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封城半月为何还不到拐点?中疾控首发居家隔离指南

汪诘 科学有故事 2022-04-18

最近,无数人来问我:全面封城都半个月了,所有人都已经足不出户了,为何上海的数字始终看不到拐点呢?这不合理啊。

我请教了一些专业人士,试着来回答一下,最主要的是三个原因:

  • 一、数据有滞后

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核酸检测出阳性了,就可以立即计入到每日新增的数据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这么理想。如果是混检阳性,还要进行单人单管采样复检,抗原检测阳性者需要进行核酸复检,核酸检测出结果也需要时间。数据汇总、整理、复核、上报也都需要时间。按照规定,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还要对每一例阳性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这些工作都需要时间。

  • 二、未能及时转运,导致聚集性感染

阳性数量的增速超过了转运能力,使得那些完全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阳性及密接也来不及转运,导致聚集性感染,这是目前最大的主因。我们不要以为一个 2600 万人口的城市,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区房”可以住。实际上,有大量的人生活在简易群租房、工厂集体宿舍、建筑工地简易房等等,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突然被封控在某个室内场所,比如医院、商超、写字楼、学校、地下车库等等。

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上篇文章的原文:对有条件在家进行隔离的感染者,实行居家隔离,这样一来,就能把大量宝贵的隔离床位资源优先提供给最需要被转运隔离的人,就是那些已经被检出阳性,但还住在地库、仓库、厂房、桥洞、汽车、露天帐篷等或者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 同时,我也建议由官方尽快发布详尽的“居家隔离指南”,一方面告知感染者正确的居家隔离方式,另一方面也向同楼或者同小区的其他住户普及防护知识,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歧视。

令人高兴的是,4 月 13 日晚上,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这份我非常期盼的“居家隔离指南”

 

  • 三、大白的防护意识参差不齐,导致大白或成为传播链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白们精疲力竭,防护意识逐渐放松,再加上不少大白在上岗前没有时间接受培训,防护不到位,又是易感人群,导致一些大白也可能成为传播链的一环。

所以,目前最紧迫的事情,除了尽力扩大转运能力,优先安排有可能导致聚集性感染的人群尽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外,就是对大白们的培训

以下是疾控中心的某位专家对全市大白给出的工作建议,供你们参考:

  1. 上门单独采样时,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我建议:由街道或居委通知被单独采样人员到室外空旷环境,再开展采样作业。在进出过程中,务必做好其他人员的管控。采样时,工作人员站在上风向,以降低采样时的风险。

  2. 室内共同就餐和休息时,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我建议:请在室外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就餐和休息,务必保持相对距离,不聚集。医护人员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分区域就餐和休息。

  3. 核酸筛查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废弃物均存在感染风险。我建议:生活垃圾和脱卸的个人防护用品等都均要作为医疗废物指定专人进行收运处置。收集时将垃圾装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内,装载量不超过容量的四分之三,使用10000mg/L 有效氯溶液内外喷洒后采用鹅颈结式封口,不得有包装破损、渗漏等现象。

  4. 乘车过程中存在交叉感染风险。我建议:工作人员乘坐的车辆每次工作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开窗通风,使用 1%-3% 过氧化氢喷雾或1000mg/L 含氯(溴)消毒液擦拭消毒车厢及其物体表面。

根据专家的建议,我找了一些典型的防护物资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