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忽悠的三板斧,是怎么让你上当的?

汪诘 科学有故事 2022-05-31

大家还记得赵本山和范伟演过的一个经典小品《卖拐》吗?很多人都会笑话里面的范伟:怎么这么笨?要是我,可不会这么傻!


说出来你别不信,90% 以上的骗术,旁人看起来都会觉得当事人很傻!怎么能这样就被忽悠了呢?其实范伟不笨,是“大忽悠”利用他思维的盲区,砍下了三板斧。




1

第一斧:心理暗示,无中生有



比如大忽悠对他说: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感觉没感觉自己的某个部位跟过去不一样了?

然后他就会想、会去找、越琢磨,就会越觉得自己哪里不自在。

在观众看来,这有点搞笑。但说出来你别不信,亚健康这个概念就是被这么创造出来的。只要问别人有没有疲劳、易困、睡不醒,多数人也都会对号入座。亚健康根本不是正经的医学概念,它就是被保健品行业炮制出来的。

你要是告诉他亚健康是被炮制出来的,他会问“凭什么这么说?我明明真的是觉得疲劳、易困、睡不醒啊,这不是亚健康又是什么呢?”于是大忽悠就会上第二斧。


2

第二斧:错误归因,混淆视听



比如大忽悠先让范伟用力跺脚,好几下后,范伟发现自己腿麻了,他就会想:这是为什么呢?


你我当然都知道这脚谁跺都会麻,即便解释不清楚具体细节,也知道绝不是因为有病,这真是“你跺你也麻”!

但不可否认,总有一些事情是你我都无法解释的。在面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时,我们会认为“总会有一个答案的”。因为比起“我不知道答案”,我们宁可相信某个人说的答案。

推销“防蓝光”产品就是这个套路。大忽悠会说人们眼睛干涩是因为电子屏发出的蓝光,蓝光是有害的。说出来你别不信,人人都说的“防蓝光”产品实际上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们盯着电子屏幕都不喜欢眨眼,有没有蓝光都会觉得干涩,还不如把屏幕亮度调低,房间光线调亮。

如果有人信了电子屏的蓝光有害,想要避免损失,这就正好,大忽悠会给他上第三斧。


3

第三斧:虚假威胁,你有病,我有药



这时候大忽悠对范伟说:你的病我有办法治,就是拄拐,我这里正好有一副。



跺脚脚麻的劲儿已经过去,这时候他拄上拐,脚还会麻吗?不会了,还得跟大忽悠说谢谢呢,旁边的大姐是怎么劝也劝不住!

这就又像卖止血牙膏的,说这牙膏能止血是不是骗你呢?


不是,真不是。止血牙膏里会添加氨甲环酸,俗称凝血酸,就是用于止血的化学药物。所以它当然能止血。

但别忙着说“谢谢”,说出来你别不信,这种止血有害无益。因为牙龈出血只是表面上的症状,它并非疾病。背后真正的元凶很可能是牙周炎,这需要去看牙医,如果只是用牙膏把血止住,症状是没了,但牙周炎依然会侵害牙齿,久而久之牙齿就会松动脱落。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专业的牙医是不会推荐的。

听我给你分析了大忽悠的三板斧,你是不是感觉有点冒冷汗?换成是你遇到了大忽悠,是不是也会被他引导着、引导着,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了?




生活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向你扑面而来,到底该怎么辨别信息的真假?如何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在今年的「 4.23 读书日」,推荐看我的新书《说出来你别不信》

这是一本关心和回答你身边疑问的书,在书中我不仅仅是回答问题,我还会通过回答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教会读者“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你可能只要吸收了其中一篇内容,就直接值回书价。

举个例子:本书的第一章“懂点科学,吃得不纠结”中,第一篇文章是回答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一个问题“轻断食到底好不好?”。在详细解答完这个问题之后,我在文章的结尾,会告诉读者一句科学思维的金句:在医学这个领域,没有永远的专家,只有最新的证据。

这句金句也是一个重要的思考工具,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掌握了这个工具,对于大多数健康养生领域的问题,他就可以自己找到答案,不需要再四处求人。

再举个例子,本书的第六章“谣言离我们有多远”中,第五篇文章回答了“4000 亿只蝗虫”是如何传播滚雪球,越传越夸张,成为一次带有乌龙性质的事件的。

4000亿只蝗虫事件,单看每一个媒体的新闻报道,似乎都不是捕风捉影,都有来源,往往只有一点小小的瑕疵,甚至都不能算失实。但最终给大多数人造成的印象却是一条令人不寒而栗的惊悚消息。


我在书中不仅写了当时为弄清楚“4000 亿只蝗虫去哪儿了”发生的故事,还在文章结尾,给你总结了四点启发:

第一,一手信源非常重要。凡事养成条件反射,去看看一手信源上是怎么写的,这个习惯会让你比别人拥有更准确的信息,而我们的正确决策首先取决于信息的准确。

第二,即便是官方正规媒体的报道,也会出现偏差。很多时候并不是新闻记者的主观故意,而是科学素养不足导致。

第三,信源优劣等级只是一个原则,但不是绝对。你需要互相印证,交叉比对,尤其是要注意时间线。

第四,科学思维要求我们根据最新的信息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而迷信却是无条件的相信。


掌握了这四点,你就如同打了一剂免交智商税的疫苗,大概率能识别出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的夸大、谣言、以及大忽悠的套路。


曾经,在信息的海洋里,你希望找到指路的灯塔,我的新书运用数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等多学科知识,不仅仅回答你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问题,还告诉你这些问题是如何寻找到科学答案的。掌握了科学思维的方法,你自己也能成为灯塔,成为朋友眼中的“博学大脑”和“幽默新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成千上万个科学问题,我这本书看似只回答了其中的三十四个,但如果你真正读懂了文章背后的思考方式和我寻找答案的方法,那么,我想恭喜您,您在获得了“鱼”的同时,还获得了“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才是本书真正的目的!

真诚地向你推荐我的新书。如果你觉得我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也请转发本文或分享下面的海报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能“接种”上这剂免交智商税的疫苗。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趁读书日,把好书带回家👇


- 更多科普书 -



客服咨询

欢迎扫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