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前说明:本次试卷题目来自秃头所*春日班新闻学结课考试,因此相应的知识点可能会有比书本内容更加多元和丰富的部分,可以尽量作答。如遇到实在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请进行标记,并参考推文后半部分的参考答案和详情解释,将不会的、不清晰的内容整理好,作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 ️其余参加过春日班课程的老婆和姐妹们:试卷交了吗?笔记复习了吗?还记得新闻学第五讲的内容吗?复习一下新闻控制的两个重要因素?◼️ 其他注意事项:若在本次考试过程中出现头脑发昏、眼神发懵并有可能的想哭、摆烂、躺平和心跳加速焦虑的情况请尽快停止强行作答试卷,进入答案解析和复习指南环节,避免继续出现学习不良反应。◼️ 祝各位好运。
◼️ 考试开始。考试开始。考试开始。一、判断题「2分/题,共20分」,请在括号内打勾或打叉。1、之所以说「新闻无学」,是因为新闻学并非是一门理论学科,而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经验总结构成了新闻学,因此新闻学中所有理论都与新闻实践密切相关。( )2、新闻事实即客观事实,泛指构成新闻的全部事实内容。( )3、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指新闻媒介既从属于政治意识形态范畴,又属于商业产业范畴。( )4、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西方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冲突。( )5、正是因为主观性的不可避免,才使得新闻客观性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 )6、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经济活动实际上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个体交流和传播的可能性,也使得彼此之间的生活与生产活动被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商业化报刊的发展可以称之为近代大众报刊发展的雏形,也使得商业获利属性成为报刊产业的基本规则。( )7、政治与经济制度会通过不同方式影响新闻生产过程,对新闻实践活动起到控制作用;其中,西方的专业主义制度的诞生主要来自于政府管理手段与宣传策略的公共要求。( )8、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中立的表象之下,时常遮蔽着组织机构、媒介利益集团所拥有的主观性倾向。( )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整套新闻规范体系的集合,其核心要点是人民性原则。( )10、新闻舆论工作之前也被称为新闻宣传工作,名称的转化只代表宣传方式与策略的变化,并不表示新闻实践的重心偏离新闻宣传,即政治宣传。( )1、新闻事业的基本运作流程:( )提供新闻同时决定新闻媒介属性,新闻媒介经过( )决定新闻内容,社会受众对新闻内容表达出的观点一致的倾向性是( )。2、请从新闻媒介属性「包括所有制属性、内容属性、办报方针等」定性如下媒体:新华社是( )媒体,《南方周末》是( )媒体,《纽约时报》是( )媒体。(本题答案不唯一)2023年有媒体发布了特朗普被捕的照片,后证实该照片为虚构( );新闻媒体在报道较为敏感的社会问题中隐瞒部分细节,致使新闻失实( );网红小慧君虚构性骚扰事件( )。4、在一个完整的新闻生产流程中,( )即新闻的获取,需要记者借助新闻敏感与新闻采访实践对事实进行选择和收集,这是新闻生产的第一步;( )即撰写新闻稿件的过程,是将收集与采访的结果按照一定的专业要求和媒体框架撰写成特定的新闻稿件,是新闻生产的第二步;新闻编辑则是对成文的新闻稿件进行立场与属性、平台特性等方面的编辑与修改,是新闻生产的第三步;( )是把关人对新闻内容与新闻呈现的价值进行修正,是新闻控制的具体体现。5、假如你是一名民生新闻记者,现在让你就“网络暴力”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一次新闻采访并撰写深度报道,为了获取广泛的关于「对网络暴力看法」的相关信息,你会采用( )采访法;为了获得专业的法律意见,你会采用( )采访法;为了对网络暴力的发生原因、发生过程、发生结果、相关事件进行分析,你会采用( )采访法。(本题答案不唯一)6、(西方)现代报刊的发展过程是从封建集权下的( ),到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后对政治宣传、政治制度的讨论与妥协所形成的新闻自由之下的 ( ),最后才是私有制、自负盈亏的( )。7、放任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使得报业市场中出现大量黄色新闻,尤其是( )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大战”引发社会与政府的普遍关注。所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时,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逐渐转向( )报刊理论,并同后续形成的( )一起,成为重要的新闻职业内部活动的自律规范。8、政治管理者(社会统治者)对新闻的利用方式包括( )等六个部分内容,其中,探讨新闻之所以会被政治管理者所利用,可以从( )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李普曼看来,新闻活动所传播的社会信息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新闻媒体却会被( )所影响,无法向公众提供完整全面的信息内容,从而导致民主政治的岌岌可危。9、(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之下的新闻实践方式;( )等三个内容都是新闻宣传的具体体现;因此,以上所有的新闻实践工作被统称为( )。10、要在数字媒介时代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就必须进行( ),包括从( )等三个层面进行改革和调整;同时,媒体融合的原因可以从( )等三个媒介组织的目标中进行思考。请解释客观性的概念,并说明“新闻实践活动不可能是绝对客观和中立的”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解释答题的逻辑思路、运用到的理论内容;例如客观性是什么意思、新闻实践活动和绝对客观代表着什么、新闻有哪些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将从xxx、xxx等方面展开论述。*尽可能有条理地进行书写,也不必拘泥于正确与否,主要是能够动笔、能够下笔。
🕳️ / TuTouSuo / 自查自纠 / 复习记录一、判断题「2分/题,共20分」,请在括号内打勾或打叉。1、之所以说「新闻无学」,是因为新闻学并非是一门理论学科,而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经验总结构成了新闻学,因此新闻学中所有理论都与新闻实践密切相关。( )🩹原因:新闻学作为一门关于新闻行业实践的学科,其大部分理论都与新闻实践有关,但其中也有诸如新闻把关人等相关理论,来自于传播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而不是完全来源于新闻实践本身,因此本道题的说法片面。2、新闻事实即客观事实,泛指构成新闻的全部事实内容。( )🩹原因:新闻事实是被记者选择过的、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事实;客观事实是新闻本源。3、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指新闻媒介既从属于政治意识形态范畴,又属于商业产业范畴。( )🩹原因: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媒介既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 业(上层建筑不仅包括政治意识形态,还包括文化价值等,信息产业也不等于商业)4、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西方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冲突。( )🩹原因:新闻专业主义中国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资本主义新闻业的第四权力与中国新闻业耳目喉舌论之间的冲突。5、正是因为主观性的不可避免,才使得新闻客观性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 )🩹原因:西方新闻客观性的困局便是因为主观性的不可避免,因此中国新闻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客观性与倾向性的辩证统一。6、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经济活动实际上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个体交流和传播的可能性,也使得彼此之间的生活与生产活动被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商业化报刊的发展可以称之为近代大众报刊发展的雏形,也使得商业获利属性成为报刊产业的基本规则。( )🩹原因:在十六世纪的威尼斯出现了近代报刊的雏形,实际上就代表着市场活动的兴盛不断带动人际关系交往的密切,继而个体需要更多的社会信息以此指导自身行为,保证准确性。例如与你对接的船只是否及时到岸,最近的天气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等等。新闻永远是客观变动的产物,而只有个人与外部环境、与他人紧密联系之时,才有对客观世界了解的欲望。7、政治与经济制度会通过不同方式影响新闻生产过程,对新闻实践活动起到控制作用;其中,西方的专业主义制度的诞生主要来自于政府管理手段与宣传策略的公共要求。( )🩹原因:本道题中前半句“政治与经济制度会通过不同方式影响新闻生产过程,对新闻实践活动起到控制作用”是正确的,政治与经济作为社会结构因素,作为外部环境中的具体影响,确实是会对新闻实践活动起到控制作用。但是后半句是错误的,因为新闻专业主义制度的诞生是来自于市场调节的结果,是商业化报刊为了重新赢得受众信任,避免更多的政府管控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是“政府管理手段与宣传策略的公共要求”。8、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中立的表象之下,时常遮蔽着组织机构、媒介利益集团所拥有的主观性倾向。( )🩹原因: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客观、中立,但实际上主观因素是很难排除在新闻生产实践之外的,组织机构的编辑方针、媒介利益集团的经济获利导向都会对新闻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在这里,客观中立不过是种“说辞”,说得好听点是“追求”,实际上就类似于一种“策略性仪式”,只是为了遮蔽主观性因素而已。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整套新闻规范体系的集合,其核心要点是人民性原则。( )🩹原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实是一整套的新闻规范体系的集合,但是它的核心要点是「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的基础上,要求做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10、新闻舆论工作之前也被称为新闻宣传工作,名称的转化只代表宣传方式与策略的变化,并不表示新闻实践的重心偏离新闻宣传,即政治宣传。( )🩹原因:新闻舆论工作的说法就是从新闻宣传工作过渡而来的,是新时代宣传策略的变化调整的结果——将自上而下的宣传方针调整为平等的沟通和对话,强调通过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等方式做好正面宣传。因此宣传本质不变,这也是党性原则的要求;我国的新闻媒体无论如何改变,重点都永远是以政治传播为核心。1、新闻事业的基本运作流程:( )提供新闻同时决定新闻媒介属性,新闻媒介经过( )决定新闻内容,社会受众对新闻内容表达出的观点一致的倾向性是( )。🩹原因:政治体制、市场经济等现实要素规定了媒介组织的性质,同时现实环境为媒介组织提供新闻,媒介组织在一定的性质与框架下对现实新闻进行的选择和加工最后形成新闻内容。新闻内容构成拟态环境并影响受众,受众对新闻内容呈现出的态度即为舆情或舆论,当新闻内容是反映特定价值观时即为宣传。2、请从新闻媒介属性「包括所有制属性、内容属性、办报方针等」定性如下媒体:新华社是( )媒体,《南方周末》是( )媒体,《纽约时报》是( )媒体。(本题答案不唯一)🩹答案:新华社是国营媒体、无产阶级媒体、官方新闻媒介、政治型媒体;《南方周末》是公营新闻媒体、严肃的高级媒体、政企合一型媒体/商业型媒体;《纽约时报》是独立新闻媒体、资本主义新闻媒体、严肃高级媒体、私营新闻媒体🩹原因:不同国家与不同媒体的特性(外在属性);1、从所有制方面看:私营新闻、公营新闻媒介(社会公众)、国营新闻;2、从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看:独立的新闻媒介、官方新闻媒介、半官方新闻媒介;3、从阶级性方面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新闻媒介;4、从办报(台)方针上看:商业型(不排斥政治)、政治型、政企合一型;5、从媒介的内容上看:严肃的高级媒介、大众化的通俗媒介。3、请分别说明以下新闻报道是何种类型的新闻失实:2023年有媒体发布了特朗普被捕的照片,后证实该照片为虚构( );新闻媒体在报道较为敏感的社会问题中隐瞒部分细节,致使新闻失实( );网红小慧君虚构性骚扰事件( )。🩹答案:AI深度造假(故意失实)、故意失实、故意失实🩹原因: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包括「非故意性新闻失实」(1)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2)媒介拟造的微观真实有时会掩盖应有的真相;(3)经过“编码与解码”的新闻真实偏离真相;(3)有限的新闻真实只能是真相的局部呈现;和「故意性新闻事实」(新闻媒介、记者、传播者的职业素养与AI造假),即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其原因有新闻队伍内部问题,也有社会原因。这样的新闻失实是对新闻理念与价值的巨大伤害。4、在一个完整的新闻生产流程中,( )即新闻的获取,需要记者借助新闻敏感与新闻采访实践对事实进行选择和收集,这是新闻生产的第一步;( )即撰写新闻稿件的过程,是将收集与采访的结果按照一定的专业要求和媒体框架撰写成特定的新闻稿件,是新闻生产的第二步;新闻编辑则是对成文的新闻稿件进行立场与属性、平台特性等方面的编辑与修改,是新闻生产的第三步;( )是把关人对新闻内容与新闻呈现的价值进行修正,是新闻控制的具体体现。🩹原因:1、新闻生产即新闻从新闻事实变成新闻报道的过程,是新闻人主导的新闻活动;2、新闻生产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审核把关、排版等一系列新闻制作过程;3、新闻选择决定了新闻生产的框架、属性与内容,新闻生产体现新闻选择标准;4、借助编辑方针进行的新闻审核是编辑部门根据新闻传媒的性质、立场、受众对象和媒介目的而制定的指导编辑工作的方针,是一种对于媒介的内部非正式控制。5、假如你是一名民生新闻记者,现在让你就“网络暴力”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一次新闻采访并撰写深度报道,为了获取广泛的关于「对网络暴力看法」的相关信息,你会采用( )采访法;为了获得专业的法律意见,你会采用( )采访法;为了对网络暴力的发生原因、发生过程、发生结果、相关事件进行分析,你会采用( )采访法。(本题答案不唯一)🩹答案:(访问类采访/随机性采访/情绪性采访)(深度访谈)(文献采集/体验式采访)🩹原因:1、访问类采访:包括当面采访、电话采访和网络采访:指记者为获取新闻事实或观点而与新闻当事人或关联人的交谈。访问作为互知身份的双向信息交流形式,是最重要最可靠和最常用的采访类型,也是最早的新闻采访类型;2、文献采集:间接采访,通过寻找和搜集各种与采访对象和新闻事实相关的文本、视频、音频等材料,获取新闻信息、验证信息真伪的采访活动;3、体验式采访:记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始终身临新闻现场;4、情绪性采访:记者随机的、无准备的,在同一主题下针对各种群体进行采访;5、深度访谈:记者一对一地进行长时间的、深度交谈。6、(西方)现代报刊的发展过程是从封建集权下的( ),到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后对政治宣传、政治制度的讨论与妥协所形成的新闻自由之下的 ( ),最后才是私有制、自负盈亏的( )。🩹原因:这是(西方)现代报刊的发展历程,着重记忆一下嗷!对之后我们思考新闻学、新闻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7、放任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使得报业市场中出现大量黄色新闻,尤其是( )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大战”引发社会与政府的普遍关注。所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时,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逐渐转向( )报刊理论,并同后续形成的( )一起,成为重要的新闻职业内部活动的自律规范。🩹答案:普利策、社会责任(报刊理论)、新闻专业主义🩹原因:在放任自由主义的理论指导之下,西方报刊发展强调通过市场进行自由调配资源,但是逐利倾向又使其出现恶性竞争,最典型的就是黄色新闻大战,导致新闻失去了公共性和社会责任观念,公众逐渐远离。在此基础上,新闻业才逐渐形成了社会责任论,要求新闻媒体担负起社会公共价值目标和公共讨论责任。4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也开始成形,二者相互作用,成为新闻业的重要自律手段之一。8、政治管理者(社会统治者)对新闻的利用方式包括( )等六个部分内容,其中,探讨新闻之所以会被政治管理者所利用,可以从( )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李普曼看来,新闻活动所传播的社会信息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新闻媒体却会被( )所影响,无法向公众提供完整全面的信息内容,从而导致民主政治的岌岌可危。🩹答案: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的形象、进行舆论引导,把握舆论导向、塑造政治文化、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新闻追逐政治人物、政治信息是重要的新闻来源、新闻与政治的合作;媒体偏见与个人框架等多方力量(最后一点相近表达均可,只需体现出新闻媒体的多方控制关系即可)🩹原因:在春日班新闻学第二讲中有完整的讲解,这一部分是需要背诵记忆的嗷!要理解新闻媒体的报道不是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是有多方控制因素参与进来,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影响。9、(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之下的新闻实践方式;( )等三个内容都是新闻宣传的具体体现;因此,以上所有的新闻实践工作被统称为( )。🩹答案:新闻宣传;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对外传播;新闻舆论工作或者新闻宣传工作🩹原因: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我国新闻媒体需要以政治传播为中心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现称“新闻舆论工作”),其中,新闻宣传工作包括新闻宣传(正面宣传)、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对外传播四个部分,新闻宣传是最典型的新闻实践活动,其他三个本质都是宣传。10、要在数字媒介时代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就必须进行( ),包括从( )等三个层面进行改革和调整;同时,媒体融合的原因可以从( )等三个媒介组织的目标中进行思考。🩹答案:媒体融合(媒介融合);宏观、中观、微观;政治、经济、社会🩹原因:这一部分的逻辑一定要整理清楚,对后续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嗷!媒体融合是网络媒介时代下重要的调整新闻实践工作的活动,我国媒体站在政治宣传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媒体融合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新闻宣传工作)。政治目标是第一位,然后是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请解释客观性的概念,并说明“新闻实践活动不可能是绝对客观和中立的”这一观点的正确性。*目前的论述题答题只是帮助大家通过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思考而已,不要太过于纠结自己的答题方式、答题框架或者是语句的整理。作为初学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试着去动笔、尝试调动学过的知识内容去梳理问题。对于新传学科来说,问题意识与对文字的敏感程度都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而不仅仅是靠着最后几个月速成。所以这道题建议大家都先尝试写写,1000-2000字都可以,把自己能想到的、想说的都誊写下来,也不失为一次重要的思维与写作能力的训练。1.「知识点关键词」:任何题目拿到手之后先看“关键词”。本道题中分为两个部分:“客观性的概念”,以及“说明‘新闻活动不可能是绝对客观和中立的似’”。因此,关键词便十分清晰明了——新闻客观性、新闻活动。有了这两个知识要点,可以先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让后续的思考与逻辑梳理更加顺畅。(1)新闻客观性:新闻客观性是指在新闻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新闻从业者如何筛选事实、加工与处理新闻的自律规范体系,要求其尽可能摒除生产活动中的主观因素,让客观事实完整呈现出来,挖掘新闻真相。(2)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是指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分发与传播在内的一系列编辑室内部的信息处理工作,是新闻从业者进行新闻实践的总称。2.「题目问法」:知道了相应的知识点到底在考什么之后(等于是做了一次知识定位),就来看回答的要求:概念和说明xxx的正确性,即说明新闻不可能客观和中立。(1)概念:在破题第一步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具体答题时可以扩写一些,例如增加新闻客观性的历史发展、新闻客观性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等等,让答案更丰富,这样才能配得上它的分值;(2)新闻实践活动不可能客观和中立:这句话确实是正确的,即使它没有指出让我们来证明,也要晓得新闻是一种主观人为的产物,虽然极力强调客观,但只要是人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脱离主观。但如何证明这样的观点呢,不可能总是给结论不给任何论据,以及推演的逻辑。因此,我们可以从「新闻控制」的角度入手,既然新闻活动不可能客观,就意味着在新闻实践活动的空间中,有着许多影响控制因素,改变了新闻事实的呈现形态和表达。其中,新闻编辑室中的控制因素又可以分为: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整体的思路,只需要把这部分的内容稍加整理、精简、凝练,就可以成为不错的答题框架了:
上世纪四十年代,新闻从业者意识到事实能够被人为主观操纵、扭曲,同时受到照相机、电影、留声机等媒介技术的客观主义与科学可知论、市场商品经济的影响,新闻行业中的客观性规范逐渐成型,同时成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圭臬。具体而言,新闻客观性要求新闻从业者在进行外部事实的选择、加工处理、传播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摒除主观偏见,通过“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多阐发事实减少观点”“三点定位多元核查”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呈现新闻。不过,新闻客观性并非绝对,实际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将不同程度地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以及媒体组织目标、自身规范体系的作用,从而导致新闻的完全客观是很难实现的。
一、政治与经济影响:宏观因素的媒介控制
作为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业承担着关键的外部信息传递与文化产业效益制造的功能,因此其也不得不受到来自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相关内容。其中,政治与经济作为核心的作用因素,一方面会对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市场准入门槛与内容质量进行审查,另一方面也会通过经济利益和政治宣传等要求,改变新闻实践活动的正常发展路径。例如在《纽约时报》牵涉的“五角大楼文件案”中,白宫便是通过行政与司法权力向新闻媒体施压。可见,新闻实践并非是真空中的存在产物,而是会面临大量社会结构压力的影响,从而使其无法做到完全剥离于主观实际之外。
二、媒体组织目标趋向:不同属性关注焦点偏差
承接上文。由于政治、经济等不同社会结构因素影响,新闻媒体在承担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就具有了与之对应的组织目标,主要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新闻媒体在进行实践活动时的市场产品销售与盈利目的、政治信息传播与代言人身份,以及为社会公众负责,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因此,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活动过程中,不同的新闻媒体都会根据这些媒体组织目标的侧重性,完成相应的信息传递与受众沟通,以期实现媒介编辑方针中的立场与角色责任要求。这样说来,题干中所谈到的“不可能是绝对客观和中立的”自然有其合理正确之处。
三、新闻专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的倾向性
谈到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就不得不考虑到新闻编辑室内部的实践标准。最为重要和典型的便是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前者虽然强调客观、中立、准确,却始终受到来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摆布。正如甘斯在《是什么在决定新闻》中所说的,田园主义、利他主义、温和主义,都是美国新闻业中潜在的立场价值;后者同样要求新闻用事实说话,需要客观准确,但也必须坚守党性原则,站好政治立场,拥有政治家办报的意识。同样不是绝对客观,也不能是绝对客观的。
四、新闻从业者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与过往经验作用
最后,新闻客观性的完全实现还会受到新闻从业者的个人价值判断标准与过往经验、常识的影响。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个人的认知框架都诞生于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日常体验,是他人难以复刻的价值观念与态度表达的集合体;同时,个人对外部事物的认知必须通过框架模式进行信息处理。总之,每位新闻从业者在对同一事物进行判断时,都会调动相异的认知框架,主观性因素将无法被排除在新闻生产与传播活动中。换句话讲,新闻的追求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绝对的客观和中立,新闻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受到来自多重权力关系的作用。
但正如李普曼所言,如果不是因为意识到自身的主观性,就不会产生追求客观的狂热。绝对的客观可能是神话,但多元事实核查、多方信源展示,是始终不能忽略的重要实践规范。也只有如此,新闻从业者才能更进一步地接触真相、传递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