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文化新闻

莱芜中元节习俗,缘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莱芜文旅 2023-08-30




秋风渐起,中元又至。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是我国民间祭奠先人、缅怀逝者的传统节日。2021年,莱芜中元节习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实际上,不仅莱芜过中元节,全国不少地区也过中元节。那么,为何莱芜中元节习俗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因为莱芜人心中都有一份“七月十五情结”,将中元节过得隆重且讲究。

莱芜中元节习俗可追溯至明代,传承至今,不曾中断。这一天,莱芜人不论身处何地都会尽量回到家中,与全家老小像过年一样团圆相聚。莱芜人过中元节这一天的习俗分为请家堂、祭祀、送家堂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十分讲究。

请家堂请家堂也就是请祖先回家接受子孙祭祀。家堂,从其外形来看,它首先是一幅图,既可从年集购买,也可从专门画制家堂的商铺定做。家堂本身是祖先的象征,而这些画像反映的内容包括了子孙满堂、孝道、宗亲有序等理念。另外,有些人家过七月十五并不悬挂家堂轴子,而是由牌位来代表和象征。牌位一般是黄纸黑字,七月十五这天由家中会写字的男人执笔,请人代写亦可。

▲图源:海报新闻
七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把供桌擦净,将各种供品备齐,然后将上四代祖先排位摆好。

接近中午时,人们点燃一大把香,提着酒壶,带着一只酒杯来到村头,在路边迎请祖先,用土堆成香炉,将一炷香插在土香炉上,斟满一杯酒,作个揖,把酒浇在地上,带着剩余的香回家。回家后先将一炷香插在大门上,再拿根木棍横栏在大门内,示意将瘟神厉鬼挡在门外。然后在各门口都插上香,并用木棍拦之。最后,将三炷香插在家堂桌的香炉内,表示已将祖先请到家内。

▲图源:海报新闻


祭祀

人们把祖先请回家,香插炉中便开始祭祀仪式。按照传统的祭祀方式,首先摆放茶点,将点心置碟中摆放,将供桌牌位前的茶碗倒满茶,按供奉祖先的辈分大小献茶。敬完茶,摆放新鲜水果,然后摆放供菜,祭祀选用神仙菜,即菜数为单,三、五、七、九不等。午饭时,家人要在供桌上摆放馒头,敬酒,敬茶。然后,一家人在家堂桌前共进午餐。

▲图源:海报新闻
送家堂送家堂是中元节的最后阶段,须在晚饭之前进行。家中长辈亲自或吩咐儿子打纸(用木制钱模具打印花钱,俗称“纸窝子”)、花纸(将打好花钱的烧纸划开,叠好备用),女主人煮好水饺,用茶碗装盛,一个牌位前放一碗,每碗放两个水饺。送家堂时,家人将牌位前摆放的酒、茶、水饺一一浇奠,把牌位按大小顺序收起,放在簸箕或传盘中,带上烧纸、酒、茶、汤、鞭炮,全家老少一起到村外的大道上送家堂。

▲图源:大众网选好地方后,家人将高祖牌位依次排成一条线,每叠烧纸上放一个牌位,用一炷香压住,在烧纸、牌位周围画半个圆圈,俗称“圈钱”。家人点燃烧纸,烧完后用酒、茶、汤从半圆圈口浇过去,全体磕头,燃放鞭炮,送家堂祭祀礼结束。送家堂的场面很隆重,全村的男女老幼聚在一起,香烟缭绕,纸灰飘扬,鞭炮齐鸣。这家送完那家接上,直到傍晚仍能听到鞭炮声。

回家后,大都是女性老辈人端出厚厚的一叠纸钱,在院内分给众神灵,用火烧掉,全家老幼再一起磕头。至此,中元节礼仪才完全结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莱芜中元节习俗集孝德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于一体,作为莱芜人自己的“非遗”,值得每一个莱芜人传承发扬下去。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请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倡导新风,文明祭祀。


END


本期编辑 ‖ 宋潇萌
部分来源
 《莱芜印象——文物非遗》、海报新闻、大众网、新莱芜



往期回顾

抓住夏天的尾巴,快来打卡莱芜这处原生态山水秘境!

暑期莱芜游 | “乡”约好时光!这些美丽乡村,不要错过!
喜欢就点这里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