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女争一男的雌竞场面?拜托!别再拿来当流量密码了!!
今年夏天最火的剧,非《梦华录》莫属。在宣发之际,它就凭借着鲜明的女性主义旗帜,引发了众多关注。然而随着剧情的开展,大宋姐妹团因感情纠纷而反目,「Girls Help Girls」变「塑料闺蜜情」。
《梦华录》女性互助的内核也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好好的女性友谊,为什么在编剧笔下就如此经不起推敲呢?
早在2020年腾讯引进高分意剧《我的天才女友》时,宣传海报标语上赫然写着「塑料闺蜜情」「兴风作浪的闺蜜,一声姐妹一声仇」。原作中勇敢真挚的女性友谊、女性在社会困境中的共同抗争被轻描淡写为「意大利版七月与安生」。
女性友谊被当作博人眼球的噱头,用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频频「出圈」。
当「防火防盗防闺蜜」「塑料姐妹花」等固有的社会观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认知,我们也不禁发出灵魂拷问,都2022年了,难道还有人质疑:
曾被压抑忽视的女性友谊
女性友谊在今天虽然带有诸多社会符号,但它依旧是被承认的。而在历史舞台上,女性友谊一度没有出场机会。
一方面,在过去只有男性才被认为具有发展和维持友谊的必要素质。
在古希腊,哲学家把女性完全割裂在友谊之外,因为她们不是公民,不是士兵,也不是公共领域的参与者。她们被隔绝在家庭内部,她们之间可能拥有友谊,但她们的友谊对社会利益没有任何贡献。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灵魂寄居在两个身体里」的关系是一种完美而理想的友谊。但只有男性才能从这种完美友谊中获得幸福,社会由男性之间的友谊进行维系。
图源|Giphy
希腊人和罗马人之后,人们对女性友谊保持了否定态度,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脆弱」,天生不配拥有最高层次的友谊。
16世纪的法国作家蒙田就曾直言:「女性平庸的能力不足以促成这种交流……她们的灵魂似乎无法承受如此紧密而持久的联系所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历史上的写作也长期由男性垄断,男性掌握着话语权,几乎所有关于友谊的文字都与男性相关,男性成为了友谊的「代言人」。
在希伯来圣经和新约中,大部分关于友谊的故事都围绕男性展开描写。如今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友谊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论友爱」一节,最早撰写有关友谊文章的基督徒之一圣奥古斯丁,蒙田的《关于友谊》,讨论的都是男性友谊。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关于友谊的刻画同样以男性为主。无论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著作中称兄道弟、出生入死的深厚情谊,还是那些背不完的古诗词里,好友依依惜别之情的详细描写,无一不是从男性视角出发。
图源|Giphy
相比之下,文学作品中女性友谊的出场少之又少。在少数的个例中,女性友谊通常也只是异性爱情中的附属品,一位女性扮演的角色也不过是另一位女性爱情中的参谋。
尽管总是被历史忽视,但女性友谊却一直客观存在着。
美国斯坦福大学「女性与性别研究所」的研究者玛丽莲·亚隆在《闺蜜:女性情谊的历史》一书中,详细回顾了西方世界女性友谊的发展历史。
17世纪起,中上社会阶层女性创办的沙龙等场所使更多女性获得了与其他人公开交友的自由。而到了19世纪,女性友谊甚至「翻身」成为社会主流,「友谊」一词也开始与女性画上等号。
被误解的女性友谊
女性友谊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关于女性的更多可能性,但长时间以来「女性之间没有友谊」的洗脑式刻画,将女性友谊置于另一个社会情境。
社会更习惯以男性视角解读女性间的人际关系,女性友谊被代入「女人是非多」「虚假姐妹情」的虚构剧本。
近年来,在各种网络语境和影视作品的塑造下,「闺蜜」一词越来越多地以心机攀比、抢男人的负面含义出现在大众视野,「防火防盗防闺蜜」之类的网络流行语一度甚嚣尘上。
图源|Giphy
当「闺蜜」脱离了原本的语义,成为一个带梗的网络热词,各大品牌和商家便闻风而动,借机造势。
2018年某知名企业就曾利用「闺蜜」背后「塑料姐妹情」的污名化内涵,在微博上发起了#闺蜜拼美指南#的话题,在吸引了一大波流量后顺势推出「闺蜜面膜」,将「闺蜜」这茬韭菜割了个干净。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关于男性友谊和女性友谊的表达,更是两级分化。
桃园里刘关张慷慨结义,发誓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宫墙内乌拉那拉氏和钮枯禄氏却撕破脸皮,专注堕胎黑化、反目成仇。
有人为《琅琊榜》中梅长苏靖王携手拨乱的兄弟情高举CP大旗;也有人为《我的前半生》中闺蜜男友爱上我的狗血剧情「拳头硬了」。
夏洛克可以和华生并肩破案,所向披靡搞事业;赵盼儿和宋引章的创业之路要加上「爱上同一个男人」的戏剧冲突才能得到升华。
影视文化作品常以忠诚、勇敢、义气等美好词汇赞扬男性友谊,对女性关系的勾勒却频繁陷入「撕X」「反目」的思维怪圈。
图源|Giphy
打破社会对某个群体固有思维认知,需要持续的勇气和努力。显然,在当下的影视文学作品中,我们仍欠缺这样的勇气。
当创作者们习惯用姐妹背叛、反目成仇的简单冲突将剧情一次次推向高潮时,也容易将大众引导进另一个关于女性关系的误区——「雌竞」。
日本社会学学者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一书中提及了:在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不带性爱关系的男人之间的纽带,建立在厌女症基础上,是由同性恋憎恶来维系的)支配的社会中,女人之间的友情,在「原理」上是不成立的。因为,所有的女人都以男人为归属,而互为潜在的竞争对手。
《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女性群像类节目播出后,各类媒体化身「人间显微镜」,对女嘉宾们每一个动作表情进行解读,试图找出姐姐们互争风头、暗自较劲的证据。
图源|微博
恋爱综艺有意无意的剪辑里,不出意外恰好有两女争一男的「修罗场」,能否赢得更多男性青睐成为检验女嘉宾魅力的最大标准。
媒体和镜头热衷于用女性间暗戳戳的竞争作为引爆流量的密码,也在推波助澜之中不断地堆砌出越来越高的城墙,将屏幕外更多的女孩们囿于围城。
真实的女性友谊
幸运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敢于冲破牢笼的女性。
为了声援因为反对「梨花大学后门入学」而受到压制的学妹们,韩国女校梨花大学的毕业学姐们高举「别怕,姐姐来了」的横幅,与妹妹们并肩对抗不公。
图源|Giphy
河南受灾期间,#河南暴雨 如果你处在经期#的词条冲上热搜。许多女性互助团队,自发送去了卫生巾,并在灾区设立了免费发放机构,不少专家博主还贴心录制了经期自我保护指南。
疫情期间,各地的妇联、民间公益组织火速行动,短短几天便将无数安心裤送到疫情前线。
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帮助1600多名年轻女孩走出深山,见识波澜壮阔的世界,让女孩子们的命运由自己掌握。
还有唐山烧烤店事件中,那些勇敢反抗暴力的女孩们,那个即使害怕也奋不顾身奔赴的身影,那些网络平台上发出的声音。每一份微小的「她」力量,都在构建着温柔而又强大的女性友谊。
图源|Giphy
从「姐姐来了」到「Girls Help Girls」,这样相互声援和守望的女性友谊,在推动着社会正视女性的需求,也在为女性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在今天,全世界的女孩们正在以特别的方式发生深刻的联系,她们分担风雨也能共享虹霓,她们素未谋面却能并肩作战。
只要她们想,她们也能共享一个灵魂。
-喋喋不羞-
分享你周遭的女性友谊吧!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我爱这个世界。
REFERENCE
[1] 亚隆,布朗,《闺蜜:女性情谊的历史》.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2] 文摘报. 中西方文学里的“友谊”[EB/OL]. (2020-02-06)[2022-07-30]. https://epaper.gmw.cn/wzb/html/2020-02/06/nw.D110000wzb_20200206_4-06.htm
[3] 上野千鹤子,《厌女》.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RECOMMENDED-
HPV谣言
莓好放映厅
电竞女王
👆
害羞就关注 or 私密分享
胆大就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