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回 | 原来操作系统获取时间的方式也这么 low
新读者看这里,老读者直接跳过。
本系列会以一个读小说的心态,从开机启动后的代码执行顺序,带着大家阅读和赏析 Linux 0.11 全部核心代码,了解操作系统的技术细节和设计思想。
你会跟着我一起,看着一个操作系统从啥都没有开始,一步一步最终实现它复杂又精巧的设计,读完这个系列后希望你能发出感叹,原来操作系统源码就是这破玩意。
以下是已发布文章的列表,详细了解本系列可以先从开篇词看起。
第一部分 进入内核前的苦力活
第二部分 大战前期的初始化工作
本系列的 GitHub 地址如下(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跳转)
https://github.com/sunym1993/flash-linux0.11-talk
------- 正文开始 -------
作为用户也可以通过敲击键盘,或调用诸如 printf 这样的库函数,在屏幕上输出信息,同时支持换行和滚屏等友好设计,这些都是 tty_init 初始化,以及其对外封装的小功能函数,来实现的。
void main(void) {
...
mem_init(main_memory_start,memory_end);
trap_init();
blk_dev_init();
chr_dev_init();
tty_init();
time_init();
sched_init();
buffer_init(buffer_memory_end);
hd_init();
floppy_init();
sti();
move_to_user_mode();
if (!fork()) {init();}
for(;;) pause();
}
曾经我很好奇,操作系统是怎么获取到当前时间的呢?当然,现在都联网了,可以从网络上实时同步。那当没有网络时,为什么操作系统在启动之后,可以显示出当前时间呢?难道操作系统在电脑关机后,依然不停地在某处运行着,勤勤恳恳数着秒表么?
当然不是,那我们今天就打开这个 time_init 函数一探究竟。
打开这个函数后我又是很开心,因为很短,且没有更深入的方法调用。
#define CMOS_READ(addr) ({ \
outb_p(0x80|addr,0x70); \
inb_p(0x71); \
})
#define BCD_TO_BIN(val) ((val)=((val)&15) + ((val)>>4)*10)
static void time_init(void) {
struct tm time;
do {
time.tm_sec = CMOS_READ(0);
time.tm_min = CMOS_READ(2);
time.tm_hour = CMOS_READ(4);
time.tm_mday = CMOS_READ(7);
time.tm_mon = CMOS_READ(8);
time.tm_year = CMOS_READ(9);
} while (time.tm_sec != CMOS_READ(0));
BCD_TO_BIN(time.tm_sec);
BCD_TO_BIN(time.tm_min);
BCD_TO_BIN(time.tm_hour);
BCD_TO_BIN(time.tm_mday);
BCD_TO_BIN(time.tm_mon);
BCD_TO_BIN(time.tm_year);
time.tm_mon--;
startup_time = kernel_mktime(&time);
}
梦想的代码呀!那主要就是对 CMOS_READ 和 BCD_TO_BIN 都是啥意思展开讲一下就明白了了。 首先是 CMOS_READ
#define CMOS_READ(addr) ({ \
outb_p(0x80|addr,0x70); \
inb_p(0x71); \
})
就是对一个端口先 out 写一下,再 in 读一下。这是 CPU 与外设交互的一个基本玩法,CPU 与外设打交道基本是通过端口,往某些端口写值来表示要这个外设干嘛,然后从另一些端口读值来接受外设的反馈。
至于这个外设内部是怎么实现的,对使用它的操作系统而言,是个黑盒,无需关心。那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就更不用关心了。
对 CMOS 这个外设的交互讲起来可能没感觉,我们看看与硬盘的交互。 最常见的就是读硬盘了,我们看硬盘的端口表。
端口 | 读 | 写 |
---|---|---|
0x1F0 | 数据寄存器 | 数据寄存器 |
0x1F1 | 错误寄存器 | 特征寄存器 |
0x1F2 | 扇区计数寄存器 | 扇区计数寄存器 |
0x1F3 | 扇区号寄存器或 LBA 块地址 0~7 | 扇区号或 LBA 块地址 0~7 |
0x1F4 | 磁道数低 8 位或 LBA 块地址 8~15 | 磁道数低 8 位或 LBA 块地址 8~15 |
0x1F5 | 磁道数高 8 位或 LBA 块地址 16~23 | 磁道数高 8 位或 LBA 块地址 16~23 |
0x1F6 | 驱动器/磁头或 LBA 块地址 24~27 | 驱动器/磁头或 LBA 块地址 24~27 |
0x1F7 | 命令寄存器或状态寄存器 | 命令寄存器 |
那读硬盘就是,往除了第一个以外的后面几个端口写数据,告诉要读硬盘的哪个扇区,读多少。然后再从 0x1F0 端口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读数据。这就完成了一次硬盘读操作。 如果觉得不够具体,那来个具体的版本。
在 0x1F2 写入要读取的扇区数
在 0x1F3 ~ 0x1F6 这四个端口写入计算好的起始 LBA 地址
在 0x1F7 处写入读命令的指令号
不断检测 0x1F7 (此时已成为状态寄存器的含义)的忙位
如果第四步骤为不忙,则开始不断从 0x1F0 处读取数据到内存指定位置,直到读完
也可以交给 DMA 设备去读,解放 CPU,但和硬盘的交互,通通都是按照硬件手册上的端口说明,来操作的,实际上也是做了一层封装。 好了,我们已经学会了和一个外设打交道的基本玩法了。 那我们代码中要打交道的是哪个外设呢?就是 CMOS。 它是主板上的一个可读写的 RAM 芯片,你在开机时长按某个键就可以进入设置它的页面。
那我们的代码,其实就是与它打交道,获取它的一些数据而已。
我们回过头看代码。
static void time_init(void) {
struct tm time;
do {
time.tm_sec = CMOS_READ(0);
time.tm_min = CMOS_READ(2);
time.tm_hour = CMOS_READ(4);
time.tm_mday = CMOS_READ(7);
time.tm_mon = CMOS_READ(8);
time.tm_year = CMOS_READ(9);
} while (time.tm_sec != CMOS_READ(0));
BCD_TO_BIN(time.tm_sec);
BCD_TO_BIN(time.tm_min);
BCD_TO_BIN(time.tm_hour);
BCD_TO_BIN(time.tm_mday);
BCD_TO_BIN(time.tm_mon);
BCD_TO_BIN(time.tm_year);
time.tm_mon--;
startup_time = kernel_mktime(&time);
}
前面几个赋值语句 CMOS_READ 就是通过读写 CMOS 上的指定端口,依次获取年月日时分秒等信息。具体咋操作代码上也写了,也是按照 CMOS 手册要求的读写指定端口就行了,我们就不展开了。 所以你看,其实操作系统程序,也是要依靠与一个外部设备打交道,来获取这些信息的,并不是它自己有什么魔力。操作系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借力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借 CPU 的力,借硬盘的力,借内存的力,以及现在借 CMOS 的力。至于 CMOS 又是如何知道时间的,这个就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了。 接下来 BCD_TO_BIN 就是 BCD 转换成 BIN,因为从 CMOS 上获取的这些年月日都是 BCD 码值,需要转换成存储在我们变量上的二进制数值,所以需要一个小算法来转换一下,没什么意思。 最后一步 kernel_mktime 也很简单,就是根据刚刚的那些时分秒数据,计算从 1970 年 1 月 1 日 0 时起到开机当时经过的秒数,作为开机时间,存储在 startup_time 这个变量里。 想研究可以仔细看看这段代码,不过我觉得这种细节不必看。
startup_time = kernel_mktime(&time);
// kernel/mktime.c
long kernel_mktime(struct tm * tm)
{
long res;
int year;
year = tm->tm_year - 70;
res = YEAR*year + DAY*((year+1)/4);
res += month[tm->tm_mon];
if (tm->tm_mon>1 && ((year+2)%4))
res -= DAY;
res += DAY*(tm->tm_mday-1);
res += HOUR*tm->tm_hour;
res += MINUTE*tm->tm_min;
res += tm->tm_sec;
return res;
}
就这。所以今天其实就是,计算出了一个 startup_time 变量而已,至于这个变量今后会被谁用,怎么用,那就是后话了。 相信你逐渐也体会到了,此时操作系统好多地方都是用外设要求的方式去询问,比如硬盘信息、显示模式,以及今天的开机时间的获取等。
所以至少到目前来说,你还不应该感觉操作系统有多么的“高端”,很多时候都是繁琐地,读人家的硬件手册,获取到想要的的信息,拿来给自己用,或者对其进行各种设置。
但你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真正体现操作系统的强大设计之处,还得接着往下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关于本系列 -------
本系列的开篇词看这
本系列的扩展资料看这(也可点击阅读原文),这里有很多有趣的资料、答疑、互动参与项目,持续更新中,希望有你的参与。
https://github.com/sunym1993/flash-linux0.11-talk
本系列全局视角
最后,祝大家都能追更到系列结束,只要你敢持续追更,并且把每一回的内容搞懂,我就敢让你在系列结束后说一句,我对 Linux 0.11 很熟悉。
公众号更新系列文章不易,阅读量越来越低,希望大家多多传播,不方便的话点个小小的赞我也会很开心,谢谢大家咯。
另外,本系列完全免费,希望大家能多多传播给同样喜欢的人,同时给我的 GitHub 项目点个 star,就在阅读原文处,这些就足够让我坚持写下去了!我们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