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吵架就不说话的人,究竟在想什么?5个方法,打破沉默效应!
有些人一旦与别人发生争吵,就会选择沉默不语,甚至会逃避对话。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沉默效应”。
也就是个体在面对争吵、冲突或其他紧张情境时,采取沉默、回避或抑制言语表达的应对方式。
沉默效应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个体会通过暂时性地关闭沟通渠道,来避免进一步的情感刺激和伤害。
但是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对方的反抗。
1
沉默的人,在想什么?
1、创伤体验
曾经有过糟糕的体验,所以吵架对TA来说太痛苦了,根本无法承受,甚至可能出现轻度解离的状态。
解离,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一个人从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刺激中短暂离开,让精神可以“喘口气”。
解离时,人处于跟周围的隔绝状态里。
通俗地讲,另一半暴风雨一般的语言和情绪把TA“吓傻”了,大脑死机了。
这时候,伴侣说得越多,问得越多,TA大脑越是无法运转,无法回应。
2、害怕冲突
愤怒、大声争吵带来的张力是很恐怖的,尤其小时候经常目睹父母剧烈争吵的人,会对冲突充满恐惧。
一旦对方有要吵架的趋势,就很害怕,宁愿不争不骂不还口,也要保持沉默。
安全感极度缺失,认为一旦吵架,事情就会变得更糟糕。
3、我说了也没用
在以往的沟通或吵架中,沉默的人,很少从沟通中获益。
回应一句,对方有十句等着。
偶尔表达自己的想法,也经常被打断或被更严重指责。
久而久之,就对沟通不抱什么希望了。
哪怕伴侣再说想好好沟通,对TA们来说也许都是“我要来说服你了,你得听我的”
或者认为沟通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更倾向于选择沉默来避免争吵升级。
4、缓解情绪
缺乏有效的情绪处理技巧,无法妥善应对争吵所带来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选择沉默,是为了暂时缓解情绪的困扰。
2
如何跟习惯沉默的伴侣相处?
1、允许
允许对方沉默,允许对方逃离,TA沉默,那就让TA沉默,接纳这一切的存在。这个过程,会有一些痛苦。
但你能够做到比TA更稳定,比TA更沉住气,你才能掌握主动权。
2、给TA安全感
当对方陷入沉默时,停止追问和指责,否则只会让对方更沉默。
营造安全的互动氛围,只表达你的感受。
不要说“你怎么又不说话了”、“你也太没责任感了”
改成“你不说话我好害怕”、“没有得到你的帮助,我很难过”。
这样会降低攻击性,让沉默的人感受到安全。
此时,如果对方愿意开口,一定要认真倾听,不评判,不打断,可以鼓励对方表达更多。
3、引导对方沟通
TA们通常不知道怎么开口说第一句话,就算心里有再多自责、道歉、解释,也需要你去引导TA说出来。
但是尽量不要提出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沉默?你为什么生气
而是给出选择、给出原因并且询问,
比如:是因为XX,所以你生气了是吗?
松弛一点、具体一点,不给对方“你一定要如何如何”的压力,TA才可能对你敞开心扉。
4、安抚自己的感受
如果对方仍然拒绝沟通,你可以尊重自己的感受,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
TA不说话,不是因为我不配得到回应,而是TA自己无法面对冲突,跟我怎样无关。
TA如何对待我,代表不了我是怎样的人。
5、把目标回归到“我”身上
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六岁就已经形成,成年后除非TA自我觉悟,否则很难被外力改变。
如果你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很高,必然会失望。
把目标回归到自己身上,事情就会变得更轻松。
“我想再和TA磨合几次,因为我不想留下遗憾”
同时设置具体的包容度,如果超过了你自己的承受限度,就把精力收回来,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3
沉默型的人,如何改变?
1、明确告知
可以明确告诉对方,我现在大脑很乱,需要一点时间整理一下,等XX时候,我再跟你讨论。
时间一定要明确,比如,1小时后或者明天中午之前。
不要用“以后”、“之后”这样的泛时间词汇。
当对方明确知道自己在某个时间会得到回应时,焦虑就会降下来,而不是越来越暴躁或不断追问。
2、文字沟通
如果一开始就面对面沟通,让你感到很焦虑,可以选择文字沟通,比如写信或者发文字。
这样会让吵架的张力降低很多,同时也可以多一些思考的空间,帮助你更好地梳理表达自己。
3、提前约定
提前约定,万一吵架了,可以用什么方式解决。
比如,再生气也不能一直追着骂,再不说话也不能离家出走等等。
更勇敢地面对冲突,尝试信任对方。
相信对方不是故意伤害你,相信对方跟以前的人不一样,相信对方是真正爱你关心你,愿意倾听理解你的。
4、学习正面处理问题
沉默虽然避免了争吵中的大部分伤害,但也永远无法成长。
学会接受和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焦虑等。
当遇到争吵时,不要一味地抑制或逃避自己的情绪,而是尝试用正面积极的方式来处理。
例如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询问对方的想法等,以便更好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END—
预约心理咨询师
点击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