位置都张贴着“最小应急单元”标志。在学校、大型商超、批发市场等人员密集处,在街头巷尾、城中村等城市末梢,臂戴红袖章、身穿马甲的他们隐于市井,排查隐患,巡逻瞭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广州街坊”。




“广州街坊”是什么?




“广州街坊”主要由专业力量(政法队伍等)、半专业力量(辅警、协警等)、行业力量(物流寄递从业人员等)和志愿力量等四种社会治理力量组成。


广州市委政法委全力打造,以“广州街坊”为品牌的群防共治队伍,在市委平安办的领导下,已经成为广州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那“广州街坊”究竟

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是如何进行群防共治工作的?

今天我们邀请了

“志愿力量”代表

荔湾区平安促进会会长

来和大家展开说说



在市委平安办的指导下,平安促进会是如何参与群防共治工作的?




曹广明会长:在广州市委政法委、荔湾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我们会推动 22 条街道开展全区的群防共治工作,充分发挥广州街坊的“六员”功能。



具体而言,荔湾平安促进会日常会组织发动全区群防共治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电信诈骗防范、交通安全秩序整治等工作,充分发挥群防共治志愿力量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广州街坊”服务功能拓展至涵盖平安宣传、环境治理、纠纷调解等多方面。每位“广州街坊”都全心为群众服务,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邻里守望“巡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法治“宣传员”、应急处置“支援员”、公共文明“引导员”。



平安促进会是如何吸引志愿者加入“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




曹广明会长:一是“广州街坊”自身的凝聚力,以“趣缘、业缘、地缘、志缘”为纽带连接市民二是志愿者的一份爱心、热心,希望能用自己所学之长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三是因为有奖励和保障,在“广州街坊”小程序上,积极参与群组活动,可以累积积分,用积分兑换小礼品,还能获得一份免费的人身意外保险



您认为平安促进会在参与群防共治工作最重要的什么?




曹广明会长:一是需要有强大的资源链接能力。平安促进会举办的活动,需要多元化才能吸引更多街坊的参与和支持,那么拥有资源链接能力尤为重要例如我们要举办一场辖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宣传,如果只是依靠志愿者做课件、开展宣讲,形式单一且缺乏吸引力。荔湾区平安促进会通过链接辖区内的口腔医院,让医院提供场地和讲师,不仅能为老年人做好口腔健康宣传,还能提供一次免费的口腔检查。再举例,辖区内若有居民需要做心理辅导,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我们就会去帮居民链接我们的合作机构以降低相关费用。二是需要熟悉政策法规,这使得我们在进行纠纷调解、解决居民困难的时候更有效率、更有依据。三是需要沟通技巧。前面提及,我们需要做一些资源链接、纠纷调解,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用沟通技巧的,沟通效率更高,达到的效果会更好四是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不同的事情需要匹配不同的技能,像谈判技巧、急救处置、AED使用等,我们平安促进会会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培训,让队员不断学习新技能应对新情况。例如,有一次我们的志愿队伍在巡防过程中,发现一名路人摔倒,头部流血不止,我们的队员马上给他止血并呼叫救护车,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不断安抚受伤路人,救护人员来到的时候表扬队员处置手法得当。


作为“广州街坊”的一员,您认为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曹广明会长:“广州街坊”是一支弘扬“做好人、做好事、做善人、做善事”精神的队伍,这种精神还会不断发扬光大。像“广州街坊·平安如意骑队”,这支队伍刚成立的时候才30余人,这几年不断壮大发展,至今在“广州街坊”小程序上的注册人数达3000多人。



同时,“广州街坊”是一支守望相助的队伍,在街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我们有一位年纪比较大的队员,平时负责在我们开展活动的时候,帮我们看管物资。但是前段时间这位队员身体不舒服,家中无人照料,我们“广州街坊·平安如意骑队”的队长梁丽冰就带着其他志愿者一起“接力”照顾,体现“广州街坊”互帮互助的力量。


荔湾区平安促进会将一如既往,在广州市委政法委、荔湾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持续推进群防共治工作,更好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为建设平安荔湾贡献一份力量。




出品

中共广州市委政法委

南方网

粤学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